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四号登月 这家美企为中国拍了一个广告

日期:01-10
嫦娥四号杨利伟百事翟志刚

原标题:嫦娥四号登月,百事为中国拍了一个广告

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软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内的冯·卡门撞击坑内,成为世界上首个成功踏访月球背面的人类探测器。中国航天探月工程自2004年立项以来历经15年的发展,终于为全人类在宇宙中拓展出新的领域。那一刻,在位于北京的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内,在位于黑龙江佳木斯的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佳木斯深空站里,为了这创造历史的一刻前赴后继的几代航天人流露出重压背后他们最真实的情感。

2007年,中国开启探月一期工程,10月24日嫦娥一号卫星成功发射,经地球调相轨道进入地月转移轨道,11月5日嫦娥一号卫星实现月球捕获后,在200公里圆轨道开展绕月探测。在成功的那一刻,北京航天飞行指挥控制中心内,许多白发苍苍的老专家激动得欢呼雀跃,78岁的嫦娥一号总设计师孙家栋却走到一旁掏出手绢偷偷擦拭激动地泪水。

2013年,中国开启探月二期工程,12月2日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成功发射,经地月转移轨道于12月14日成功软着陆于月球雨海西北部的虹湾地区,中国探测器首度成功踏访月球表面,中国也至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月面软着陆技术的国家。在嫦娥三号落月的那一刻,在北京航天飞行指挥控制中心内,许多为了嫦娥三号这一刻,从热血青年熬到年届不惑的中年专家激动到热烈相拥,43岁的嫦娥三号总设计师孙泽州面对测控屏幕上嫦娥三号各项正常稳定的数据激动到双手掩面。

2019年1月3日,人类首个在月球背面软着陆的探测器嫦娥四号稳稳地着陆在月球背面的南极-艾特肯盆地冯·卡门撞击坑,中国航天迎来了创造人类宇宙探索记录的历史性时刻。在黑龙江佳木斯的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佳木斯深空站里,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17人测控小组若释重负,比出了象征胜利的剪刀手,在北京航天飞行指挥控制中心内,嫦娥四号探测器项目执行总监张熇再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掩面流下了幸福的泪水。

15年,几代人,为了无限拓展中国人在宇宙中的活动边界,薪火相传,前赴后继,从未止步。这些以十年为计,心怀浩瀚,奋斗不辍的航天人,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荣耀与激励,但我们在共享盛举时,是否又真的意识到这份成功的分量,尝试去了解过光环背后的不易?最诚挚的致敬可能就是在喧嚣褪去后的关照,最近,百事中国以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为蓝本拍摄的一部微电影引发了热议。在众多影迷翘首以盼却仍难等到一部关于中国航天题材的好电影的情况下,这部走心的微电影却突然承载了大家对于这份崇高事业最好的敬意,因为它做到了努力去还原那份艰辛,真心去尊重那份感情。

在这部微电影中,这些“摘星者”同时也是与我们一样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各种社会角色的普通人。他们中有人兴许是向后辈传承梦想的长者;有人是为梦想引领方向,执着追求的兄长;

有人是承载希望但不负重托的青年;

还有人是刚柔并济,在为事业奋力打拼同时还为孩子栽培梦想的温暖母亲;

但不管他们在事业之余扮演着怎样的温情角色,电影中,在为人类探索未知的路上,他们都在以同一个无畏者的身份去承受着常人所无法体会的压力,在星辰大海的壮丽征途中与各种意想不到风险相伴,而这种与磨难抗争的冲突剧情恰恰也是这部微电影的真实所在。

当你知道如下这些不为人知的细节,你就会明白,微电影中曲折的剧情不是为了设置套路赚取你的眼泪。

2003年,航天员杨利伟在乘坐长征二号F火箭代表中国人首次进入太空的过程中,火箭和飞船突然开始剧烈抖动,产生了8赫兹左右的低频振动。人类的身体对10赫兹以下的低频振动非常敏感,它会让人体内脏产生撕心裂肺的疼痛感。而那时的杨利伟所面对的还不仅仅是低频振动的问题,火箭在急速上升的过程中还要给人体带来大约6个G的过载。共振加过载,这是杨利伟在无数次地面训练中从未遇到过的情况……

2008年,航天员翟志刚随神舟七号飞船上天,计划完成中国人在太空中的首次空间行走。就在他准备打开神舟七号飞船轨道舱的舱门,实施中国载人航天首次空间出舱活动时,轨道舱突然响起了火灾警报声。 在太空中,最难处置的两个致命险情,一个是载人航天器中的火灾,另一个就是舱体失去密封。那一刻,一同上天的另一名航天员刘伯明当即就问翟志刚,咱们还出不出舱,翟志刚坚定地表示必须出舱, “当时最坏的打算,我们可能回不去了……如果回不来了,就把这舞动国旗的画面,作为我们的永别。”

所幸的是,勇敢、执着与对梦想的专注和投入最终成就了那些伟大。

当杨利伟在空中度过了近乎绝望的26秒后,火箭整流罩打开,太空中的第一缕阳光透过舷窗打在他的脸上。

杨利伟本能的眨了眨眼睛,地面指挥中心的测控人员通过这一幕得知杨利伟还活着,许多与杨利伟“并肩奋战”多年,为了将中国航天员成功送入太空奋斗终生的老专家那一刻哭得像个孩子……

而翟志刚与刘伯明所经历的那次轨道舱火警警报,经排查也只是一次仪表误报,翟志刚最终也成功完成了中国人的首次“太空漫步”。

这部电影并没有让一项崇高的事业曲高和寡,而是让每一个人都能从中国航天艰难的飞天历程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对于每一个与中国航天人一样心怀梦想的“摘星者”而言,奋斗路上,让成功显现伟大的,不仅是功成后的欢呼喜悦,还有成功路上历经的苦难;

让每一次进步凸显价值的,也不仅是前行中的步步为营,还有前进途中不灭的雄心。

当我们从地球“摇篮”中走出,一步步踏入未知的远方,为全人类发展,去无限拓展自身的能力与认知的边界,这份情怀恰又如同每一个奋斗者,决心从一个舒适圈中走出,为自身梦想、为家人幸福,去打拼,去奋斗,无论是宇宙苍穹,还是人间烟火,那些努力“摘星”的人都在享受着同样的励志与浪漫。

但这部电影之所以引起无数人的强烈共鸣却又在于,它触及到了我们最柔软的地方,那就是我们无论志存高远最终想要走多远,在坚毅的背后支撑这一切却又是一股温暖的力量,我们的信念与勇气来于自身后,来自于那个被我们称为家园的地方。因此,百事可乐的这部影片也不仅仅在向中国航天致敬,也是在向每一个努力追求梦想的我们致敬。

鹏辉能源牵手上汽通用五菱,向其提供动力电池系统 《红色通缉》第一集《引领》速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