东莞两会|市人大工作探索实现“15个首次”

日期:01-18
两会东莞人大代表

原标题:东莞两会|市人大工作探索实现“15个首次”

↑点击上方图片查看专题

形成了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东莞实践”

首次将国有资产管理纳入市人大监督,首次开展市人大对市属园区、街道预算审查监督试点,首次成立教科工委咨询专家委员会,首次实现代表联系方式等身份信息公开全覆盖,首次实现代表履职登记全覆盖……1月17日,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结束后,“15个首次”成为代表们热议的话题。

去年,市人大常委会围绕中心,创新工作方式,积极探索履职新途径,在强化监督、代表工作、人大自身建设等方面进行大胆尝试,探索实现了“15个首次”,形成了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东莞实践”。

探索创新监督方式

让人大监督工作“实”起来

过去一年,东莞人大工作探索实现了“15个首次”。其中,在多项监督工作上取得有益的探索,包括首次将国有资产管理纳入市人大监督,首次开展市人大对市属园区、街道预算审查监督试点,首次成立教科工委咨询专家委员会,首次开展法规及规范性文件专项集中清理工作,首次听取和审议备案审查工作报告,首次邀请华侨列席市人代会。

市人大代表黄占伦认为,“15个首次”的种种新探索,旨在增强人大工作的监督职能,也提高了人大工作的透明度与公开度,契合了近年来人大工作与时俱进、完善发展的良好趋势,持续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实干和改革创新的精神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落实。

以成立教科工委咨询专家委员会为例,去年5月市人大常委会教科工委创新监督方法,面向社会选聘了20名咨询专家,设立东莞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华侨外事工作委员会咨询专家委员会。这些专家,不少为市内学科带头人或行业领头人。

“这是监督形式的小改进,却是增强监督实效的大进步。”市人大代表陈昭群说,教育、科技、文化、卫生是市民群众最关心的领域,人大监督工作实效增强,直接影响到群众的幸福感。另一方面,设立教科工委咨询专家委员会,借助专家的专业优势,有效发挥参谋智囊作用,使人大监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明显提高。

在今年的人代会上,细心的代表还会发现,列席人员多了几位新面孔。今年人代会,市人大常委会首次邀请5名华侨列席会议,建言东莞发展。此次列席的华侨代表,来自四大洲不同的国家,行业涉及科技、环保、农业领域,当中有成功的企业家,他们为促进东莞与海外的经贸交流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对此,黄占伦认为,邀请华侨代表列席会议,不但为华侨了解东莞和发表意见提供了平台,还可以把政府的声音带到海外、带到五湖四海,激励更多华侨返乡创业,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东莞发展添智力、增动力、聚合力。

制图/乔雨

探索创新代表工作

5个探索激励代表“动”起来

会场上,当听到人大工作探索实现“15个首次”,市人大代表万忠的脑海里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他感慨道,去年有了很多新变化,代表履职充实了。

万忠是塘厦镇林村社区人大代表工作室的驻室代表。每月第一周的周三下午3:00至5:00,是驻室代表接待选民的履职时间。万忠告诉记者,每一位代表接待选民的时间、反映的诉求等履职情况,一一登记在案,并成为一种制度规范下来。

去年,东莞市率先探索实现市镇两级人大代表身份信息公开全员覆盖,2352名市镇人大代表通过室外(内)宣传栏、代表服务联系卡、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方式公开了身份信息。在信息公开中,万忠选择自愿公开自己的手机号码,方便选民找得到他。

让万忠感到颇具压力的是,东莞探索开展代表述职工作。去年,市人大常委会确立大朗镇、塘厦镇作为试点,抽取20%左右的市人大代表在所属选区开展述职,向选区选民报告履职情况。至今,万忠犹记得第一次面向选民述职的场景,就如一场“赶考”,称不称职选民说了算。“代表述职,既是一种压力、更是一种动力。”万忠坦言,不仅增强了责任感、使命感,更是激励他一心为民办实事、办好事。

“当代表不再是走过场,而是要实实在在地为选民和群众办实事。”昨日,来自道滘代表团的市人大代表蔡月艳有感而发。去年,黄江、道滘、清溪、寮步等镇也纷纷开展镇人大代表述职工作的探索。蔡月艳说,通过述职,增强了代表和选民的直接联系与沟通,敦促代表主动积极作为、依法履行职责,自觉接受选民和群众的监督,提高代表反映选民意愿、解决选民困难、当好桥梁纽带的能力。

“首次探索”不局限于代表联系方式等身份信息公开全覆盖、代表履职登记全覆盖、推进代表向选民述职试点,还体现在组建市人大代表专业小组、集中选编代表为民办实事优秀案例。上述这些有益的探索,有力促进了人大作用的发挥,奏响新时代人大工作的最强音。

■东莞人大代表履职优秀案例选编

探索人大机关建设

微信矩阵增强人大工作透明度和公开性

代表履职有新变化,市人大常委会的机关建设也与时俱进,掀起了“新尝试”。

如今,点进“东莞人大”微信公众号主页下方的“工作动态”,一项新功能弹了出来——人大微信矩阵。20个二维码整整齐齐码放着,指尖一点,二维码便是一扇扇通达市镇人大代表的窗口。这是市镇两级人大微信新媒体矩阵。

去年,市人大常委会主动适应当前信息传播即时性、移动性、互动性的大趋势,联合组成东莞人大宣传新媒体矩阵。在发布人大新闻、提供人大资讯、服务代表群众、讲好人大故事的四个定位下,该矩阵按照“全国人大—省人大—市人大—镇街人大”的树状结构,分全国、省、市、镇四个层级,统一标识名称、整合接入端口,在“东莞人大”微信公众号平台集中发布并更新动态。数据显示,2018年累计发布信息1141条,阅读量超过21万人次。

去年,市人大还探索建立了市人大机关共性工作月度统计通报机制。市人大办介绍,市人大实施共性工作项目汇总公示,编制《人大常委会共性工作项目月度汇总表》,将市人大常委会开展立法、监督、调研等12项工作内容分列至市人大办和各工委,并每月在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会议、主任会议和机关协调会上公布,全面展示各单位工作数量及进展情况。此举一出,激励着市人大办和各工委鼓足干劲,“比拼赶超”。

不仅如此,去年市人大常委会还在人大宣传工作方面进行了一些积极的实践和探索,例如首次举行“一要点三计划”新闻发布会,首次举行立法成果新闻发布会等。

“这是与时俱进的创新举措!”市人大代表刘中认为,举行新闻发布会及时、主动地宣传做好市人大常委会的工作,增强了人大工作的透明度、公开性。另一方面,增进社会公众对法律法规的了解和理解,妥善回应社会关切。(记者 潘少婷)

“十五连丰”大粮仓迈向质量型 达菲被称治流感“神药” 但有关它的争议从未停息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