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十问北京城市副中心控规
新京报讯 (记者 邓琦)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
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在全国批复的首个控规,规划编制从2014年开始历时5年。
副中心未来将打造成为北京重要一翼,建设新时代的精品城市。到2035年初步建成具有核心竞争力、彰显人文魅力、富有城市活力的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现代化城区。
一问:
《批复》强调要把城市副中心建设成为新时代的精品城市,精品城市怎么理解?
市规划自然资源委负责人:要通过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精准服务,努力把副中心建设成为绿色城市、森林城市、海绵城市、智慧城市、人文城市、宜居城市,成为首都的一个新地标,成为新时代城市建设发展的典范。
精心规划方面,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突出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以创造历史、追求艺术的精神,更加注重人性化,严谨细致做好城市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把每一寸土地都规划得清清楚楚。将城市设计贯穿规划全过程,更加突出对城市色彩、街道空间、滨水空间等方面的精细化管控。
精致建设方面,更加注重滨水、街道、绿化等城市公共空间的精细化建设,提升建筑品质,建设新时代的精品力作,提高工程建设质量,精心打造好每一个街区、每一栋建筑,从街道家具等小微处营造美感,让城市经得起品味、耐得住细看。
精细管理方面,要像绣花一样精细化管理城市,在精治、共治、法治上下功夫,尽快形成与城市副中心功能相匹配的城市治理体系。建立以家园为单元的城市管理服务体系,提高城市网格化管理水平,实现街道办事处管理与家园规划建设的融合。继续完善街巷长制,做到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深入推进背街小巷和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努力让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都整洁干净有序。
精准服务方面,围绕满足人民群众便利性、宜居性、多样性、公正性、安全性需求,结合组团中心和家园中心建设,完善多层级公共服务体系,因地制宜配置公共服务设施,就近满足居民的工作、居住、休闲、交通、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需求,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问:
控规批复提出建设未来没有“城市病”的城区。具体如何建设?
市规划自然资源委负责人:我们将建设更便捷的公共交通,规划提出坚持公交优先、绿色出行,构建未来不依赖小汽车出行的绿色交通系统,构建舒适便捷的小街区、密路网,实现路网密、节点通、快慢有序。
更良好的职住关系,适度提高居住及其配套用地比重,在重点功能区周边混合配置公寓,增强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加强产业和居住组团之间交通联系,居住区与重点功能区之间轨道一次换乘即可到达。
更优良的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治理,对自然资源实现统一管控,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更坚韧稳固的城市安全体系,应对通州地势低洼的不利条件,构建河湖水系生态缓冲带,综合采用各类海绵城市技术,解决城市防洪防涝问题。高标准规划建设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全面提升监测预警、预防救援、应急处置、危机管理等综合防范能力。
更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建立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以组团、家园为单元完善多层级公共服务体系,结合组团中心和家园中心构建5—15—30分钟生活圈,实现居民从家步行5分钟可达各种便民生活服务设施,步行15分钟可享有一站式社区生活服务,30分钟可享有丰富多元的城市生活服务。
三问:
批复提出,努力创造经得住历史检验的“城市副中心质量”,指的是什么?
市规划自然资源委负责人:是指建立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制定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管理标准,建立覆盖规划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制度,实现规划决策、管理、执行的标准化。
建立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从绿色城市、森林城市、海绵城市、智慧城市、人文城市、宜居城市六个方面,构建76项核心指标体系。
建立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体系,在土地资源整理、产业发展政策、投融资体制机制、审批制度等重点领域率先进行探索。
建立高质量发展的评估体系,依托“规建管”三维智慧信息平台,建立实时监测、定期报告的统计体系和常态化体检评估机制。
四问:
如何理解批复中提出的“以副辅主、主副共兴”?
市规划自然资源委负责人:城市副中心控规批复提出要处理好和中心城区的关系,带动中心城区功能和人口向城市副中心疏解,同时更好加强对中心城区首都功能的服务保障,实现以副辅主、主副共兴。
就是发挥城市副中心对疏解非首都功能的示范带动作用,承接中心城区功能疏解和人口转移,加强中心城区对首都功能的服务保障,更好地做好“四个服务”,有效改善中心城区尤其是核心区的城市环境,为治理大城市病创造条件。
五问:
城市副中心155平方公里,加上拓展区覆盖通州全区约906平方公里,怎样理解拓展区?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杜立群:首先,城市副中心与外围拓展区覆盖通州全区,通州区与城市副中心共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示范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通州区需要紧紧围绕和对接城市副中心发展,重点发挥一体发展、服务保障和外围控制作用,成为城市副中心重要的补充和支撑。
功能方面,通州区与城市副中心功能联动发展、共同承接中心城区功能和人口疏解任务。外围拓展区重点承担城市副中心部分延伸和服务功能,为城市副中心配套部分住房保障、公共服务设施和交通市政基础设施,提升城市副中心对中心城区功能和人口疏解的承接能力。
空间方面,控制引导好城市副中心周边地区,大幅扩大绿色空间规模,严防出现城乡结合部管理失控的问题;管控好通州区与朝阳区、顺义区、大兴区和廊坊北三县地区的交界地区,实现统一规划、统一政策、统一管控,避免连片无序发展;科学划定城市开发边界,落实好生态保护红线和永久基本农田的管控。
城乡统筹方面,充分发挥城市副中心的核心带动作用,形成以城市副中心为统领、各乡镇众星拱月的整体城乡格局。围绕城市副中心建设新市镇、特色小城镇和美丽乡村,加强城乡产业功能、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的一体化规划建设,严防出现城乡结合部问题,做好新市镇的战略预留,形成以城带乡、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
基础设施方面,全面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规划建设。坚持城市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向镇区延伸,推进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城乡交通基础设施服务水平,完善城乡公路网络,疏导过境交通,净化镇村交通环境;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升级,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六问:
《批复》提出“要打造一个不一样的和谐宜居之城”,具体是哪些不一样?
杜立群:城市副中心建设不是简单地造一个新城,而是要打造一个不一样的和谐宜居之城。“不一样”是指城市副中心的发展不能延续老路子,在规划源头上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以往发展模式对应的城市建设模式的不一样,城市建设要从追求注重速度向注重质量转化,从注重体量向打造精品转化,从注重规模向注重效率转化。我们必须要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切实把高质量发展这一根本要求贯穿到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管理的方方面面和全过程。
七问:
以舒适宜居为标准,将城市副中心人口密度控制在0.9万人/平方公里以内是什么概念?
杜立群:城市密度是一个宽泛和相对的概念。合理确定城市密度,其本质是处理好效率和宜居环境之间的关系,达到最佳的平衡。根据2017年2月通州区五项普查数据,城市副中心现状常住人口约86万人,人口密度约0.55万人/平方公里。规划到2035年城市副中心规划人口控制在130万人以内,人口密度控制在0.9万人/平方公里。
对照国内外城市建设经验,城市副中心0.9万人/平方公里以下的人口密度低于国际大都市核心地区,如纽约市人口密度1.04万人/平方公里、伦敦城及周边3区人口密度1.15万人/平方公里、东京都心5区人口密度1.21万人/平方公里。
《批复》更加突出强调舒适宜居,不仅仅是指人口密度的控制,而是按照总体城市设计提出的大疏大密城市空间格局,疏密有致,规划在运河商务区等重点地区高密度建设,其他地区严格控制建设规模,将基准高度控制在36米,塑造舒适有序的整体高度形象,营造具有活力的街道空间,城市空间推广“小街区、密路网”,新建地区推广街区制,街区尺度控制在150-250米左右,创造更加宜居的生产生活环境。
八问:
在副中心建设亲水城市?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胡洁:城市副中心的生态系统规划,首先要基于地理位置。对于整个北京来说,副中心是东南方向一个低平地区,又是几条大河的交汇地区。水的特点和低平的特点构成副中心的本体。所有园林、生态的设计都要从本体上长出来,要因地制宜,还要充分挖掘特色。
副中心中间有大运河穿过,周边还有环城水系,构成一个河北地区、或者是京津冀整个大环境地区中,河道和水网密度最高的一个区域,所以形成了一个特色水城。围绕这个特色水城,又在滨水地区留出很宽的绿地,这样就把亲水和看水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水绿交融、以水为特色的景观系统。
我们沿通州水系做过多次调研,把滨水生态和人的亲水活动进行了平衡。有些地方可能人比较少,比如说鸟类和湿地群落的特色保护区;有些地方如城市中心人流特别集中,将建很多亲水平台、咖啡厅、体育广场,交流的场所集中布置,把活力激发起来,同时为生物留出保护地段,既让生态系统运转有自己的空间,人的需求和活动也能充分满足。
九问:
规划在宜居城市方面有哪些亮点,如何增强群众获得感?
清华大学建筑系主任、教授吴唯佳:城市生活品质如何更好提升,主要是做一个示范,引领我们国家示范区的建设。目前来看,副中心规划基本满足居住的需要,人均居住面积的量基本可以,外部环境也在不断的改善,比如绿化等等。除了居住条件改善之外,还能让宜居环境适合不同人群的需求,从儿童开始到青少年、中年、老年,形成一个完整的社区。宜居建设要注重社区工作,社区能够提供更好的社会服务。另外要更好地建设文化设施,比如博物馆,包括一些教育和文化场所,来营造“宜人环境”,在城市品质上得到更好的提升,满足老百姓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十问:
副中心和北三县如何统筹发展?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教授、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李晓江:副中心与北三县统筹发展,首先要优化区域布局,在空间开发、土地开发、城市发展、产业发展要建立“管”的概念,大家一起齐抓共管。
其次,要共享,北京和周边地区有巨大的发展落差,不管是经济发展还是公共服务、社会发展,差距非常大。要提升他们的公共服务水平,通过支教、联合办医的办法,让北三县快速提高公共教育和公共医疗卫生水平,这样会有一种获得感。
在这样一个共管、共享的基础上,我们共同发展。一定要把握发展的内涵、发展的内容,这种发展既能够解决北三县的经济社会发展、老百姓致富,满足他们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同时又最大限度减少对北京可能产生的压力。
新京报记者 邓琦 见习编辑 吕银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