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杭州互联网法院: 为当事人平均节约在途时间近17小时
新京报快讯(记者 何强)记者今日(12月28日)从“人民法院司法体制改革40周年”理论研讨会暨中国法学会审判理论研究会2018年年会上获悉,杭州互联网法院成立一年多来,依托在线审理诉讼平台,受理申请立案超过3.6万件,立案1.5万件,结案1.3万件,平台访问量已超过1200万次,平均为当事人每人每案节省开支近800元、节约在途时间约16.8小时。
杭州互联网法院院长杜前表示,实现这样的工作更重要的是借助了信息科技的力量,为互联网空间治理植入法治“芯片”。
杜前介绍,作为司法主动适应互联网发展趋势的制度创新,该院用信息科技为司法做增量,探索创设了全程在线审理模式、异步审理模式、智能审判模式,实现了审判模式的革命性变革。
互联网时代,电子数据成为常见的证据形式,如何保障电子证据的完整性?杜前称,为从源头上解决电子证据不完整、易篡改、存储难等问题,该院进行探索,今年6月首次确立了区块链电子存证的法律审查规则,9月建立了司法区块链平台,解决电子数据全生命周期的生成、存储、传播、使用,特别是生成端的可信问题,以共建共享共治理念推动互联网行为规范化。
据其介绍,自9月18日上线运行以来,杭州互联网法院司法区块链平台存证量突破1200万条;通过司法区块链平台前置调解纠纷191件,正式立案88件。
技术本身只有在人的使用下才具有立场与好坏,技术的创新和使用是否需要目标价值引导?杜前表示,“杭州互联网法院作为网络空间治理的压舱石,我们要做的就是以最专业的审判,确立一套互联网行为规则,用裁判的价值理性为技术运用上一个法治的‘安全阀’。”
新京报记者 何强 见习编辑 刘丹 校对 贾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