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陶水龙委员:建议专设传承人保护基金保护传承人权益
新京报快讯(记者 何强)优秀的乡村文化是实现乡村振兴的精神内核,也是推动乡村长期发展的基础保障。在今日上午北京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大会发言上,市政协委员、民革北京市委常委、市政府参事室副主任陶水龙发言。他建议,做好传统文化传承人普查登记,通过政府支持、社会募捐等方式建立专门的传承人保护基金,保护传承人各方面权益。
此外,为着力人才培养,夯实乡村文化传承基础,他表示要设立乡村文化保护专项资金,用于修缮保护村落传统建筑、编辑图文资料、保护传统文化传承人。
在文化遗产传承人专业培训队伍建设上,陶水龙建议,在促进师徒传承的同时,要加强与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专业研究机构的合作,着力推动乡村文化传承职业化发展。发展乡村传统文化研究机构、保护机构,依托专业人士开展相关研究,打通传统文化、技艺传承与学历教育的通道,解决传承人和专业人才的就业、发展路径问题。
此外,还应积极培养和引入乡村文化创意产业的专业人才,充实乡村文化干部队伍,鼓励各界文化能人积极参与乡村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
陶水龙还对加强顶层设计完善乡村文化保护体系提出建议。
他表示,应该建立农林、文化、文物等部门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统筹研究部署优秀乡村文化保护与发展的相关事宜,梳理好乡村文化在保护、传承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性规划,构建以农民为主体、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充分参与的文化产业和事业创新发展机制。
开展全市范围内的乡村文化资源普查,科学划分文化资源类别与层级,结合各村落实际情况研究制定乡村文化资源保护发展整体规划,挖掘独有的历史文脉和乡土记忆,在体现各自村落特点以及人文情怀的基础上,鼓励各区依据当地文化特色有针对性地开展保护与开发。
新京报记者 何强 编辑 于音 校对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