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今天上午颁发
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将于今天(8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按照惯例,党和国家领导人将出席并为获奖人员颁奖。国家科学技术奖每年评审一次,根据最新发布的《关于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的方案》,规定“国家三大奖”每年授奖总数不超过300项。国家科学技术奖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即大家常说的“国家三大奖”。还包括授予外籍科学家或外国组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和分量最重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积极推进国家科技奖励创新举措
2018年是《关于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的方案》进入正式实施阶段的第一年,在遵循现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的前提下,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积极推进落实了提名制、定标定额评审等改革措施和创新举措。
全面实行提名制 提名数量大幅增加
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五大奖种全面放开专家学者提名,同时取消了单位提名的名额限制,对提名者资格条件、提名程序、责任监督以及信用管理和动态调整机制进行了规定。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主任 林新:结果是专家提名占到了总数的9%,其中自然奖中专家提名比例最高占到了25%。协会、学会提名的积极性也很高,也占到了20%。全面提名,放开了单位的限制,这样给更多的好的项目和成果,有提名的机会。
试行一、二等奖独立投票机制
为引导科技人员找准定位,遏制浮夸和包装拼凑等不良风气,提名一等奖的项目评审落选后不再降格评为二等奖,提名二等奖的项目,特别优秀的可以破格提升为一等奖。受该政策影响,提名特等奖和一等奖项目数量大幅下降。以通用项目为例,2017年提名特等奖和一等奖项目437项,2018年仅有70项。从评审结果来看,2018年共提名一等奖项目98项,有73项未通过一等奖评审,不再参评二等奖。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主任 林新:我们试行了一些国外同行的评审,在自然奖中我们邀请海外的专家函审,收回了120份的函审意见,在评审中成为重要的参考。
完成奖励委员会换届 增强学术性
2018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完成了换届工作,第五届奖励委员会由过去20人增至25人,主要增加了专家委员人数,进一步增强奖励委员会的学术性,充分考虑了学科专业和所在单位类型覆盖面,两院院士比例均衡,年龄梯度老中青结合。同时,完成科学技术奖励监督委员会换届,加大监督惩戒力度,强化了奖励全程监督,确保评审过程公平公正。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自1999年国务院发布《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首次设立,至2017年度,共有29位科学家登上了我国科技界的最高领奖台。这些最高奖的获得者,或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对我国科学技术发展有卓越建树;或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了巨大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历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
科技进步是国家发展和改善民生的强大推动力,而科技的进步,得益于这样一批值得尊敬的科学家,将他们的毕生心血,投入到国家各项科研事业当中。1999年设立以来,2004年度、201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两次空缺,29位科学家分别是:
吴文俊,中国数学机械化研究的创始人之一;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两人共同获得了2000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
2001年度——黄昆,中国固体物理学、半导体技术奠基人之一;——王选,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创始人;
2002年度——金怡濂,中国巨型计算机事业的开拓者之一;
2003年度——刘东生,中国环境学专家、地质学家、“黄土之父”;——王永志,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
2005年度——叶笃正,著名气象学家;——吴孟超,“中国肝胆外科之父”;
2006年度——著名遗传学家、小麦育种学家——李振声;
2007年度——闵恩泽,石油化工催化剂专家;——吴征镒,著名植物学家,植物区系研究的权威学者;
2008年度——王忠诚,我国神经外科的开拓者之一;——徐光宪,著名的化学家和教育家、“稀土之父”;
2009年度——享有国际盛誉的数学家谷超豪;——“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著名的航天技术专家孙家栋。
2010年度——被誉为“高温合金之父”的师昌绪;——内科血液专家、血液研究的领军人物,王振义。
2011年度——我国粒子加速器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谢家麟;——另一位是被誉为“人居环境科学创建者”的吴良镛。
2012年度——郑哲敏,国际著名物理学家、力学家、爆炸力学专家;以及“中国预警机之父”,王小谟。
2013年度——张存浩,我国高能化学激光、分子反应动力学开拓者和奠基人;另一位是我国核武器发展的开拓者和奠基人程开甲。
2014年度——授予我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核武器研究和国防高技术发展的领军人物于敏。
2016年度——授予我国高温超导研究的奠基人之一的赵忠贤,以及在青蒿素发现上做出科学贡献的屠呦呦。
2017年度——授予我国著名火炸药学家、发射装药理论体系的奠基人王泽山,另一位是我国分子病毒学、现代医药生物技术产业和现代传染病防控技术体系的主要奠基人侯云德。
责任编辑:闫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