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文化自信 焕发时代风采

日期:01-06
文化产业文化风采

原标题:坚定文化自信 焕发时代风采

全面深化改革这五年

新华社北京1月5日电(记者周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宣传文化战线高举改革旗帜、坚定文化自信、锐意攻坚克难,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在新的起点上纵深拓展,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大大激发,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显著增强,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开创新局面。

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提升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坚持“一镇一品”“一村一韵”,浙江台州因地制宜打造农村文化礼堂,成为乡村文化新地标;安徽铜陵着力构建城乡舞台体系建设丰富基层文化产品供给,“将舞台建到群众身边、将活动送到百姓眼前”;贵州毕节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精准扶贫,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实现市县乡村全覆盖……

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按照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各地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努力打造新时代公共文化服务基层样本。

来自文化部门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央、省、市、县、乡、村六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确立,以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为重点,以流动文化设施和数字文化设施为补充,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不断完善。全国群众文化机构每年开展活动近200万次,服务群众达五六亿人次。

(下转3版)(上接1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不断完善文化治理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

国家艺术基金的有益探索可谓文化治理体系现代化创新的成功实践——

自2013年底设立以来,国家艺术基金5年共立项资助项目4013个,资助金额33.4亿元,支持创作了一批优秀艺术作品,培养了一批优秀艺术创作后备人才。

五年多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不断完善,国家文化治理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

文化法治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出台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电影产业促进法、网络安全法、公共图书馆法等重要法律。

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引导体系进一步完善。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大力倡导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全国性文艺评奖改革压数量提质量力推精品。

文化管理体制不断完善。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电影局统一揭牌,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新机构挂牌组建。

国有文化企事业单位改革持续深化。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综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建设全面加强,明确“社会效益指标考核权重应占50%以上”。

文化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新引擎

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电影总票房为609.76亿元,国产电影总票房为378.97亿元,市场占比为62.15%,市场主体地位更加稳固。

中国电影保持向上向好的发展态势,是中国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生动注脚。

自2012年至2017年间,文化产业增加值呈逐年上升趋势,从1.8万亿元增加到近3.5万亿元,占GDP的比重从2012年的3.48%增加到2017年的4.2%。

迈入新时代,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一批文化企业和品牌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

加大骨干文化企业培育力度,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文化+”与教育、信息、旅游、体育、建筑设计及相关制造业深度融合;对接“互联网+”战略,文化与科技“双轮驱动”,移动多媒体、动漫游戏等新兴产业迅猛发展。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文化焕发时代风采

贵州麻料村依托传统工艺工作站生产银饰和纪念品,发展乡村旅游,改变贫困状况;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吾屯村从事唐卡绘画户占全村98%,人均年收入从5年前5000余元增加到3万余元;湖南湘西传统工艺工作站提出“让妈妈回家”计划,让拥有苗绣技艺外出打工的妈妈实现“守着娃,绣着花,养活自己又养家”……近年来,文化和旅游部门大力推进文化扶贫,振兴贫困地区传统工艺,取得明显成效。

从非遗成为精准扶贫重要抓手,到《记住乡愁》《我在故宫修文物》《中国诗词大会》等一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电视节目品牌广受欢迎;从整理优秀传统文化典籍、开通运行“中华古籍资源库”,到推动戏曲进校园、进乡村,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时代风采。

与此同时,彰显时代创新、体现人类共同价值追求的新时代中国故事引来四海瞩目。我国与157个国家签署文化合作协定,拓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文交流机制,打造“感知中国”“欢乐春节”“四海同春”等文化交流品牌,举办世界汉学大会等高层次交流活动,中华文化亲和力、感染力显著增强。

今天,新时代中国正以更加坚定的文化自信,书写文化改革发展绚丽新篇章。

莞佛联手中医专家义诊 世界级速度马术比赛将首度在从化举办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