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崇德尚艺为人民大众传递力量 申城700余位文艺工作者济济一堂
“看到父亲的名字位列荣誉委员的名单,很高兴。父子俩都是文联的代表,很荣幸。”时隔6年多,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八次代表大会再度集聚起全市文艺工作者代表。从“20后”到“90后”,700余位文艺工作者昨天济济一堂,在京剧导演马科与上海摄影家协会会员、舞台艺术家马良这对父子档身上,浓缩着上海文艺界的传承“密码”。这种传承,超越亲缘,也跨越代际。崇德尚艺、勇攀高峰,是一代又一代文艺工作者的使命与追求。
不负时代,敢担使命责任
“我父亲是上海京剧院的导演,相较父辈们奋斗的时代,我们这代人的身份更难界定。摄影、戏剧、美术,我能在各个艺术领域穿梭,这是新的时代赋予的机遇。”这是马良的看法,也是会场里很多年轻人的心声。
在此次文联代表大会722名正式代表中,有近四成中青年代表,最年轻的上海淮剧团演员顾芯瑜生于1997年。还有两个变化令人欣喜:一是大会提高了基层一线文艺工作者的比重,基层一线代表646名,占代表总人数的89%,相较上届有大幅度增长;二是六年多来,随着社会时代的飞速发展,特别是互联网与新媒体的崛起和普及,文艺工作者的生活和工作状态发生了巨大变化。本次文代会充分考虑体制外和“两新”(新文艺群体、新文艺组织)群体的代表性,体制外和“两新”人员共计118名,占16%。
“作为青年演员,十分振奋,能用自己身体创造的舞台形象为大众所认知,也能为人民大众的生活传递力量。”这几年,上海歌舞团青年舞蹈家朱洁静的名字和原创舞剧《朱鹮》紧紧连在一起,3年跳满200场,收获30万观众,去年1月更是“飞”上了纽约林肯艺术中心的舞台。“很多人觉得,舞蹈吃的是青春饭,但舞蹈界的前辈们,用自己的行动和实践告诉我,哪怕身体不能跳舞了,还要用自己的能量影响这个行业,让更多人了解舞蹈。这是一个舞蹈演员应该承担的使命与责任。”
1992年出生的龚天鹏,在美国茱莉亚学院求学时,便以交响曲《英雄泪》在“上海之春”崭露头角。4年后,他又在“上海之春”舞台上,举行了自己的专场音乐会。“当我向前辈献花,熟悉的乐曲声响起时,前辈们所走过的路仿佛浮现在我的眼前。时代给了我们机遇,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拥有优渥的创作条件,更应时刻提醒自己不忘初心,在奋斗的路上,不能被个人光环所诱惑迷失。艺术家的格局与传承者的使命,是这个会场给予我沉甸甸的启发。”
见贤思齐,勇攀艺术高峰
“我94岁了,只要一上台,仿佛只有49岁。”指挥家曹鹏说。
“做贡献不分年龄大小,让越剧在新时代新形势上攀登新的高峰,我还要做力所能及的贡献。”越剧表演艺术家王文娟说。
“‘要发家,看娃娃、看青年’,我的年纪大了,过去在舞台拼搏,如今重心要逐渐转向传承。我对辅导青年演员一向敞开大门,但对收徒弟有点‘挑剔’,一定要选德艺双馨之才。”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说。
“《红旗颂》就是在深入群众、深入生活的指导思想下写出来的,这些要求对今天的创作仍然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作曲家吕其明说。
见贤思齐的暖流在会场涌动。“看到很多老师前辈同行,默默关注他们的创作轨迹,这些名字因为他们身后精彩的作品而闪耀于时代。”青年电影导演郑大圣说。“这些前辈长者,都是我们的榜样。我总在想,在每一代人身上我们能够获取什么,我们自己又能给更年轻的文艺工作者留下什么。”新任市文联主席奚美娟说。“文联是一个家、也是一条船,我们在这条船上互相学习、共同奋进。”第七届市文联主席施大畏说。
“以人民为中心,深入基层,使得作品接地气,反映时代,而不是在房间闭门造车。”市美协主席郑辛遥说。“人民不是抽象简单的概念,每个人都有个性,有血有肉。”市摄协主席雍和说。“电影是上海文艺创作的主力军,理应创造更多优秀作品。”市影协主席任仲伦说。“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是上海文艺工作的三原色,可以调出最绚丽的颜色。保护传承非遗,让年轻人更了解认知民间文化,我们要运用当代的技术和智慧。”市民协主席李守白说。“今天的经典都是当时成功创新的成果。今天的艺术离不开科技,将两者最佳结合需要上海电视人的努力。”市视协主席滕俊杰说。
发挥文联各门类艺术家集聚的优势,为人民大众提供高质量的文化产品,让上海文艺创作从高原走向高峰。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汪涌豪说,“中西文化交汇、古今文化交融,正是海派文化的特点。进一步拆掉观念的围墙,让各种文化力量滋长,文联就是这样一个平台”。“哪里有文艺工作者,文联的工作就做到哪里。人民大众在哪里,文艺工作者就要走到哪里。”市文联党组书记尤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