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台湾2018:给蔡英文执政打几分,国民党有没有进步,中间选民不再支持民进党?

日期:01-02
选举民进党蔡英文

原标题:回眸台湾2018:给蔡英文执政打几分,国民党有没有进步,中间选民不再支持民进党?

摘要:该如何看待这一年台湾政坛的“变”与“不变”?

2018年台湾岛内政局依然处在拉锯之中。一方面,执政的民进党当局在岛内政策、两岸关系方面没有大的改变,另一方面,在野的中国国民党凭借“九合一”选举一举改变岛内蓝绿版图结构。该如何看待这一年台湾政坛的“变”与“不变”,上观新闻专访了上海交通大学台湾研究中心主任林冈教授。

“全面执政”就要全面负责

上观新闻:怎么看蔡英文这一年的执政?

林冈:2018年是蔡英文当局执政的第三年,这一年民进党真正实现了“全面执政”。陆委会主委张小月和外事部门负责人李大维先后离开第一线,表明偏蓝的政客与学者型官僚退出蔡英文的执政队伍。与此同时,在来自南部的“新潮流系”代表人物赖清德于2017年秋天担任行政机构负责人后,另一派系领导人陈菊也在半年后担任了领导人办公室秘书长,表明蔡英文与“南流”关系日益密切。

“全面执政”就要全面负责。这一年岛内问题依然存在,没有得到很好解决。蔡英文当局原本想减少对大陆的经济依赖来换取台湾的更大政治自主性,但是台湾对大陆的依赖是客观存在的,两岸交流步伐放缓对台湾经济影响很大。一方面,大陆游客来台湾旅游的少了,台湾旅游经济低迷;另一方面岛内输往大陆的农渔产品也变得更困难,影响基层民众收入。至于两岸贸易,依靠两岸双方共同努力,保持平稳数据。

上观新闻:处理不好岛内问题,那台湾当局的对外关系处理得如何?

林冈:由于民进党当局不愿明确承认两岸同属一中的“九二共识”,这一年两岸官方、半官方交流依然停滞,两岸部分城市交流、基层交流持续。不久前,台北上海城市论坛在台北举行,两座城市签署了多项合作协议。

今年夏天,当局新任陆委会主委陈明通去美国就两岸关系发表一系列讲话,他想透露一些信息,但受到民进党意识形态制约又不能讲到位,依然达不到大陆的要求。

因为处理不好两岸关系,今年台湾当局又和多米尼加、布基纳法索和萨尔瓦多等3个所谓“邦交国”断交,“邦交国”数量降至历史新低,“断交”使国际上愿意帮台湾当局发声的国家越来越少。此外,2018年中美出现贸易摩擦关系紧张,蔡英文当局采取了一些配合美方的政策,“倚美制陆”的策略明显,这一点值得警惕。

不能打改革幌子搞政治分赃

上观新闻:蔡英文当局上台之初提到“改革”,3年实践下来效果如何?

林冈:改革本身没有错。台湾这些年发展出现瓶颈,也需要有所变革,但改革需要考虑时、效、度,需要考虑公平正义,不能打着改革的幌子行政治分赃和打击异己之实。这也是为什么台湾当局这三年改革的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

上观新闻:军公教年金改革算不算一个反面例子?

林冈:是的。岛内的年金制度确实有改革的必要,但这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要考虑平衡各方利益,光靠减少特定人群的退休收入是说不过去的。军公教中不少是知识分子,他们在台湾有一定影响力。给这些人的退休待遇是当局当年承诺的,如今说改就改,他们的职业规划、人生规划也不得不变化。军公教中不少是蓝营人士,当局这么做自然就会引发他们不满,甚至上街抗议。

同样的,当局推动的“前瞻建设计划”,也因为在资金分配上对蓝绿营执政县市厚薄不均而引发争议,导致观感不佳。

上观新闻:除了以蓝绿划线外,有的改革本身是否就存在争议?

林冈: 比如台湾当局的绿色能源政策以及“无核家园”建设。受台湾自然环境所限,包括水力、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在岛内发展本来受到限制,无法弥补去核后的电力缺口。当局只能使用火力发电,这就导致出现空气污染以及电力缺口的问题。

在这情况下,当局对使用核能依然没有系统性的认识,更多是为了反对而反对。比如,民进党放着安全系数更高的“核四(第四核电厂)”不用而启用“核三(第三核电厂)”,就是因为前者是中国国民党力主建造的。

上观新闻:在岛内搞改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林冈:改革一定会让一部分人的利益受损,这些人的声音会通过媒体被放大。如果政客就此退了回去,那另一边的声音又会出来,这样就会左右为难。因此在岛内进行改革,一是需要坚定的决心,二是需要谋定而后动,否则就会虎头蛇尾,左右不讨好。

中间选民板块出现较大挪动

上观新闻:这次岛内“九合一”选举除了中国国民党大胜民进党大败之外,还出现了哪些新情况?

林冈:两点值得关注。第一点是岛内中间选民板块出现了较大挪动,这在高雄市选举中最为明显。今年选举中,民进党候选人陈其迈比上次候选人陈菊少了25万张选票,高雄一共就228万合格选民,估计有11%的中间选民从民进党倒戈到中国国民党。因为这次投票率比2014年高出6.5%,绿营不存在“含泪不投票”的行为。

韩国瑜得到的89万票比上次国民党候选人得票翻一番,说明除了“首投族”外,还有一部分上次没投票的泛蓝中间选民站了出来。出现这种情况,除了国民党候选人选战策略得当外,更重要的是民进党这3年执政不得人心。

第二点是岛内“地方”势力影响选情。这次选举中,高雄基层组织——农会、水利会都表示支持韩国瑜,这些当地的“陆军”再加上网络上的“空军”,帮助他迅速锁定胜局。

从开票情况也可以发现,开始韩国瑜与陈其迈的选票数差距不大,到后来越来越大。大家基本判断这是来自于原来高雄县的选票。原来外界认为韩国瑜的优势在于高雄市区,现在看来,在“地方”力量的帮助下,原来高雄县这样的郊区、农业区,选票也流向韩国瑜。

出现这样“地方”派系支持韩国瑜的情况,除了“地方”势力嗅到选情的风向变了之外,还有就是民进党执政后派系利益分配照顾不周。

上观新闻:这次选举的同时还进行10项公投,除了2020东京奥运会正名公投外,其余更多是关注岛内社会价值取向。

林冈:从事后结果看,民进党打“进步价值”牌犯了选举策略失误。他们希望把蔡英文量身打造成推动社会进步的形象,因此推动对包含同性恋内容的性平等教育、以“民法”保障同性恋婚姻等社会政策。泛蓝针锋相对推出了反对这些内容的公投案,结果表明绿营推动的所谓“进步价值”,在岛内受到传统社会的强力反对。民众公投的选择也会影响到选票的流向。

国民党度过最艰苦的一年

上观新闻:怎么评价这一年岛内主要政党的表现?

林冈:民进党是执政党,岛内情况不佳主要责任要由它承担。中国国民党是反对党,感觉2018年它的反对力度有所加强,对一些社会议题的呼应程度有所提高。这主要是因为民进党的表现不行,国民党的底气就来了。

上观新闻:有一种说法是,国民党的吴主席感觉像是无主席。

林冈:2018年是1949年后国民党最艰苦的一年,因为党产被民进党当局清理后,原先的组织动员方式都发生巨大变化。在大家都不看好它的情况下,吴敦义通过个人能力募款,勉强维持中国国民党党中央党部的运作,维系整个国民党继续存在,在这一点上他是有功劳的。

还有,就是在推举本党籍县市长候选人方面,吴敦义从北到南的协调还是比较成功的,没有再现因为党内出现两组候选人而改变选举结果的情况。这确保了国民党这次选举中能够大胜,改变岛内蓝绿版图。这一年,低调的吴敦义更多做的是幕后工作,但从结果看,确实有不少成绩。

上观新闻:该怎么看待第三势力这一年的表现?

林冈:如果第三势力界定为国、民两党以外的力量,那么就包括柯文哲。2018年柯文哲与民进党交恶,导致后者提名民进党籍台北市长候选人姚文智。最后柯文哲守住了台北市长的位置,2020年是否会参选地区领导人值得关注。

更多的,是岛内中间选民的增加。从民调数据来看,既不喜欢国民党,也不喜欢民进党的民众人数是有所上升的,但同时也要看到,对国、民两党的认同者、偏好者,加起来还是占近50%。不喜欢两大主要政党的民众,很多一部分属于政治冷漠,也就是不投票的那批人。政治冷漠的人对选举结果不太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但中间选民的大板块流动确实改变了两大政党的竞争结果,发挥了关键少数的作用。

图片来源:新华社

栏目主编:洪俊杰文字编辑:洪俊杰

山西1集体3个人荣获全国援外医疗工作先进称号 省公安厅举行全省公安现役部队转改官兵集体换装仪式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