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智能企业”3000家 我市智能产业初具规模
● 这一重点提案提出了四条以智能化为导向推动制造业创新发展的建议
● 相关办理单位将建议内容吸纳到工作措施中,指导全市创新实践
来自市经信委的数据显示,全市智能产业已初具规模,共有智能产业企业3000家左右。其中,规模以上企业900家左右,部分产业领域已初步显现产业集群特征。
这一数据显现了我市推进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所取得的成绩。
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位列“八项行动计划”之首。行动计划在实施中面临哪些问题?市政协经济界别、民革重庆市委、民盟重庆市委、民建重庆市委、民进重庆市委、九三学社重庆市委、市工商联在市政协五届一次会议上提出《以智能化为导向推动制造业创新发展》(第0001号)提案,被列为重点提案。
提案指出,重庆是老工业基地、国家现代制造业基地,全市制造业正处于迈进智能化的关键时期。然而,我市制造业存在智能制造新兴业态、新兴模式发展迟缓,层级不高,比较优势不突出;传统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力度不大,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效果不明显等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提案提出了四条以智能化为导向推动制造业创新发展的建议。
作为重点提案办理单位,市经信委及时将相关建议内容吸纳到工作措施中,指导全市创新实践。
市经信委牵头制定并印发了《重庆市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8—2020年)》。《计划》显示,到2020年,我市大数据智能化创新驱动引领发展作用将显著提升,智能产业体系基本建成,大数据智能化应用更加广泛深入,基本建成国家重要的智能产业基地和全国一流的大数据智能化应用示范之城,打造数字经济先行示范区,将重点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智能超算、软件服务、物联网、汽车电子、智能机器人、智能硬件、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制造装备、数字内容等12个产业,到2020年,智能产业体系基本建成。
在以智能化为导向推动制造业创新发展过程中,将进一步强化政策支持,拟统筹工业和信息化、科技创新、人才、金融等方面专项资金30亿元左右,重点支持我市大数据和智能化产业发展。
市财政局将会同市发改委、市科委、市经信委等部门,把“放管服”各项要求与财政工作紧密结合,认真落实“营改增”等税收政策,释放更大减税效应。同时实施全过程绩效管理,建立跨部门会商会审监管机制,紧扣重点项目培育引进、科研创新与转化、人才供给、产业集聚等环节精准施策,并建立政策动态调整和退出机制,切实提升资金使用效益。
同时,市财政局将充分发挥种子基金、天使基金、产业引导基金、战略新兴产业基金等政府投资基金作用,引导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支持制造业企业智能化创新发展。市科委将联合国家和地方引导基金,设立智能产业市场化母基金,增加投资供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