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上海智库学者:这四十年中国游客走向全世界,该如何看待不理性的“战狼”式维权?

日期:12-25
中美杨剑民间

原标题:专访上海智库学者:这四十年中国游客走向全世界,该如何看待不理性的“战狼”式维权?

摘要:现在大家都说日本游客在海外比较守规矩,但要看看上世纪60年代日本游客的形象,其实也不太行。

专访杨剑研究员是在浦东陆家嘴吴昌硕纪念馆中,当天这里正在举行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民相亲 心相通——海上书法名家作品展”开幕式。虽然是国际问题学者,但杨剑喜欢用中国传统文化来阐释国际关系,比如中国的书法。“你写毛笔字就会发现,从左往右写一‘横’的时候,第一笔要先右往左,当这一横快要收的时候,你又要向左回一笔。”他边说边用手比划。这其实说的就是两国交往的平衡之道。

谈到改革开放,杨剑感概自己就是其中的受益者——1978年准备考大学,1979年考上大学,如今担任上海重要智库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改革开放改变了杨剑这代人的命运,因此他谈起这四十年的民间交往,也有感情。

最早境外投资来自海外华侨华人

上观新闻:改革开放之初,民间交流扮演什么角色?

杨剑:“开放”是这40年中国发展的关键词。邓小平先生提出的开放,不只是向社会主义国家开放、向第三世界开放,也是向资本主义国家开放。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发现,中国改革开放的最早境外投资来自于海外华侨华人,他们有的已经有了外籍身份,我们靠的就是民间的“亲缘”。

上观新闻:之后的40年,中外民间交流呈现什么形式?

杨剑:改革开放40年,我国从逐步开放到现在的全面开放,从单一领域开放到全领域开放,从向部分国家开放到向所有国家开放,形成了可喜的中外民间交流新局面。从最初的人员流动、贸易流动、科技流动,延伸到如今的信息流动、金融流动、产业流动。

同时,交流形式也从最早的向外、单向流动,到如今的双向流动。现在不仅有中国留学生去海外留学,也有来自五大洲的青年到中国留学。同样,不仅有海外企业、海外资本到我国投资兴业,我们的国企、民企也纷纷去海外发展,这些奠定了中国与世界间的联系。

上观新闻:这之间的联系主要指哪些?

杨剑:当初邓小平先生在推动全面开放的时候,中国还需要高度依赖外部市场与外部技术。如今,国外也同时需要中国的市场、技术与资金。这样的互动关系,恰恰形成了中国与世界间的高度融合与相互依赖。在这个关键时刻上,我们提出了一个词汇,叫“人类共同命运”。

上观新闻:从民间外交角度来看,该怎样建构这一“命运共同体”?

杨剑:中国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让中国的理念、方案能够融入世界体系中去。在实现过程中就会发现,外交是立体的、全方位的。这不仅仅是外交精英操作的事,它还会涉及到不同行业、不同的领域。从我国的最高领导层,到外交、外事系统官员、对外交往各座城市,再到每一家企业、每一位游客、每一位留学生,其中都包含着民间外交元素。

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年中国企业、中国医生、孔子学院纷纷走出去,传播中国理念、服务当地社会。这些民间交往会对中国外交形成整体的、有力的推动作用,也能让其他国家感受到更加可亲的中国,助力中国外交获得更多海外支持。

三种心态叠加导致不理智

上观新闻:您是否担心,民间交往多了、民间声音强了,导致中国外交被民间声音牵着走?

杨剑:现代外交的定义是由欧洲人作出的,包括外交官、外交礼仪,做国家间签订条约、划定边界等事务,我们称之为高领域政治。

然而,随着全球化加速与网络技术发展,信息变得高度透明。民众可以自由地对外交事务发表自己观点,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一定的舆论压力。当然,他掌握的信息可能不完整,对事件的描述不一定准确,但他可以表达自己的意见。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政治外交的促进,也是新形势下外交的一大特征。

这种情况下,我们可能需要一个更好的阐述,外交工作如何寻找中国与其它国家间的利益共同点部分,如何平衡不同区域、不同民众、不同行业间的利益,进而赢得更多的民间支持。

上观新闻:这几年民众在海外出现些过激行为。比如,因为飞机晚点就在机场唱国歌,这会不会影响中国民间外交形象?

杨剑:如果中国民众在海外采取比较激烈方式表达情绪,通过媒体广泛传播,可能会影响两国民众间的喜好感。

改变这种现状是一个过程。中国游客走出去,本身就是在促进目的地国经济发展。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走出去,会了解更多中外间的文化差异,一些不必要的误会就会随之减少。当然,我们也要检视自己,当我们受到委屈的时候,旅行社应该怎么做,游客本身应该怎么处理,当地使领馆应该怎么予以帮助。

现在大家都说日本游客在海外比较守规矩,但要看看上世纪60年代日本游客的形象,其实也不太行。

上观新闻:追问一句,该怎么看不理性的“战狼”式维权?

杨剑:这是我们上千万出境游客中极少的个案,不足以反映中国游客的整体面貌。

在我看来,这种不理性的民间情绪,大致有三部分组成。一是“历史的悲情”,也就是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我们受到的欺辱;二是“快速成功者”心态,我们这些年取得了举世公认的进步;三是“不成熟的自豪感”。这些心态叠加,会产生一些不必要、不理智的行为举动。过去,我们说中国人谦虚、礼貌,这些中华文明中好的部分,在民间交往中不应该被抛弃。

警惕民间力量被错误引导

上观新闻:在如今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民间外交又能起到哪些作用?

杨剑:我们曾说过,两国关系中经贸关系是“压舱石”。也就是说,当中美两国在高政治领域出现摩擦时,两国贸易关系将扮演重要角色。那么,如今中美贸易出现问题时又该怎么办?这时,两国的“民相亲”要起到稳定器的作用。越是这个时候,我们越要加强民间交往、相互沟通,不能让两国关系被政治、经贸摩擦裹胁,甚至走向恶化。

上观新闻:会不会有人想操纵民间力量来破坏两国关系?

杨剑: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民间力量如果被错误引导,会产生一定的破坏力量。

比如在如今中美之间,如果有些人故意引导民间力量,对中国科学家,参与中国项目的科学家,甚至对整个中国在美留学生群体提出无端怀疑与指责,我想最终受损的恐怕不只是我们一方,应该是两败俱伤。这是中美两国各界都非常需要警惕的事情。

在此之中,两国的媒体和知识分子都应扮演更加积极、正面的角色,让中美双边关系在稳定中求得发展。

上观新闻:在您看来,知识分子能在其中起到什么作用?

杨剑:以我们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这样的智库来说,一方面我们接触的面比较广,既可以与政府打交道,也可以和民间力量打交道,还可以和智库同行交流。另一方面,政府间的会谈往往基于解决眼下的问题,有时会产生一些摩擦,而智库交往可以将问题放在更长远的角度看,告诉对方如何做才符合双方利益。

此外,智库学者可以通过写文章,接受媒体采访等方式,向本国民众和对象国民众介绍情况,进而消除误解增加信任。

上观新闻:在介绍情况过程中,是否需要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其中?

杨剑:我们要关注中国哲学。如果写毛笔字就会发现,从左往右写一笔横的时候,第一笔是先右往左,当这一横快要收笔的时候,你又要向左回一笔。我们的外交也是这样子。我们常说,写书法既要密不插针,也要疏可走马。这些理念贯穿在我们对外交往的血液中,非常有用。

栏目主编:张骏文字编辑:吴頔题图来源:视觉中国图片编辑:邵竞

习近平就印度尼西亚巽他海峡海啸灾害向印尼总统佐科致慰问电 精准把握宏观调控取向和力度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