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将心比心才能打动人心”(新时代担当作为典型风采)
彭达长(左一)在协调化解当地村民矛盾纠纷。
新华社发
踏着青石板路,穿梭在一栋栋保存完整的明清宅院间,一股宁静与古朴之风扑面而来……
黄姚,这座位于广西贺州市昭平县东北部的古镇,发祥于宋代、兴盛于明清,历经千年而魅力不减,去年接待游客314万余人次。
古镇保护和开发是黄姚镇发展的关键,在具体实践中,更要统筹协调好群众方方面面的利益诉求。对此,扎根基层16载的黄姚镇镇长彭达长颇有心得:“为群众服务,将心比心才能打动人心。”
“要对古镇和村民负责”
近几年,黄姚古镇的名头越来越响,但问题也随之而来。
“旅游旺季,古镇用水比较紧张,有些居民家里还没接通自来水,一直从井里打水喝。”黄姚镇副镇长廖浩佑说,彭达长积极推动黄姚片区水厂建设项目,今年还带队在古镇核心景区全面开展自来水管道铺设工作,终于在国庆节前顺利接通自来水。
在古镇一家土特产店,店主杨信兴说:“前几年一到旅游高峰期,不是断电就是电压过低,连饭都煮不熟。”彭达长找到黄姚古镇旅游文化产业区商讨对策,更换老化电力变压器、增配电力变压器,用电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群众基本的生活需求得到了保障,古镇宁静古朴的面貌也需要保持。
广西贺州黄姚古镇投资有限公司营销部经理秦彩艳说:“以前居民乱搭乱建、占道摆摊经营,显得很乱。”
“占道摆摊看似兴旺、热闹,但是影响古镇面貌,而且有安全隐患。要对古镇和村民负责。”彭达长带领镇政府干部,挨家挨户做群众的思想工作。
“我们跟群众约定:可以摆摊,但摊位不能超过瓦檐。去年《贺州市黄姚古镇保护条例》实施后,摊位取消,实现全部摆卖入户经营。”彭达长说。
全天候常态化巡逻监管、打击处理各类商业欺诈行为、开展核心区环境卫生专项治理……多措并举,古镇旅游秩序和环境卫生明显改观,面貌焕然一新。
“要把最大的利益让给群众”
装模、浇筑框架、清理建筑垃圾……这几天,黄姚镇龙塘安置小区的搬迁户曾庆理从早忙到晚,盘算着抓紧完工好开宾馆赚钱。
龙塘安置小区是黄姚普利小镇项目配套安置点,曾庆理所在新寨村位于项目核心区,如不能顺利动迁,必会影响这个投资近150亿元新型商业小区的建设。“起初的搬迁方案是统一规划统一建房,搬迁户通过回购获得安置房,费用比较高。”新寨村原村主任梁新喜说,这让大家抵触情绪较大……
“群众利益无小事,要把最大的利益让给群众。”彭达长了解情况后,在群众代表、黄姚古镇旅游文化产业区与项目业主间当起了调停人。反复沟通协调后,产业区最终同意,由搬迁户按照统一规划自行建造安置房。
“第一次进白山村召开村民大会,我们工作人员的茶杯空空如也。”黄姚镇党政办主任陈美仙说,要征地、拆房子,不把群众心头的疙瘩给解开,连茶水都没得喝。
黄姚新镇移民搬迁项目总投资两亿元,需要征用项目用地250亩,涉及白山村3户人、坟墓1300多座。2016年10月彭达长接手任务后,经常带领相关人员“猫”在村里,东家进西家出,反复做工作……
“第二次进村开村民大会,我们工作人员有茶水喝了。第三次进村就有村民同意拆迁了……”黄姚项目办成员彭志兴回忆道。
黄姚镇副镇长邱瑞林说,彭达长做群众思想工作有一套方式方法,只要有他参与工作,总会柳暗花明、顺利完成。
“要抓好产业扶贫,让百姓富起来”
“抓好产业扶贫,让百姓富起来。”彭达长结合实际,引导黄姚群众主动融入大黄姚旅游经济圈,发展旅游扶贫产业。
黄姚镇罗望村在黄姚花海景区未建成时,只是一个籍籍无名的小村庄,有62户贫困户。“花海景区建成后,彭镇长找来景区负责人和我们村‘两委’班子成员开协调会,让我们统筹组织全村劳动力特别是贫困户,轮流到景区务工。”罗望村党支部书记李锋说。
如今,每天都有近60名村民到花海景区从事安保、园艺等工作,贫困户户均每月能实现收入约2500元。
出身农家,彭达长深知产业扶贫的重要性,他引导百姓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发展扶贫产业,很多村子的种养殖园区初具规模。“看到黄姚镇有发展,群众能致富,我就心满意足了。”彭达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