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这场21世纪大国争夺战,中国已占得先机
比亚迪e6在尼泊尔总统官邸
2018年10月以来,欧亚大陆发生了两件影响深远的大事。
11月中旬,法国爆发“黄马甲”运动,这是自1968年“五月风暴”以来,法国出现的最大规模社会危机。稍早的10月,沙特记者卡舒吉在沙特驻土耳其伊斯坦布尔领事馆被残忍杀害,幕后凶手西方指向沙特王储萨勒曼。
这两个事件都表明一些国家不论是在国内治理,还是全球问题上都遭遇到严重的“道德灾难”。
尽管马克龙政府很快“认怂”妥协,但很多民众仍然不依不饶,甚至“黄马甲”运动还扩散到几个邻国。产生这样后果的根源在于随着经济发展,民众缺少“获得感”,“被剥夺感”反而越来越强。
这两个事件还指向一个共同点:石油。法国“黄马甲”事件导火索在于马克龙政府武断地提高燃油税,加重了普通人生活成本;沙特迄今似乎毫发无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沙特是国际石油市场最大卖家,占据了超过15%市场份额,轻易动不得。
(一)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那句名言:“谁控制了石油,谁就控制了所有国家。”至今仍然算的上是真理。
20世纪,石油替代煤炭逐渐成为世界最重要的能源来源。围绕石油,大国攻伐、地区动荡从未停歇。
可以说,天下苦石油久矣。
越来越多国家希望摆脱对石油依赖,不遗余力地发展新能源,积极抢占新的能源争夺战先机。
而其中,典型、具有革命性的应用就是:新能源汽车。这不仅是因为汽车消耗了超过20%的石油,汽车新能源的应用对其他领域更有着引领效应。
所以,新能源汽车就成了大国之间暗中较量的重要战场。
主要国家地区在新能源研发领域投入巨大
1970年代,石油危机让西方国家开始意识到需要迫切发展新能源。
如今,石油等化石燃料给全球带来了越来越严重的“排放污染”。比如,汽油挥发、尾气排放的碳氢化合物中有200多种有机化合物,许多是有毒的。环保部报告里指出,机动车污染已成为中国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在洛杉矶,研究人员发现,八九成的雾霾是由汽车尾气造成的。
排放污染不仅是中国这样的新兴国家和西方发达国家面临的问题,连欠发达国家也难以幸免。比如,我们的邻国尼泊尔,在很多人印象里山清水秀,是旅游的好去处。但实际上,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是全世界污染最严重的5大城市之一。而汽车排放是其中重要的污染源。
发展新能源汽车就成了解决汽柴油车排放污染的根本出路。
但同时,还有巨大的经济利益驱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很长、技术含量很高,能极大带动经济发展。
有研究机构测算,长期看,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空间有望达到10万亿元量级,成为房地产外的第二大支柱产业。
西方国家花了很大力气发展新能源汽车。像德国、英国、法国计划在2040年前禁售燃油车,有些国家已经开始立法。美国购买新能源汽车给予7500美元的税收抵扣优惠,政府投入4亿美元支持充电站等基础设施建设。日本计划到2030年,把新能源汽车普及率提高到50%—70%。
大众、日产、戴姆勒、沃尔沃、福特、宝马等几乎所有传统汽车巨头纷纷发起新能源汽车“卡位战”。
(二)
而对中国来说,发展新能源汽车还有更加重要的战略意义。
中国汽车消耗的汽柴油占到全国消费总量55%左右,而且每年新增石油消费量的70%以上被新增汽车“烧掉”。
石油是现代经济的“血液”。中国石油消费不断增加,石油安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2017年,中国原油进口量高达4.2亿吨,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原油进口国,石油进口依存度上升到72.3%。
2018年前11个月,中国原油进口量已经达到近4.18亿吨,同比又增加8.4%。
现在中国每天买石油要消耗四五亿美元外汇,而这些石油大量来自中东、非洲、拉美,都通过海运,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国家能源安全将受到极大威胁。
汽车一直是重要的工业品类。2017年,全球汽车销量超过9000万辆,其中,中国达到2888万辆,排名世界第一。
但遗憾的是,传统汽车领域,中国自主品牌没能像家电、手机那样逆袭。2017年,中国自主品牌仅占国内市场销量的43.9%,而且还集中在中低端市场。
2016年,国内头部6 家车企总利润只有117.23亿美元,还不及丰田汽车一家168.99亿美元。
如果再从技术上看,对于传统燃油汽车,德国、法国、美国等发达国家有上百年技术积累,特别是发动机和变速箱等驱动技术壁垒,国内车企在短时间内还很难突破。
可新能源汽车是对驱动技术的重大升级和转型,国内和国外车企几乎处于同一起跑线,也为中国汽车产业提供了“弯道赶超”的重大机遇。
新能源汽车还是信息、生物、数字、能源等多领域高新技术的集成。发展新能源汽车,就像中国搞高铁、大飞机一样,能带动众多领域技术的集群式提升。
而且,中国有全球第一的稀土资源(永磁电机中的重要磁性材料)、全球第三的锂矿储量,这些都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资源优势。
所以,国家领导人几年前就指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中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
中国也把新能源汽车作为政策优先支持领域。早在2009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就上升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财政补贴以及税收优惠、环保激励、碳交易、金融创新和路权支持等全方位扶持政策。
在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重大世界赛事盛会期间,规模示范运行新能源汽车,展示了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决心和成果。
可以说,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天时、地利、人和。
(三)
正像1年前,“金融大鳄”量子基金创办人罗杰斯说的,新能源、电动车等这些可以说是21世纪最为重要的内容,中国正在改变全球的版图。
到2017年底,全球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突破了340万辆,而中国就有180万辆,在全球占比超过50%。
2017年,全球前5大新能源乘用车销售国中,中国销售了55.6万辆,同比增长69%,总量最多、增速最快。
而且,中国新能源汽车车桩比达到 3.5∶1,全国公共充电桩有21万个。新能源汽车的配套基础设施也更加完善。
用彭博社的评论说,新能源汽车正让中国成为“21世纪全球汽车中心”。
有人在10年前,就预见了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巨大潜力。他就是“股神”巴菲特。
在2008年,巴菲特花了18亿港元,投资中国新能源汽车新星比亚迪。在那5年前,即2003年,比亚迪入主西安秦川汽车公司,才进入汽车生产行业。
巴菲特坚定看好比亚迪,至今,他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能源公司 (Berkshire Hathaway Energy Company) 仍然是比亚迪的第4大股东。
巴菲特没有看走眼,10年来,尽管市场起伏,但比亚迪给他带来了6倍收益、100多亿港币。
因为,比亚迪已经成长为世界级新能源汽车企业。
就在几天前,12月13日,比亚迪向智利交付了100台K9纯电动大巴。
智利政府专门在首都圣地亚哥举行了隆重的交付仪式。智利总统皮涅拉欣喜地说,这“100台电动车的到来,将明显改善智利人民的生活品质。我们是受气候变化影响的第一代人,也是能扭转整个局面的最后一代人。”
圣地亚哥位于智利中部的中央谷地,经常受到雾霾困扰。比亚迪这些电动大巴噪声小、无污染,不排放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续航里程超过250公里,最高时速能达到69千米每小时。
而且这些大巴配备了USB接口、WiFi、冷暖空调,让乘客乘坐更加舒适、方便。每公里仅需70智利比索(约0.7元人民币),相比之下,内燃机公交车每公里高达350智利比索(约3.5元人民币),比亚迪电动大巴把运营成本降低70%以上。
在2017年,当地试点引进比亚迪电动大巴后,公众给比亚迪电动大巴的评分是6.3分(7分是满分),远高于圣地亚哥公交系统4.6分的平均得分。
所以,智利政府一口气下了200台订单,这次交付的只是其中的一半,剩下的100台将在2019年1月送达智利。
这只是比亚迪走向世界的一个缩影。
随着中国国家领导人在5年前,向世界发出“一带一路”倡议,中国新能源汽车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奋勇融入全球化大潮。
作为行业领导者,比亚迪则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一带一路”出海的一张名片。现在,比亚迪的足迹遍布全球6大洲、5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多个城市,在世界范围内实现了7×24无间断运行,成为“永不停歇的电动车”。
最近3年多来,比亚迪在国外已多次获得国家元首点赞。
2015年10月,中国国家领导人在访问英国期间,和英国剑桥公爵威廉王子、凯特王妃登上了比亚迪制造的全球首台纯电动双层公交大巴。他仔细听完比亚迪总裁王传福的汇报后,讲到“好!挺好的”,还勉励道,中国品牌要成长,就必须走新能源方向。
2017年12月,中国—韩国企业家对话会在北京举行。比亚迪作为中国制造业的杰出代表,应邀参加会议。韩国总统文在寅和王传福对话时就表示,希望韩中两国共同推动在制造业上的合作。在中韩双方工作团队努力下,4个月后,20台比亚迪eBus-7纯电动巴士就在济州岛正式投入运营。这是济州岛知名景区牛岛的首支纯电动巴士车队,也是韩国全国规模最大的一支中型电动巴士车队。
在我们的邻国尼泊尔,总统比迪亚·德维·班达里总统是比亚迪的一枚“铁粉”,他亲自带头使用电动车,还指定比亚迪e6为其座驾。
在他的示范下,目前,尼泊尔能源部长、电力局局长、国家计划委员会副主席等高级政府官员都把比亚迪e6选为座驾。
2018年10月23日,比亚迪向尼泊尔交付了首批纯电动巴士C6。这批巴士将在深受空气污染的释迦牟尼佛诞生地蓝毗尼地区运营。
11个月28日,“中西企业顾问委员会”在西班牙马德里正式成立。中国国家领导人祝贺顾问委员会正式成立,并召开第一次大会,称赞这是深化两国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是“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的合作新模式。而比亚迪是中方仅有的民营新能源汽车企业代表出席活动。
王传福代表中国新能源汽车业发声:“希望用电动车解决城市污染问题,用轨道交通、特别是中小运量的轨道交通解决城市拥堵问题。”
实际上,比亚迪也身体力行,正在把“绿色”从中国带向全世界。
2011年1月,比亚迪在深圳投放第一批电动大巴,现在行驶路程最长的车已经跑了42.4万公里。
到如今,比亚迪已累计向全球合作伙伴交付超过3.5万辆纯电动巴士。如果按照平均里程计算,1台大巴1天跑300公里,那么3.5万台比亚迪电动大巴1天就能跑上千万公里,能为社会节省燃油420万升,为地球减排11000吨二氧化碳。
东风好借力,正是扬帆时。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越战越勇,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不断攻城略地。
根据EV Sales网站统计,2018年上半年比亚迪以71328台的累计销量,稳居全球新能源汽车品牌销量冠军。
中国国内市场,在汽车市场整体下滑的大背景下,前11个月,比亚迪全系累计销量为440031辆,逆势增长24%,大幅跑赢了大市。
这一切都得益于比亚迪坚持以“技术为王,创新为本”作为发展理念,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勤奋耕耘15年,已经成为新能源汽车的行业引领者。目前,比亚迪正在打造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机、电控三大核心技术。
比亚迪靠着良好口碑、卓越技术,正在成为新能源汽车的代名词和消费者的优先选择。
纵观世界各国较量,归根结底是一个个产业的较量。
但一个产业的强大往往靠的是少量巨头,比如,在传统燃油车行业福特、奔驰、丰田等,奠定了美国、德国、日本等国的领先地位。
在互联网行业的谷歌、亚马逊,让美国成为世界互联网中心。但中国因为腾讯、阿里,也跻身世界互联网产业的顶端。
新能源产业将是21世纪大国之间较量的重要战场。有比亚迪这样在竞争中成长起来的先进巨头,中国一定会牢牢占据新能源产业争夺战的先机。
来源:牛弹琴
责任编辑:柳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