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改革先锋”中唯一的法官,“燃灯者”邹碧华怎样的精神境界征服众人?

日期:12-18
邹碧华法官法院

原标题:百名“改革先锋”中唯一的法官,“燃灯者”邹碧华怎样的精神境界征服众人?

摘要:要有忠诚于党、一心为民的坚定立场和信念;要有信仰法治、公正司法的专业素养和能力;要有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的昂扬激情和斗志;要有乐于奉献、清廉正派的职业操守和作风。

在今天举行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宣读了获得改革先锋称号的100名人员名单,被誉为司法体制改革的“燃灯者”邹碧华名列其中。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司法体制改革作出重大部署,上海法院是中央确定的首批试点单位之一。作为上海司法体制改革的领路人,邹碧华倾注毕生的法治理想,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被人们称为“种下一片试验田”。

2014年12月10日,时任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邹碧华在前往参加一场司法改革推进会途中突发心源性疾病,不幸辞世,年仅47岁。习近平总书记对邹碧华的事迹作出重要批示:“邹碧华同志是新时期公正为民的好法官、敢于担当的好干部。他崇法尚德,践行党的宗旨、捍卫公平正义,特别是在司法改革中,敢啃硬骨头,甘当‘燃灯者’,生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忠诚。”

“燃灯者”的精神被后来者继承。近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制定和下发了《新时代上海法院“邹碧华式领导干部”“邹碧华式好法官、好干部”的标准》,即:要有忠诚于党、一心为民的坚定立场和信念;要有信仰法治、公正司法的专业素养和能力;要有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的昂扬激情和斗志;要有乐于奉献、清廉正派的职业操守和作风。

兢兢业业的好法官

“法治的根基是——信任,德肖微茨将这种信任称为一个社会的 ‘道德资本’,但这种信任,这种司法的公信力,归根结底是由一位一位受人尊敬的法律人积聚和建立起来的。”这是邹碧华在自己撰写的文章《法官应当如何对待律师》中的一段话,也为他的理想写下了注脚。

1984年,17岁的邹碧华从江西考入北京大学经济法系就读,毕业后进入上海高院。从业二十余年,从民商法到刑法,从普通法官成长为法院领导,邹碧华遇到的境况各不相同,但优秀始终如一。他说:“认真对待工作的心不能变。”

在同事眼里,邹碧华常有“惊人之举”:为了宽慰一个与丈夫分离15年的上访妻子,他会带着信访干部亲自登门开导,从早上9点一直聊到下午3点;为了缓解一位老人对历史老案的内心纠结,他会耐心解释案件处理情况,并欣然与老人在家合影留念。

“我们要有一颗同理心,做法官也好,做调解员也好,一定要有这种情怀。”邹碧华曾这样对年轻法官说,“只有具备了同理心,你才能设身处地地替他考虑问题,替他去设想各种方案,动用你的全部智慧帮他解决问题。”

长宁法院曾经审理过一起案件,当事人的孩子因输血感染艾滋病去世。当时还在长宁法院任职的邹碧华大年三十带着多名法官前去慰问,对老人说:“你孩子没有了,我们法官就是你的亲人。”在他调离长宁法院时,他还特意叮嘱接任的新院长:“这家人拜托多关心关心,毕竟他们的孩子没有了。”

繁忙的工作之余,他还发表了数十篇论文和多部专著,2011年撰写的《要件审判九步法》,更是被全国各地许多法院作为指导民商事审判的范本。

勇于创新的管理者

在邹碧华的同事看来,他始终是一个具有创新精神的人。

信访和执行,是法院公认的两大难题。2008年,刚到长宁法院的第一天,邹碧华就让人把群众来信和随机抽出的60件执行中止案件资料送到他的办公室。

不久之后,他来到法院二楼的总机房,发现竟有人打过13个电话也找不到法官,这让原本焦虑的当事人情绪雪上加霜。在邹碧华的要求下,长宁法院从原先的1部总机增设为4部。简单的咨询电话,接线员查询信息后可直接解答;复杂问题可用电话留言提示软件,主管部门定期通报各部门处理留言情况。邹碧华还发现,来电中有不少人并非要咨询,纯粹是发泄,他提出“让心理咨询师接电话”。于是,长宁区法院大多数法官都接受了心理学专业培训。

同时,在邹碧华的主持下,长宁区法院自主开发了信访统计软件,每天录入相关信息,分类管理,邹碧华则每天登录查看,做到心中有数。

走进长宁法院,会发现这样的细节:虽然空间狭小,但所有审判员都有一个独立办公室,接待大厅的立案区则用隔断遮挡起来。

原来,法院在建设时,邹碧华便提出,法官在办公室会客,如果三三两两挤在一起,电话此起彼伏,人员进进出出,既不能树立司法权威,也不利于维护职业尊严。所以大楼装修时他力主压缩会议室等空间,“再小,也得让每位法官有一间独立的办公室”。考虑到来法庭立案当事人的心理,他也提出在立案区增加隔断以保护隐私。

曾与邹碧华共事的年轻法官回忆,邹碧华比他们更“潮”,走哪儿都是一副“IT精英范儿”,不像法院领导,PPT、KEYNOTE等软件,玩得比谁都熟,业界有什么好书新书,他也都第一时间知道。他的公文包内,时常放着厚如砖块、写满批注的英文管理学著作,还有诸如《大数据时代》《定位》《基业长青》这样的信息化与管理学题材的书籍。

司法改革的燃灯者

2014年,上海司法改革试点工作启动,作为负责人,邹碧华全身心投入其中。

上海司法改革的一大创举是“员额制”,法院只保留33%的“精英法官”;这也恰恰是一大难点——许多现任法官将不得不离开原有岗位。而“人”的工作,往往是最难做的。

改革方案设计之初,有人提出“一刀切”的方案,因为这条路很容易做成,还可以“息事宁人”。“不能为了图省事、求便利,就欺负年轻法官,将助理审判员‘就地卧倒’转为法官助理,一定要有一个科学的考核标准,让真正胜任审判工作的优秀法官进入员额。”邹碧华的语气十分坚定。

在屡次研究过程中,邹碧华反复提出,表面上看这种方法“易操作、阻力小、见效快”,其实是一条后患无穷的“歧路”。在实际工作中,基层法院大量的审判任务是由助理审判员承担,许多人已是审判骨干,而一些具备审判员资格的人员身处综合部门,不办案久矣。

司法改革不是在一张白纸上描绘中国司法的蓝图,而是在已有的体制机制上大刀阔斧地再造。打破“论资排辈”,必须敢于“碰硬”。最后确定的办法是“让审判能力说话”——现任助理审判员必须参加入额考试,现任审判员中在综合部门工作且5年内未在一线办案的也需要参加。

参加上海法院司改的人回忆,邹碧华不止一次说过:“改革怎么可能不触及利益,怎么可能没有争议。对上,该争取时要争取;对下,该担当时必担当。决不能让我们现在的改革努力,变成未来的改革对象。”

上海法院裁判文书层层审批的情况究竟占多少?每个法院的审委会每年讨论的个案数量有多少?领导对审判的行政干预究竟有多严重?——这些司法改革中的基础课题,邹碧华全部要求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得出数据,不准“毛估估”。

用数据说话,邹碧华觉得还不够。案件难易程度不一,法官付出的劳动有区别,不能光看案件数量考量法官的工作量。邹碧华把一家试点法院200余名法官近5年来审判的案件卷宗全部调出来。技术部门的工作人员听到这一消息惊讶不已:“把数据拷贝到硬盘上就要4个小时,他怎么看得完?”

然而邹碧华用了一个双休日时间,不眠不休,把卷宗浏览了一遍。他提出,衡量法官工作除了数量,还要设置权重系数,按难易程度调整系数,这样得出的数据才更科学。

上海法院司法改革方案,历经15次座谈会、34稿淬炼,终于付诸实践,背后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付出。邹碧华的办公室里曾放着一张行军床,累了他就拿出靠垫躺一会儿。有一次忙到凌晨3时才回家,5时又出门了。

栏目主编:简工博文字编辑:简工博题图来源:新华社

宁夏玉米地现无名男尸 警方:不排除“冻死”可能性 湖南省政府领导及办公厅党员干部集中收看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