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杭州西湖:“联学共管”机制打通监察监督“最后一公里”
日前,杭州市西湖区城管局留下中队收到了留下街道监察办公室发来的监察建议书,建议查处该中队队员孙某,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是该中队协管员孙某在执勤工作中,社区监察联络员多次发现他躲在一家门店里面休息、玩手机,街道监察办公室了解情况后,及时将信息传递给留下中队并督促处理到位,城管中队在事实清楚、依据充足的前提下,给予孙某通报批评、当月考核降为C等并绩效扣分的处分决定。
在以前,像孙某这样的事情,街道纪工委是没有权限管的,可如今,随着监察体制改革的推进,街道成立了监察办公室,这可是老百姓“家门口的监委”,只要辖区范围内的公职人员,监察办都有权监督。
为深入推进监察职能向镇街七站八所延伸,解决“上级监督太远、本地监督不力”“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等突出问题,西湖区纪委监委在派出监察办公室探索建立“联学共管”机制,运用“三三三”模式,通过“清廉共学、人员共管”的“双重监督”模式,进一步加强对“一线行政权力”的监督制约。
围绕“监督对象”,明确三类监察对象。通过调查摸底,将“七站八所”细分为三类情况,采取不同监管方式。第一类是党建办、文化站等镇街下属二级事业单位、站所及村社从事公务管理的全体工作人员,由镇街监察办全部纳入监察对象,按照“一人一档”标准,建立廉情信息档案,全面收集监察对象的个人情况、工作考核、信访反映、组织处理、党纪政务处分情况,并实施动态增补。第二类是区属单位下属的二级事业单位、站所的全体工作人员,如公安派出所、司法所、城管执法中队等,通过与站所负责人及有关派驻纪检监察组的协作配合、互通信息来实行共同监管。第三类是与镇街工作联系比较紧密的市级及以上直属单位下属站所的全体工作人员,如辖区高校、银行、电信、电力等国企单位,主要是通过一定程序的信息传递来配合市级及以上部门实施监管。
围绕“联学共管”,建立三个定期机制。定期学习机制,每月由镇街监察办组织全体监察联络员开展纪检监察业务学习,区纪委联系领导定期领学、指导,传达上级党委、纪委有关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决策部署、重要会议精神,或由对口联系的纪检监察室进行实务授课,不断提升监察联络员履职能力。定期例会机制,镇街监察办每季度组织全体监察联络员召开廉情分析会,邀请相关派驻纪检监察组参加,共同分析研判辖区廉情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应对办法。信息互通机制,通过建立监察联络员钉钉、微信群,搭建联系平台,及时传递、沟通、反馈日常监督工作信息,同时建立月报制度,分类设置表格,规范报送内容。
围绕“有效监督”,加强三项工作管理。一是工作职能清单化,紧盯“微权力”,聚焦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根据镇街实际,制定《监察联络员职责清单》,明确职责定位,细化监督事项,为开展监督和收集问题线索提供依据;与此同时,突出一站所(村社)一重点,排查每个站所(村社)的核心风险点,逐步探索“个性化清单”,通过监察联络员的廉情直报以及点穴式监督法,让基层党员干部感受到“监督就在身边”。二是问题处置流程化,分类制定问题线索处置流程图,在日常监督检查中发现镇街自管监察对象的问题线索,由监察办按照线索处置有关规定进行处置,发现区属部门下属站所监察对象的问题线索,通过线索传递机制,交相应派驻纪检监察组处置,发现市直部门下属站所或劳务派遣公司监察对象的问题线索,通过监察建议书的形式进行问题传递。三是办公标准规范化,在各镇街专设谈话室、资料室,将受理范围、工作流程、监督责任清单、纪检监察信访等有关制度一一上墙,在各站所、村社宣传栏中公示“监察联络员”名单,并给每位监察联络员配发区纪委统一制作的工作证件。
“我区纪委监委向镇街派出监察办公室后,实行镇街纪(工)委、监察办公室合署办公,赋予镇街监察办一部分职责和权限,监督的范围更广了、权限更大了、责任更重了,'联学共管'机制将有助于更好地发挥'家门口的监委'的监督实效。”西湖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杭州市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