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委员康伟宏:一些城市雕塑没有体现文化大国风范
新京报讯(记者 王姝)“城市雕塑和装饰没有体现文化大国风范。有的广场经常摆放的五颜六色大花篮,看起来就像一个装修现代的家里,客厅却摆放了一大盆塑料花”,15日上午,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举行大会发言,委员康伟宏发言时建议,北京应重视“城市家具”设计,助力城市品质提升。
康伟宏解释说,“城市家具”是英文Street Furniture的中文解释。“城市家具”一词源于欧美国家,泛指遍布城市街道中的公交候车亭、报刊亭、公用电话亭、垃圾容器、休闲座椅、路灯、道路护栏、交通标志牌、广告牌、城市雕塑、城市宣传栏等城市公共环境设施。“之所以称之为‘城市家具’,是因为它准确诠释了人们渴望把城市变得像家一样整洁、舒适和充满文化艺术个性的美好愿望。”
康伟宏提出,目前北京的城市公共设施在决策、设计、开发、管理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突出的症结就是没有重视城市家具的环境重要性和缺乏统一管理。例如城市家具本身的制作工艺粗陋,无论是产品材料、造型、色彩、表面加工还是装饰,还没有实现产品的内部统一,即产品本身实用与美学的统一;公共设施里承载的平面设计水平不高甚至有些没有经过专业设计;频繁穿行在城市中心区的公交车和出租车外观陈旧平庸;城市雕塑和装饰没有体现文化大国风范,有的广场经常摆放的五颜六色大花篮,看起来就像一个装修现代的家里,客厅却摆放了一大盆塑料花。
“中国艺术家的作品早已经在国际拍卖市场上声名鹊起了,而我们首都的街道饰品似乎还处在农家乐的状态里”,康伟宏说,“总之,由于城市家具种类繁多,涉及多个运营单位,缺乏统一的定位与设计。拼凑在一个空间里的城市家具给人感觉杂乱、随便、不和谐,更谈不上有多少艺术性。”
康伟宏建议,市政府应召集相关单位强调重视公共设施的工业设计和美学价值。充分利用北京专业设计院的专家资源,集合优秀国际设计机构形成一个总设计团队和平台,对市区所有公共设施进行细致盘查和调研,对其设计价值进行准确定位。从工业设计的角度出发,对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特征进行分析,从而针对北京城做出一整套的设计方案。“不仅要有充满人文关怀的功能性,更要有美学性和环境和谐性。帮助市民提高艺术品位,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你看或不看,我都在那里,静静地,优雅地,在你的生活里,在你的文化里。”
新京报记者 王姝 见习编辑 刘丹 校对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