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特写:老艺术馆改头换面赫尔辛基添新地标
新华社赫尔辛基12月23日电 特写:老艺术馆改头换面赫尔辛基添新地标
新华社记者李骥志徐谦
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市中心的水晶宫广场上,原本平整的地面上拱起了大小不等的5个小“山丘”,高的约5米,矮的大概有2米。小“山丘”坡度平缓,与地面连成一体,远看有点像鼹鼠的洞穴。
凑近一看,原来暗藏玄机。每个小“山丘”上都有一扇大窗子,透过窗子可以窥视“地下宫殿”的一角。这里就是赫尔辛基的新地标——阿莫斯瑞克斯艺术馆。
阿莫斯瑞克斯艺术馆的前身是有半个世纪历史的阿莫斯·安德松美术馆。旧美术馆原本设在附近一座古老的楼宇内,馆藏安德松个人收藏的近现代美术作品。
出生于1878年的安德松是芬兰最大的瑞典文报纸《首都日报》的所有者,也是一名收藏家和艺术爱好者。在其诞辰140周年之际,芬兰人将阿莫斯·安德松美术馆易址重修,赋予其全新面貌。
重建美术馆的任务交给了芬兰著名设计师团队JKMM设计师公司,新址是有80年历史的水晶宫广场地下。按照芬兰瑞典艺术基金会和赫尔辛基市政府的要求,新馆不仅要继承安德松美术馆的原有展品,其本身也要成为世界知名的建筑作品。
经过历时5年的讨论、设计、施工,新美术馆今年夏天竣工,并更名为阿莫斯瑞克斯艺术馆。8月底,这座人们期待已久的建筑终于与公众见面,很快受到媒体热捧。4个月来,这里成为市民和游客趋之若鹜的地方。
不管天气如何,艺术馆门前都会排起长队,有老人,有少年,还有推着婴儿车的年轻父母。到了周末,馆内大厅站不下,队伍会排到大街上。
购票后,顺楼梯向下走,不知不觉就进入展馆大厅。也许是头顶上通向地面的大窗子,也许是室内照明的精心布置,虽身处地下,却不觉得憋闷。
在室外,如波浪般起伏的水晶宫广场上,孩子们不时爬上较高的“山丘”,趴到窗子上,路人经过矮一点的窗子也会禁不住探头往下看,而馆内的人一抬头就能看到外面的世界,有时窗户上突然伸出几个脑袋,眼神相对时彼此一笑。
艺术馆负责人凯·卡尔蒂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设计师为这个人们所熟悉的广场赋予了新的维度,这种地下与地上的对话,以及广场上这些有趣的凸起,都为人们所喜爱。艺术馆创造了一种新的城市空间,这在全世界都是很罕见的。”
卡尔蒂奥认为,设计师独具匠心地将古老元素与当代风格相结合,使艺术馆完全融入当地的环境,既让人们感受到时代的脉搏,也能触摸到历史的痕迹,这是艺术馆让人流连忘返的一个主要原因。
艺术馆原来预计在3个月内会有10万人参观,没想到开业第一个月就迎来6万观众,受欢迎程度超出预期。卡尔蒂奥认为,除了建筑设计的魅力,馆内展示的迷幻灯光秀也是吸引人们前来观赏的主要原因。
目前馆内正在展出日本艺术家团体TeamLab的光影作品以及安德松收藏的部分画作。五彩斑斓的投影把其中一个展厅变成了奇幻的动物世界,孩子们好奇地追逐着“爬墙的壁虎”;在另一个展厅内,幻灯将天花板变成浩瀚的太空,观众躺在地上久久不愿起来。
卡尔蒂奥说,TeamLab的这些灯光投影艺术作品给人带来独特的感受,阿莫斯瑞克斯艺术馆的地下展厅很适合进行灯光投影类的艺术展示,以后艺术馆将继续引进这类展览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