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关:打先锋站排头 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日期:12-28
南关区南关排头

原标题:南关:打先锋站排头 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即将过去一年,是南关发展抢抓机遇、乘势谋局的一年,也是勠力同心、砥砺前行的一年。南关区在长春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实施“一区四带八大板块”发展战略,坚奋进之志、谋革新之策、聚赶超之力,高质量完成了区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各项工作迈上了新台阶。回顾这一年,南关区以经济社会稳步健康发展的实实在在业绩稳固了“打先锋站排头”的地位。在国际国内各种挑战和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的大环境下,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仍处在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这一成绩的取得实属不易。探析这一成绩的背后,南关区在解放思想、创新突破中一系列实实在在的举措给人启示。调结构 促转型经济稳健运行的有力抓手经济实力持续增强。南关区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区域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跃进。预计到年末,地区生产总值实现331亿元。本级财政收入完成13.7亿元,同比增长14.7%。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8.4亿元,同比增长15.7%。引进内资115亿元,利用外资1219万美元,用实实在在的业绩稳固了“打先锋站排头”的地位。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南关区始终坚持以服务业转型升级为重心,大力发展精品商贸和特色商业。加快壮大楼宇经济,目前,已经形成商务楼宇56幢,打造纳税亿元楼宇4幢、千万级楼宇19幢。加快金融和类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先后引进各类金融机构和企业377家,驻区银行总部占全市总体量的72.7%。现代服务业在第三产业中占比达到68%以上。新城建设持续加快。南关区始终坚持以“提升开发区能级”为核心,金融业态粗具规模,商贸氛围日益浓厚。文化新区业已形成。长春市规划馆、博物馆等建成文化场馆,与省文化活动中心、美术馆等规划落位项目,连点成线、连线成面,构筑了特色鲜明的文化发展平台。行政功能作用凸显。省政务大厅、市产权交易中心等21家行政机构相继进驻新区,南溪湿地、百木园等12座公园,以及华润紫云府、绿地中央墅等72个高端花园式住宅区相继建成,生态宜居环境已成为新城发展的重要支撑。抓改革 促创新发展势头强劲的动力之源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南关区切实将改革开放作为推动振兴发展的动力源泉坚持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改革思路,在“放管服”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商事制度改革等方面集中攻坚,打出了一系列改革组合拳,一大批重点改革压茬推进。发展后劲得到新加强。南关区切实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精准发力抓项目、稳投资、扩增量、强后劲。推行区级领导包保、项目秘书制度,先后为企业解决重大难题40余个,51个亿元以上重点项目全部实现开复工。投资规模超60亿元的华润中心启动建设,停滞多年的汇金时代广场等4个项目破局开工,南湖远鉴、中城建大厦等“半截子”工程实现主体封闭。科技创新取得新成效。南关区切实将创新驱动、科技引领作为统筹发展的第一动力,摆在核心位置。打造吉创汇创、同心众创等高端平台3个,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6家、“小巨人”企业21户;民营经济主营业务收入实现735亿元,同比增长8%;严格落实市委人才20条和创新创业发展18条新政,带动就业2万余人,形成了以创业带动就业的良好局面;注重加快数字产业发展,围绕打造高端数字科创中心,积极推动八一智慧谷项目通过规划论证,中国投资人中心、东北亚数据经济发展中心等科技项目陆续签约,开启了南关数字产业发展的新纪元。谋协同 重提升城市环境提质的有效手段生态环境更加宜居。加快形成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南关区投入近1000万元,完成村屯环境综合治理。完善“河长制”“湖长制”等长效管理机制,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进展顺利;“两河两库四渠八沟”全部消除黑臭,133个河道排口全部实现达标排放;新增绿化面积9.63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持续提高。城市功能更为完善。启动八一水库片区整体规划设计,新建芳草街、锦湖大路、显达街等主体路网23条(段),配套管网29.5公里,南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历时三年的旧城改造工程完满收官,城市功能形象、环境品质得到质的提升。积极推行“阳光征迁”,以空前力度攻克重点征收项目34个,整理土地近200万平方米,创造了征迁工作的“南关速度”。城市管理更趋精细。深化综合执法体制改革,积极运用法治化、社会化、标准化手段,推动精细化管理的全覆盖、全过程、全天候。启动实施“厕所革命”专项行动,稳步推进238个公共机构垃圾智慧分类,规范街路牌匾2206块,高标准通过国家文明城复检验收。增供给 补短板增进民生福祉的扎实基础社会保障全面推进。年初确定的“惠民百件实事”基本完成,民生支出突破20亿元大关,占财政支出的80%以上。就业“暖流”暖入人心,帮扶“精准”落实到位。累计发放低保救助资金5626万元;投入230万元帮扶特困群众272户;妥善解决1836户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养老“普惠”惠及民生;推广“一中心一网络”社会化养老服务模式,全市首家养老服务指导中心投入使用,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攀升。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着力补齐南部区域教育资源短板,梯次推进校园建设,虹馆小学竣工交付使用,华泽学校完成校舍装修,新兴学校、区实验校二期工程启动建设。加速打造名师、名校、名园工程;医药卫生体系改革稳步推进;公共卫生计生服务能力持续增强;全民健身运动扎实推进;首卷《南关年鉴》出版发行。南关区代表队在全国“武术之乡”竞技赛、省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全民健康水平和竞技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基层治理不断提升。深度推进社会治理网格化服务模式,累计办理群众“身边事”4.9万余件,群众满意率达99.38%。社区治理和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全力开展信访积案“大攻坚”行动,成功化解中央和省市交办的重点积案77件,被评为全省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先进单位;创新构建“智慧安监”信息化平台,全力抓好人防工程、消防安全、食药品安全等执法检查,有效遏制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相关工作经验在全省得到推广。抓落实 提效能优化政务服务的根本所在政务服务进一步优化。扎实推进“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区级90%以上审批事项实现“只跑一次”,代表长春市接受省政府考核验收。创新推行“零跑代办”模式,让更多群众享受“零跑动”服务,工作成果在《人民日报》予以刊发。法治建设进一步加强。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修订完善政府议事规则,推进政府决策依法科学民主。主动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自觉接受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结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432件。扎实做好财政预决算公开和审计工作,推进政府固定资产清理,积极防范金融债务风险。深化电子政务建设,政府工作透明度和效率不断提高。干部作风进一步转变。以严的纪律、铁的手腕,集中开展干部作风大整顿活动,查摆整改突出问题110个。以实的招法、硬的措施,全面完成省委巡视整改工作,推动7大方面17项22个问题全部整改落实,进一步净化了全区政治生态、营造了良好发展环境。一年的变化,生动诠释着南关发展的律动和轨迹,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即将过去一年,是南关发展抢抓机遇、乘势谋局的一年,也是勠力同心、砥砺前行的一年。南关区在长春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实施“一区四带八大板块”发展战略,坚奋进之志、谋革新之策、聚赶超之力,高质量完成了区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各项工作迈上了新台阶。回顾这一年,南关区以经济社会稳步健康发展的实实在在业绩稳固了“打先锋站排头”的地位。在国际国内各种挑战和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的大环境下,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仍处在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这一成绩的取得实属不易。探析这一成绩的背后,南关区在解放思想、创新突破中一系列实实在在的举措给人启示。调结构 促转型经济稳健运行的有力抓手经济实力持续增强。南关区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区域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跃进。预计到年末,地区生产总值实现331亿元。本级财政收入完成13.7亿元,同比增长14.7%。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8.4亿元,同比增长15.7%。引进内资115亿元,利用外资1219万美元,用实实在在的业绩稳固了“打先锋站排头”的地位。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南关区始终坚持以服务业转型升级为重心,大力发展精品商贸和特色商业。加快壮大楼宇经济,目前,已经形成商务楼宇56幢,打造纳税亿元楼宇4幢、千万级楼宇19幢。加快金融和类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先后引进各类金融机构和企业377家,驻区银行总部占全市总体量的72.7%。现代服务业在第三产业中占比达到68%以上。新城建设持续加快。南关区始终坚持以“提升开发区能级”为核心,金融业态粗具规模,商贸氛围日益浓厚。文化新区业已形成。长春市规划馆、博物馆等建成文化场馆,与省文化活动中心、美术馆等规划落位项目,连点成线、连线成面,构筑了特色鲜明的文化发展平台。行政功能作用凸显。省政务大厅、市产权交易中心等21家行政机构相继进驻新区,南溪湿地、百木园等12座公园,以及华润紫云府、绿地中央墅等72个高端花园式住宅区相继建成,生态宜居环境已成为新城发展的重要支撑。抓改革 促创新发展势头强劲的动力之源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南关区切实将改革开放作为推动振兴发展的动力源泉坚持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改革思路,在“放管服”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商事制度改革等方面集中攻坚,打出了一系列改革组合拳,一大批重点改革压茬推进。发展后劲得到新加强。南关区切实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精准发力抓项目、稳投资、扩增量、强后劲。推行区级领导包保、项目秘书制度,先后为企业解决重大难题40余个,51个亿元以上重点项目全部实现开复工。投资规模超60亿元的华润中心启动建设,停滞多年的汇金时代广场等4个项目破局开工,南湖远鉴、中城建大厦等“半截子”工程实现主体封闭。科技创新取得新成效。南关区切实将创新驱动、科技引领作为统筹发展的第一动力,摆在核心位置。打造吉创汇创、同心众创等高端平台3个,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6家、“小巨人”企业21户;民营经济主营业务收入实现735亿元,同比增长8%;严格落实市委人才20条和创新创业发展18条新政,带动就业2万余人,形成了以创业带动就业的良好局面;注重加快数字产业发展,围绕打造高端数字科创中心,积极推动八一智慧谷项目通过规划论证,中国投资人中心、东北亚数据经济发展中心等科技项目陆续签约,开启了南关数字产业发展的新纪元。谋协同 重提升城市环境提质的有效手段生态环境更加宜居。加快形成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南关区投入近1000万元,完成村屯环境综合治理。完善“河长制”“湖长制”等长效管理机制,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进展顺利;“两河两库四渠八沟”全部消除黑臭,133个河道排口全部实现达标排放;新增绿化面积9.63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持续提高。城市功能更为完善。启动八一水库片区整体规划设计,新建芳草街、锦湖大路、显达街等主体路网23条(段),配套管网29.5公里,南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历时三年的旧城改造工程完满收官,城市功能形象、环境品质得到质的提升。积极推行“阳光征迁”,以空前力度攻克重点征收项目34个,整理土地近200万平方米,创造了征迁工作的“南关速度”。城市管理更趋精细。深化综合执法体制改革,积极运用法治化、社会化、标准化手段,推动精细化管理的全覆盖、全过程、全天候。启动实施“厕所革命”专项行动,稳步推进238个公共机构垃圾智慧分类,规范街路牌匾2206块,高标准通过国家文明城复检验收。增供给 补短板增进民生福祉的扎实基础社会保障全面推进。年初确定的“惠民百件实事”基本完成,民生支出突破20亿元大关,占财政支出的80%以上。就业“暖流”暖入人心,帮扶“精准”落实到位。累计发放低保救助资金5626万元;投入230万元帮扶特困群众272户;妥善解决1836户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养老“普惠”惠及民生;推广“一中心一网络”社会化养老服务模式,全市首家养老服务指导中心投入使用,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攀升。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着力补齐南部区域教育资源短板,梯次推进校园建设,虹馆小学竣工交付使用,华泽学校完成校舍装修,新兴学校、区实验校二期工程启动建设。加速打造名师、名校、名园工程;医药卫生体系改革稳步推进;公共卫生计生服务能力持续增强;全民健身运动扎实推进;首卷《南关年鉴》出版发行。南关区代表队在全国“武术之乡”竞技赛、省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全民健康水平和竞技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基层治理不断提升。深度推进社会治理网格化服务模式,累计办理群众“身边事”4.9万余件,群众满意率达99.38%。社区治理和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全力开展信访积案“大攻坚”行动,成功化解中央和省市交办的重点积案77件,被评为全省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先进单位;创新构建“智慧安监”信息化平台,全力抓好人防工程、消防安全、食药品安全等执法检查,有效遏制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相关工作经验在全省得到推广。抓落实 提效能优化政务服务的根本所在政务服务进一步优化。扎实推进“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区级90%以上审批事项实现“只跑一次”,代表长春市接受省政府考核验收。创新推行“零跑代办”模式,让更多群众享受“零跑动”服务,工作成果在《人民日报》予以刊发。法治建设进一步加强。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修订完善政府议事规则,推进政府决策依法科学民主。主动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自觉接受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结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432件。扎实做好财政预决算公开和审计工作,推进政府固定资产清理,积极防范金融债务风险。深化电子政务建设,政府工作透明度和效率不断提高。干部作风进一步转变。以严的纪律、铁的手腕,集中开展干部作风大整顿活动,查摆整改突出问题110个。以实的招法、硬的措施,全面完成省委巡视整改工作,推动7大方面17项22个问题全部整改落实,进一步净化了全区政治生态、营造了良好发展环境。一年的变化,生动诠释着南关发展的律动和轨迹,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

纠“四风”要一锤接着一锤敲 脱下“橄榄绿” 穿上“火焰蓝” 市消防救援支队27日换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