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政府部门的“坏话”,这些人为什么敢说?
摘要:“我们过去评价政府工作做的好不好、是否落实到位,往往通过主管部门自我检查、自我评价。这就造成了‘自拉自唱’,自己给自己‘唱赞歌’。”
“有两句俗话对我教育很深,一句是‘儿子都是自己的好’,另一句是‘脖子上的灰自己看不见’。”
昨天在沪举行的第四届中国第三方评估论坛上,原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邓伟志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了第三方评估的重要性。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有多少人因为‘身在此山中’而认识不到真实的自己。因此我们尤其需要第三方评估。”
第三方评估促进政府管理方式改革创新
第三方评估,简单来说,就是指由独立于政府及其部门之外的第三方组织实施的评价。
实施评估的第三方主体可以是多样的,包括受行政机构委托的研究机构、专业评估组织、中介组织、舆论界、社会组织、公众和利益相关者等。
“我们过去评价政府工作做的好不好、是否落实到位,往往通过主管部门自我检查、自我评价。这就造成了‘自拉自唱’,自己给自己‘唱赞歌’,和群众的实际感受往往有较大差距。”2014年,在一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曾这样说。
在用了近1小时听取4家第三方机构关于政策落实的评估汇报后,一位国务院领导感慨:“听到了平常听不到的情况。”
那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强调,要用第三方评估促进政府管理方式改革创新:“政策出台后如何落实,需要第三方机构的评估、检查、督促和推动。这既是压力,也是动力。”
几个月后,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对争议较大的重要立法事项,由决策机关引入第三方评估;探索委托第三方起草法律法规草案。
作为一项重要制度创新,第三方评估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认可,其适用范围也逐步在不同领域得以拓展,助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探索。
“这份报告,政府部门写不出来”
省级政府层面,第三方评估机制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海南省政府督查室主任段远钊以海南为例,介绍了第三方评估对推动政府工作起到的作用。
“一年前,我们对第三方评估还很陌生,一年后,第三方评估工作已经深入人心。”他介绍,今年2月,省政府提出要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及时总结成绩、分析问题、补齐短板,每季度形成一份政府工作报告落实情况评估报告,夯实基础推进进度。
然而,政府工作评价很难进行评价,且一旦评价结果不理想,可能会有部门来“找麻烦”,段远钊表示,起初很多机构都有所顾虑,这项任务最终交给了上海国信社会服务评估院。他表示,第三方评估的结论提出了很多新思路,促进政府增强了执行力。
“这份报告,省政府办公厅、省政府部门、省政府督查室写不出来。并不是没有能力,而是不敢写,因为写了之后会得罪领导、得罪部门、得罪下级市县机构。”研读评估报告后,海南省省长沈晓明在省政府常委会上说:“报告除了肯定我们取得的成绩,更重要的是帮助我们发现了部分工作进展较慢,有的改革措施没有落实,个别部门缺乏主动性的问题,要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切实转变作风,完成好各项任务。”
段远钊介绍,根据第三方评估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该省开展了提高政府执行力的大调研、大研讨,出台了提高政府执行力15条措施。一些原本执行力评分较差的部门,在第三季度评价中都有了明显改善。
构建具有本土特色的评估体系
杨浦区政府研究室主任何志东认为,政府工作的目标不单一,很多工作是政治性、事务性、人民性融合在一起的,想要群众说好并不容易,因为这些工作的专业性、综合性、法规性都非常强,比如老旧小区家装电梯的问题,就需要综合考量。要给这些工作定性、定量进行评估,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要提升第三方评估的实效,一方面需要加大研究力度,构建具有本土特色的目标管理和绩效评估体系。另一方面,评估机构也要深入参与介入,走进政府,结合中国实际,梳理定制出成熟的“标准件”。
此外,进行第三方评估的主体也需要加以甄别。上海国信社会评估院副院长郭一丁,表示一些传统调查公司或商业咨询公司,因利益驱动纷纷步入第三方评估领域,导致评估变现为商业利益,还有一些境外组织在公益、扶贫、基层民主、文明导向等方面进行渗透,需要引起重视。第三方评估主体也应自觉接受党和国家的监督,保证第三方评估的公正性和公益性。
论坛上同时发布了《“放管服”改革蓝皮书》,详细介绍了第三方评估在推动相关单位“放管服”改革成效中提供落实保障、绩效评价与决策参考的具体案例。
本届论坛由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与新型城镇化智库和上海国信社会服务评估院联合主办,来自全国各相关政府部门、评估机构和高校及研究机构的代表等一百余人参加了论坛。
栏目主编:张骏文字编辑:吴頔题图来源:视觉中国图片编辑:朱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