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计划“干货”,有哪些?
14日开幕的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印发了《关于福建省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提请代表们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报告指出,2018年,全省经济运行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总体较好。初步统计,2018年全省生产总值3.58万亿元,同比增长8.3%。(注:以下“增长”均为“同比增长”)
2018年,经济运行有哪些亮点?
亮点一:狠抓实体经济振兴,产业转型升级持续推进
下大力气扶持实体经济。设立总规模150亿元的省级纾困基金和20亿元的纾困专项债,全年减轻实体经济企业负担超过700亿元,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636亿元,增长15.6%。
工业生产增速提升、结构优化。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1%,增速创四年来新高。供给结构优化改善,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3.9%;三大主导产业增长8.3%。
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成效显现。货物周转量、集装箱吞吐量分别增长12.8%、5.3%;全省旅游总收入增长超过30%。
创新支撑作用持续提升。新增高成长企业162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3800家。2018年数字经济规模超万亿元。
亮点二:狠抓政策落地生根,需求结构进一步优化
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制造业投资增长22.3%,技改投资增长33.8%;文化体育娱乐业投资增长75.3%,卫生和社会工作投资增长51.1%,教育投资增长45.2%。
“五个一批”项目和重点项目支撑作用增强。截至去年底,全省入库“五个一批”项目34949个,估算总投资19.98万亿元。1150个在建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737.1亿元,超额完成年度目标。
消费基础性作用得到加强。升级类商品消费较快增长,网上商品零售额增长19.5%,乡村消费品市场零售额增长13.7%。
外贸出口稳定增长。全省进出口总额超过12300亿元,增长7%左右,其中,出口超过7600亿元,增长7%以上。
亮点三:狠抓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出台提升营商环境行动计划和践行马上就办提升我省营商环境工作推进方案。推进投资审批改革,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
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推进“一趟不用跑”和“最多跑一趟”办事清单制度落实,两清单涉及办理事项达到总事项的86%。闽政通APP上线运行。
重点领域改革加快推进。全省一般工商业电价平均降低10%。2018年省国资委监管企业利润上缴比例由13.5%提高到19%。
海丝核心区、福建自贸试验区加快推进。开通丝路海运,与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贸易额增长11%以上。积极推进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区内新增企业8618家。
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平稳增长。新设外商投资企业2419家,实际使用外资305.3亿元。全年备案企业发行外债规模共计154亿美元,增长1.66倍。
闽台、港澳侨交流不断深化。闽台贸易额近800亿元。福建向金门供水工程正式通水。闽港合作会议第三次会议取得重要成果。
亮点四:狠抓区域功能布局,城乡区域发展更趋协调
区域协调发展有效推进。推进闽东北、闽西南两大协同发展区加快建设,梳理、谋划协同发展区重大项目149个。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局良好。十大优势特色产业全产业链总产值超1.5万亿元。创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84个、现代农业产业园526个。
新型城镇化质量提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分别为65.8%、49.2%,比上年分别提高1个、1.4个百分点。
亮点五:狠抓重大领域关键环节攻坚,三大攻坚战取得突破
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切实落实好企业信贷风险属地防控责任,政府债务余额控制在核定限额内。
脱贫攻坚持续深化。220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已有2050个村摘帽,永泰、泰宁、光泽、长汀、霞浦5个县退出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污染防治攻坚有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保持全国领先,全省12条主要河流I~III类水质比例95.8%,饮用水水源地达标率100%;九市一区城市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为95%;森林覆盖率66.8%、连续40年保持全国第一。
亮点六:狠抓民生保障,人民群众获得感继续增强
27件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面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投资821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150.3%。民生相关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为77%。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开工建设150所普惠性幼儿园,新增4.5万个学前教育学位。新增二级达标、三级达标高中12所。
医疗健康服务更加完善。组织实施省儿童医院、省妇产医院等医疗卫生重大项目10个。全省新增产科床位1021张、县级医院儿科床位1260张。
养老事业和老龄产业加快发展。推进养老服务工程建设,新建158个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奖补385所乡镇敬老院,新建820个农村幸福院。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健康发展。成功举办第七届福建艺术节、第十一届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博览会。
2019年,8%~8.5%的增长如何实现?
——切实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
推动核心技术攻关取得新突破。加快实施创新能力突破行动。
推动创新平台建设取得新突破。努力建设国家级创新平台,推动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
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取得新突破。精心办好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加快一批数字经济重大项目对接落地。
——切实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大力扶持实体经济发展。落实好更大幅度减税降费举措,进一步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用能、物流、融资等经营成本。
加快培育一批千亿产业集群。紧紧围绕重点培育和发展的27个产业集群,加快培育18个以上产值超千亿元产业集群。
推动新兴产业快成长、上规模。深入推进新兴产业倍增工程,建立“一个行业、一个规划、一个政策”工作机制。
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推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新增10家以上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
——切实扩大有效需求,大力拓展国内市场
强化“五个一批”项目推进机制。将“五个一批”作为抓项目促投资的最重要工作方法。
强化重大工程重大项目支撑。完善“一月一协调、一季一督查”项目工作推进机制。
激发民营经济活力。建立完善与企业产值、研发投入等生产经营情况相挂钩的创新激励机制。
拓展短板领域投资。切实加大脱贫攻坚、公路、水利、生态环保、社会民生等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投资力度。
创新供给扩大有效消费。大力促进消费供给升级,推进新业态新模式推广工程。
——切实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积极打造良好营商环境
深化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精准发力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进“证照分离”改革。
创造更有吸引力的营商环境。以市场主体期待和需求为导向,加快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
狠抓精准招商。支持各地围绕我省重点培育的千亿产业集群开展精准招商,促进一批好项目落地。
促进进出口稳定增长。鼓励企业积极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金砖国家等新兴市场。
推进海丝核心区建设走深走实。积极推动设立“一带一路”合作国际示范区,支持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园区。
深化闽台港澳交流合作。充分发挥祖地文化优势,以优秀文化沉淀吸引台湾年轻一代来闽交流和就业创业。
——切实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大力推进闽东北、闽西南两大协同发展区建设。建设好“飞地”园区、山海协作产业园等平台。
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进一步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
加快建设特色现代农业。高度重视粮食生产,推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培育发展中小城市,高质量推进特色小镇创建。
推动陆海统筹发展。加快实施海洋强省行动,加快建设高端临海产业带。
——切实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不断提升生态文明水平
推动绿色发展新提升。培育壮大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等产业,发展绿色农业、绿色制造业、生态服务业。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改革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强化环保督察和环境执法监管。
促进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成果新突破。总结推广武平林改经验,继续抓好连江县、永春县、长汀县等生态产品市场化试点改革,促进自然资源的价值实现。
——切实补齐民生领域短板,持续提升民生福祉水平
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今年实现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部达到退出标准,建档立卡贫困村全部摘帽。
全力以赴稳定就业。大力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专业化,促进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就业。
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扩面等14项举措,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
全力补齐民生社会事业短板。新建和改扩建200所公办幼儿园。持续全面深化医改。继续推进养老服务工程建设。
——切实强化重大风险防控,营造和谐稳定发展环境
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加强企业信贷风险属地防控责任,稳妥处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有序发展。加大热点地区住宅用地供应规模,建立健全租购并举住房制度。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建立健全公共安全体系,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记者 张静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