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黄一鸣
1988年4月25日,阳光明媚,这是海岛建省挂牌的前一天。我骑着永久牌自行车,经过行政区委大院,看到一辆人力三轮板车驮着一块很大的白底黑字的招牌经过,招牌上写着“海南省人民政府”七个大字。
三轮车夫是个年轻人,他向我问到区政府的路怎么走。我给他指路,随即骑着自行车跟着他来到区政府。
此时,门口已经聚集着十多个男人,有政府工作人员和请来的工人。他们搬来一个有十三级的竹制梯子,梯子足有二十米高。他们把三轮车夫运来的招牌系上一朵大红花,还有红色的绸布,由三个人扶着,高高竖起,挂到原先装好的两个挂钩上。
1988年4月,海南建省挂牌。摄影|黄一鸣
“海南要建省了吗?那广东省以后还管我们吗?”三轮车夫看着我不解地问。
“是要建省了,不但要建省,还要办最大的经济特区呢,以后和广东省是平起平坐啦!”我向三轮车夫解释。
“那以后挣钱是容易了,还是更难了?”三轮车夫问。
“应该是容易了,机会多了呀,你以后也不用蹬三轮车啦。”我边拍照片边对他说。
“哦,哪有那么好的事儿啊,我不太相信。能继续让我蹬三轮,我就满意了。我还能做什么?”三轮车夫仍有些疑惑。
“你可以开汽车啊!开出租汽车。”我不知怎么样说才会让三轮车夫明白。
“我吃饭都没钱,哪有钱买车呢?”三轮车夫提出更复杂的问题。
“会有的,会有的,你放心吧!”我说完,换一个角度站到左边去了。
“摄影师,你今天的镜头很难得啊,只有你一个在拍,这是独家报道吧。”一个双手叉腰的男人说。
“是啊,我今天有运气呀。我把你们记录下来了,这将会成为历史的。”我竖起大拇指对他们说。
这确实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时刻。当年海南岛作为广东省的其中一个行政区,各方面的物资很匮乏,采访摄影用的彩色胶卷,一般都是从省会城市购进。黑白胶卷也不太容易买到,而且价格也不便宜。
1990年,进入海南特区的旅客。摄影|黄一鸣
我在心里对自己说,“我要用有限的胶片记录下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千变万化的历史瞬间,用镜头对准特区的创业者、普通的海岛民众和他们的生活,做一名忠实的记录者。”
十万人才闯海峡
海南岛和大陆之间隔着一条21海里的琼州海峡。海南建省办特区后,数十万人才从四面八方涌向海岛,人们坐轮渡最先抵达的是海口市的秀英港和新港。我所在的《中国日报》社记者站办公室就在新港码头附近,只要方便我就会到码头附近转悠。
从新港码头一直延伸到滨海大道有一条一公里左右的新港路,来来往往的旅客都要经过这里。刚上岛的人群熙熙攘攘,操着南腔北调,场面就像一个大集市。他们都拿着大包小包,还有人随手提着一把吉他。有些人三五成群就地打起了扑克牌。也有人打开用白塑料桶装着的从家乡带来的米酒给大家分享。
1989年,闯海南的人们。摄影|黄一鸣
由于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实行更加灵活开放的人才引进措施和政策,虽然海南当时经济相对落后,基础设施差。但却是全国青年人心中的梦想之都。他们冲破体制束缚,从全国各地如潮水般的涌入海南岛,形成了当年号称10万人才过海峡的壮观景象。海南岛历来就是一个移民大岛,从苏东坡到宋氏家族,从解放大军到农垦大潮,一批批移民给海南带来了经济的活力,也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特别是1988年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以后,大批建设特区的有识之士先后来到海南。“闯海人”的提法也是这一时期形成的,特指到海南岛开发建设和安家落户的大陆人。
1989年,海口市东湖“人才墙”聚集的闯海人。摄影|黄一鸣
当时的海南,没有比“三角池”再响亮的地名。日本《朝日新闻》曾有报道称:“在中国海南岛海口市的一个叫三角池的地方,形成了知识分子自由流动的集聚地,全国各地来的人在那里可以得到人才交流的各种信息。
三角池边上有一堵墙,在闯海人心目中占有很高的地位,被称为“闯海墙”或“人才墙”。这堵墙上贴满了招聘启事、自荐信等信息,有的用毛笔,有的用钢笔,初来乍到的“闯海人”在上面找工作。一堵墙,见证了一代年轻人敢闯敢干的勇气和决心。这里常常是人头攒动,热热闹闹。很多人还把这里当成聚集交友的场所,还有些闯海人就地摆起了地摊,有推拉弹唱的,有卖饺子卖面条的,还有卖报纸卖信息的。大家都想尽一切办法在海南扎稳脚跟。
1989年,年轻的闯海人不论走到天涯海角,也是有说有笑,到处都可以听到他们的欢声笑语。摄影|黄一鸣
在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年后的今天,这一组人才墙没有了,站在这周围的年轻人有一部分已经成为了海南的领军人物。我也用自己手中的相机记录了这里发生的一切。
海南的“半拉子工程”
“半拉子”工程是泡沫经济的产物,是各种矛盾和利益交汇碰撞遗留下的问题。
1988年,海南建省办特区,一跃成了“淘金热土”,房地产业连年狂飙突进。
1989年,海口,海口市龙昆路上最后的一片田地。摄影|黄一鸣
1991年6月,海口市一般公寓楼的售价为每平方米1080-1380元;1992年6月,已攀升至2200-3500元。
1992年海南的房地产热火朝天,有些人像坐了火箭似的发了大财,很多人都在忙着拉关系,找路子,恨不得也在一夜之间成个亿万富翁……
1992年11月18日,海滨旅游城市三亚市首届土地公开拍卖会上,一块3000多平方米的土地被某公司以每亩381万元天价竞得,平均每平方米竞价超过5700元,被列为当时海南房地产业的头条新闻。
由于海南整体经济发展速度未能跟上飞毛腿般的房地产业,且遇上1993年4月国家紧缩银根,海南房地产泡沫尽露,昔日风光顿如过眼云烟。
1994年后,海南的房地产热没有了,淘金的人们开始回潮,房地产公司人去楼空。许多人的淘金梦开始破灭了……
1993年,海南的“半拉子工程”。摄影|黄一鸣
“半拉子”工程形成了城市安全隐患。有的垃圾成堆,有的则变成了“民工村”。有的工程留下的基坑深达10多米,基坑积水溺死孩童的事故已不止一次发生。不少长期停建项目的脚手架、井架等已松动、腐蚀或锈化,地下室因无封闭管理,造成泡水、卫生条件恶劣。 海南房地产的辉煌与喧嚣,归于一种令人深省的平寂。
1995年8月,海南省政府成立海南发展银行,希望能处置房地产泡沫带来的资金困难。无奈窟窿太大,在央行注资40多亿元后,还是不得不在1998年关闭。据1999年5月人民银行总行初步调查统计,截止1998年底,海南房地产占压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4家国有银行的金融资产累计406.57亿元,多数已成为不良资产。
海南进入了漫长而痛苦的处置烂尾楼、债务问题阶段,直到2006年海南楼市才缓慢复苏。
目睹和记录过去三十年海南经济特区发展变迁的痕迹,仿佛回味一首流行歌曲的袅袅余音……
责任编辑:马俊岩 SN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