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实生物港股上市 系首个“新三板+H”股企业

日期:12-24
新三板君实生物港股

原标题:君实生物港股上市 系首个“新三板+H”股企业

新京报讯(记者王卡拉)自今年4月底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公司(下称“全国股转公司”)与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港交所”)签署备忘录,规定对新三板公司赴港上市不设前置性审查程序及特别条件以来,新三板市场掀起一股赴港上市热潮。12月24日,君实生物正式赴港上市(君实生物-B),成为首家“新三板+H”股企业。截至中午12时,君实生物-B开盘后股价涨至23.75港元,涨幅22.55%。

60%募资将用于国产首个PD-1

此次君实生物全球发售158910000股H股(视乎超额配股权而定),其中,香港发售15892000股H股(可予调整),国际配售股份143018000股H股(可予调整及视乎超额配股权而定),每股面值人民币1元,全部为普通股,每股发售价19.38港元,募资净额约29.44亿港元。扣除公司就全球发售应付的包销费用、佣金及估计开支后,公司自全球发售收取的所得款项净额约为2944百万港元。

对于赴港股上市,君实生物此前曾表示,是为了满足公司经营发展的资金需求,实现公司可持续发展,同时提升公司国际化水平。12月21日,君实生物在披露的发售价及配发结果公告显示,公司此次募集资金约65%的款项分配至在研药品研发及商业化。其中约40%或1177.6百万港元的所得款项净额将用于研发及商业化核心产品JS001(特瑞普利单抗),为JS001的临床试验提供资金。约16%或471.04百万港元的所得款项净额将用于其他在研药品。约9%或264.96百万港元的所得款项净额将用于兴建临港生产基地及吴江生产基地。

君实生物是国内较早开始PD-1研发的企业之一,目前在研品种10余款,覆盖肿瘤免疫、自身免疫性疾病等。12月17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告,有条件批准首个国产PD-1单抗——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商品名:拓益)上市。该药由君实生物子公司众合生物研发,是中国企业独立研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制品创新药品,用于治疗既往标准治疗失败后的局部进展或转移性黑色素瘤。君实生物表示,将继续进行III期临床试验,并将在证明其对中国患者的长期临床裨益后,完成国家药监局的审批要求。

12月20日,君实生物收到了江苏药品监督管理局出具特瑞普利单抗GMP证书,这意味着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可以进行生产。目前,Opdivo、Keytruda及Libtayo为全球仅有的三种已上市抗PD-1药物,已获批准用于多种肿瘤适应症(与JS001旨在针对的多种肿瘤适应症一样)。其中,Opdivo和Keytruda分别于2018年6月和7月获准在中国销售。

前期公司业绩亏损,港股上市有利于融资

君实生物成立于2012年12月底,是一家创新驱动型生物制药公司,致力于创新药物的研发以及在全球范围内的临床研究及商业化。利用自有的蛋白质工程核心平台技术,君实生物已处在大分子药物的研发前沿。在中国区域内,凭借卓越的创新药物发现能力、先进的生物技术研发、全产业链大规模生产技术及快速扩大极具市场潜力的在研药品组合,君实生物在肿瘤免疫疗法、自身免疫性疾病及代谢疾病治疗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新京报记者查询资料发现,2015年8月13日,君实生物挂牌新三板。由于属于创新企业,2015年至2017年及2018年前三季度,君实生物净利润均处于亏损状态,分别为-5797万元、-1.35亿元、-3.17亿元以及-4.35亿元。

北京鼎臣医药管理咨询中心创始人史立臣指出,这是生物医药行业的共性特征,因为创新药品种从临床前研究到上市往往需要5-10年时间,因此这类公司的盈利周期也较长。由于新三板融资能力有限,很多创新性研发公司更愿意在美国纳斯达克或者港股上市,毕竟是全球发售,融资范围扩大。而且A股和新三板对业绩都有较高的要求,对于创新型研发公司而言不是好事。

在史立臣看来,尽管君实生物PD-1获批的适应症黑色素瘤发病率不高,其所针对的人群相对较少,市场范围有限。但可以在PD-1主要被国外产品垄断的市场中杀出重围,也从侧面可以反映出君实生物强大的研发能力,投资者对其在研产品也会有更高的预期。

新京报记者 王卡拉 编辑 岳清秀 校对 李立军

印尼海啸遇难人数升至281人,专家称有可能再发海啸 脱贫攻坚“冬季攻势”“心”意不凡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