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三年时光书写精准扶贫新篇章 ——青海省自然资源厅对口帮扶大通县脱贫攻坚纪实
2015年,原省国土资源厅根据省委、省政府安排下达的精准扶贫工作任务,在全厅系统择优选拔了36名干部,派驻到大通、互助、化隆、天峻四县的18个贫困村开展扶贫攻坚工作。全系统从严落实党组织结对共建帮村、党员干部结对认亲帮户“双帮”工作,与19个扶贫村1080户贫困户结对认亲,受益群众达4141人。
2018年4月,根据省委组织部《关于做好新一轮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选派工作的通知》要求,择优选派厅系统新一轮19名第一书记和21名工作队员(为加强重点贫困村干部力量)继续赴19个贫困村(2018年省委确定增加一个帮扶贫困村:互助县五十镇保家村)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实现扶贫工作有序衔接。
目前,全系统帮扶的19个重点贫困村已有9个村420户1601人如期实现了贫困户脱贫、贫困村退出目标,并通过省市县三级验收和国家级抽检。今年计划脱贫的8个村459户1746名贫困人口将如期实现脱贫目标。而在其中之一的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一件件扶贫实事、一桩桩惠民好事、一幅幅脱贫美景、一张张幸福笑脸,让人们真切感受到了大通县在原省国土厅帮扶下带来的喜人变化。3年多的时间,原省国土厅干部和当地群众共同交上了一份份精准脱贫的答卷,也讲述了一个个动人的脱贫故事。
教育扶贫扬起未来之帆
“金榜题名”是自古以来每一个中国家庭重要的喜事之一,但对于家庭贫困的青山乡沙岱村村民王得录来说,这样的喜事似乎成了他们家庭难以面对的烦恼。
“我患有哮喘病,干不了重活,两个女儿都在念书,突然一下全部考上了学,家里开销又会增加不少,以我们的收入连一个大学生的生活费都负担不起,更别说两个了。”王得录说出了自己的苦衷。
两个女儿考入大学,原本是一个难得改变贫困面貌的机会,但是“贫困”也再次成为了摆在他们面前的一座大山。
天无绝人之路,原省国土厅的驻村扶贫工作队为两个孩子带来了走进大学校门的机会,也为一家人带来了脱贫致富的希望。
“扶贫必扶智,帮助贫困家庭子女接受良好的教育也是扶贫工作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我们为每个考入高中的贫困家庭孩子每年补助3000元,为每个考入大学的贫困家庭孩子每年补助5000元。”原省国土厅派驻沙岱村的第一书记罗军说道。
为避免贫困代际传递,3年来,原省国土厅支持驻村扶贫工作队,为村子里的贫困学生解决“上学难”的问题,提供教育资助扶贫资金37.5万元,并协调了北京的11名大学生在暑假期间来沙岱为中小学生补课。
不仅如此,2018年全村20名贫困学生更是享受到了义务教育阶段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小学550元/生/学期、初中675元/生/学期;营养餐4元/生/天,蛋奶工程2.1元/生/天)。
完善的教育扶贫机制,使得沙岱村义务教育阶段没有一个学生辍学。
“感谢好政策啊,虽然我没什么文化,但我知道知识是可以改变命运的,家里一下多了两个大学生,等他们毕业了,家里的一切就都好了。”王得录激动地说道。
扶贫政策改善了沙岱村的教育状况,也振奋了大家的精神。在政策的鼓励推动下,贫困村民都开始想着要学技术、找门路,希望用自己的双手摘掉贫困帽。
驻村工作队也借此机会整合村中的劳动力进行培训,开展“雨露计划”、职业教育等培训资源,为有意愿的贫困户帮扶对象提供免费技能培训,促进稳定就业、增收脱贫。
“脱贫光荣,靠自己脱贫更光荣,现在大多数人都是这样想的,每一个走出去的学生都是一个家庭的希望,也是他们不再返贫的一个保障。”罗军说着目前村子里的现状。
两年的不懈努力,2017年,喜讯传来,全村整体脱贫,贫困户全部摘帽!2018年前三季度建档立卡户人均收入更是再进一步,达到了8274.6元。
如今的沙岱村,在“扶智”的过程中让村民们自己扶起了“未来之帆”,告别了贫困的他们,也将在今后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产业扶贫护航乡村腾飞
走进向化藏族乡将军沟村村民李成栋的家中,干净整洁的院落、牛棚里茁壮成长的牛犊以及一台标有“脱贫光荣”字样的崭新拖拉机格外醒目,眼前的一切以及李成栋脸上的笑容,显示着这个家庭如今的生活充满着希望。
“这两年来家里的变化天天见、天天新,新房也盖了,景区里的工作也给我找上了,今年还被评为了县上的脱贫光荣户,奖励了一台拖拉机,以后的日子真是越来越有盼头了。”
在过去,对李成栋来说,现在的一切都像是做梦。由于缺少劳动力、缺少技术、缺少发展方向,他们一家辛苦劳作一年下来的收入还不到2000元,而整个村子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也仅有2400元。
直到2015年11月,5800只鸡苗的声声鸣叫打破了将军沟村的寂静,也打开了村民们脱贫致富的大门。原省国土厅驻村工作队正式进驻将军沟村开展扶贫攻坚工作。
通过调查摸底,盘点资产,迅速摸清致贫原因,并结合实际,确定了“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产业化发展模式,依托特色种植养殖产业,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的发展方向,即林下中藏药材种植和林下土鸡养殖。同时制定了《大通县向化藏族乡将军沟村产业发展奶牛养殖项目实施方案》。利用每户每人5400元产业发展资金为20户贫困户购买奶牛53头,发展奶牛养殖产业。
所有和李成栋一样曾经有过养殖经验的村民们借此走上了脱贫的道路。大家纷纷忙着搭建牛棚、准备饲料、对土地施肥……这个过去似乎与世隔绝的村子变得热闹了起来。
“穷了大半辈子,突然有这么好的政策带动大家脱贫致富了,这样的机会当然要牢牢地把握住。现在我们家光养牛一年也能有个好几千块钱的收入呢,再加上我的工资,日子比原来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李成栋的话也表明了大多数村民的心声。而工作队也依托村上专业合作社的辐射带动,对周边村庄的资源进行整合,发展土鸡养殖项目,解决销路问题,提高农户饲养土鸡的积极性。
经过持续的奋斗,2016年、2017年、2018年将军沟村共养殖土鸡2.4万只,带动农户70余户,实现年户均增收4000元—4500元。2015年——2017年,在将军沟村种植玛咖及党参、当归、大黄、黄芪等中藏药材1550亩,村民务工收入50万余元。
脱贫致富要多条腿走路,工作队更是以“双基联动”为契机,与大通县农商银行向化支行积极对接,充分发挥金融扶贫政策优势,引导鼓励贫困户积极贷款发展产业。根据农户个人意愿,为19户有贷款意向的贫困户进行贷款57万余元,以通过金融扶持方面的贴息贷款政策帮助农户发展生产,主要是进行规模化、规范化种植和养殖,促进增产增收。对下达本村的50万元互助资金,注入到大通县农商银行向化支行信用专户放大倍数按金融扶贫资金使用。同时对注册的“将军沟”牌商标大力进行宣传和推广,扩大其影响力。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6年年底将军沟村22户84人全部实现了脱贫,2017年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876元,2018年前三季度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943元。
为使将军沟村的经济保持健康持续发展,防止脱贫之后再出现返贫现象,工作队在巩固、发展已有项目的基础上,积极申报生态村项目、旅游扶贫村项目、林业GEF生态建设项目和民族特色村项目等,带动全村产业发展。
立志扶贫实现精神蜕变
“我们这个村子是乡里最为边远的一个小村庄,过去因为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等因素,全村半数以上家庭徘徊在贫困线上。十里八乡的乡亲们听见‘三角城’这个地名,除了叹息,就剩下摇头。”原省国土厅派驻到向化藏族乡三角城村的第一书记张喜民说着2015年刚到村子时的感受。
“先要让村民们自己树立起想脱贫的意识”。本着扶贫先扶志的思想理念,工作队在积极发展村集体经济、发展村里产业的同时,长期坚持通过入户谈思想转变,帮助贫困户转变观念,消除消极依赖思想,通过各种途径帮助其走出村子,开阔视野,启发创业思维,希望不只是村民的收入能提高,更能够让村子的精神面貌发生转变。
为了能快速了解贫困户信息,工作队跑遍了整个村,也对全村贫困户信息有了基本了解。而在其中,村民顾生兰却给每一位工作队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两个孩子都还在读书,光学费就要花费全家大部分的收入,加上父亲和一直生活在一起的姑姑年长多病,顾生兰和丈夫张三柱共同担负着全家的生活重担,为这个家撑起了一片天。
每次新年的味道还未散去,丈夫张三柱就忙着收拾行李,和同乡的人一起坐上外出务工的班车,心里盘算着回来时挣得钱肯定比去年多。顾生兰则留在家里照料老人、看管牲畜、拾掇房屋。只有到了农忙季节,丈夫才回来搭把手,等农活干得差不多了,丈夫又走了。所以一年到头,她都在充当着“男人”的角色,无论是轻活、细活还是重活、脏活都只有她一个人干。
生活的压力没能将她压垮,和工作队员交流的时候,总是带着微笑和热情,眼神里也透露出坚定而又对美好生活无限的渴望。
工作队的到来也伴随着国家扶贫项目的接踵而至,好的扶贫政策落地开花。机会找到了做好准备的人,当顾生兰赶着扶贫项目发的猪娃、抱着鸡崽、牵着4头牛的时候,她喜极而泣,只往家里冲,似乎乐观的她看到了今后的希望。
自此,顾生兰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眼神也更加坚定了,有了脱贫致富的“固定资产”,有了低保金、养老金、教育补助等一系列扶贫政策的保障,再加上丈夫挣回来的钱,顾生兰感激地对张喜民说:“项目这么多,给的钱也多,我和掌柜的还年轻正能干,想不脱贫都难。”
眼看着日子过得越来越好,然而不幸的事还是降临到了这个刚有点起色的家庭,丈夫张三柱被查出食道癌晚期,于2017年8月3日病故。尽管在这期间做了几次手术和化疗,但癌症已至晚期,病情急速恶化,破灭了顾生兰那一丝丝让丈夫好起来的希望。
悲伤过后,顾生兰又一次振作了起来,将一切打理的井井有条。2017年,依靠她的双手,他们一家的人均年收入达到了4000多元,顺利摆脱了贫困。
“现在政策已经这么好了,我们只要肯干,就一定能把日子过好,等以后孩子们毕业工作了,我们就更有希望了。”顾生兰说道。
顾生兰的精神也影响着其他贫困户,成为了大家学习的榜样。工作队也通过开展城乡支部共建活动、慰问表彰先进共产党员、金秋助学、宣讲政策、帮助务工介绍、看望生病贫困户、慰问贫困户、帮销土豆、土鸡等农副产品,以及发放收音机、发放种养殖书籍等方式进行思想扶贫、教育扶贫等双帮工作,帮助贫困户走出思想困境,树立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如今的三角城,早已在面貌上焕然一新,3年的时间,贫困户的人均收入提升了近2000元,脱贫致富成为了每个三角城人最简单的想法。
技能扶贫扶起脱贫之力
坐在自家的院落中,左手拿着钳子,右手拿着螺丝刀,认真修理着面前的车轮。虽然双腿残疾,但吉更来平静的脸上却充满了坚毅……
上滩村位于达坂山南麓脑山区,海拔2900米——3800米,全村39.5平方公里,交通不便、海拔高、自然条件差……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42户182人,占全村人口的三分之一,而吉更来正是其中之一。
由于年幼时的不幸,失去双脚的他,只能跪地而行,行动十分不便,这给他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也使他一度对生活失去了信心。
然而吉更来和原本贫穷落后的村子,却在2015年迎来了转变的希望。
“要转变思路,要让村民们有安身立命的技能,不能让劳动力白白的闲置在家,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啊。”原省国土厅派驻的第一书记周丹文说着自己对于村子当时现状的想法。
调研走访、结合村子实际情况,工作队迅速定下了“一工、二养、三种”的扶贫基本思路。由于村子中有大量剩余劳动力,所以让大家掌握一技之能,外出务工成为了工作队的第一个任务。
在工作队的引导下,思想尘封的吉更来被打动了,他主动提出要在国家的帮助下,改善生活,发家致富,走出贫困。在学习了驾驶技术后,他从亲友处借了16000元现金买了一辆三轮车跑起了他年轻时曾经做过的反季节性蔬菜贩运的营生。2016年,有了一定资本后的吉更来开始了收购废铁的生意,同年他申请了残疾人危房改造。
“收入翻了好几番,更是没想到党的富民政策使我能有一天离开那个破旧不堪的房子,现在我要用自己的双手撑起一片天。”新屋落成,他喜极而泣。
2017年吉更来在克图至大通高速公路隧道弃渣场收废铁,收入近2万元,儿子在外务工也挣了2万多元,全家人聚在饭桌前高兴的合不拢嘴。现在的吉更来一家人正在勾画自己未来的蓝图,打算下一步准备贷款2万元购买一辆微型车,父子二人一同扩大经营规模,同时还要带动其他贫困户一同脱贫致富奔小康。
吉更来只是上滩村依靠务工脱贫的一个缩影。2017年底,村子实现了贫困户全部脱贫、贫困村退出。如今全村依靠工作队联系出路,每年组织劳动力400余名外出务工,其中贫困户家庭有45名实现稳定务工,占贫困户人口的24.7%,全村实现劳务收入400万元。
幸运同样降临在了青山乡青山村村民代存来的头上,由于自身患有帕金森病,妻子体弱多病常年吃药,加上家庭成员文化素质低,思想守旧,所以一直没有发展动力。在2015年纳入贫困户之前,家里的收入只能靠儿子在外打零工和老两口务农所得,年人均收入只有2600元,生活十分困难。
在了解一家人的自身意愿后,工作队帮助其子参加了塔吊培训并取得了资格证书,并在之后的“雨露计划”技能培训班上取得了铲车资格证书。有了一技之长,其外出务工工资从原来的一个月3000元涨到了现在的6000元,并且每年都能稳定工作6-7个月,实现了稳定收入。
靠党的好政策,通过工作队和帮扶人的真帮实扶,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代存来家2016年人均收入达到7459元,实现脱贫。2017年人均收入达到18300元,达到脱贫巩固的成效。
整个青山村也通过政策在2016年实现了贫困户整体脱贫、贫困村摘帽的既定目标,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10586元。2018年实现稳增收,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