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群众的首创精神,蕴育着巨大的创造力
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福建战略之“线”篇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12月14日讯 半个多世纪来,“枫桥经验”历久弥新,原因何在? 可以说,55年来,“枫桥经验”之所以长盛不衰就是因为体现了“变”与“不变”的辩证法。“不变”的是,依靠群众、发动群众这一核心路线。“变”的是,根据不同时期的形势任务,主动适应新的形势发展需要,不断赋予“枫桥经验”新的时代内涵。
8月17日,厦门军营村又逢七夕夜。月白风清,茶香扑鼻,村里最中心的一处广场上,村民们沿梯而坐,阵阵表达爱慕情思的山歌声飘荡在一大片璀璨的星空下……
军营村图书流动点
记者拿出手机里的指南针:“ 海拔890米”。这里是厦门海拔最高的小山村,平均海拔900多米,被称作厦门离天最近的地方。
在荣获多项山歌比赛奖项的村民林金镖的家里,他告诉记者,莲花褒歌是一种流传于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莲花镇山区小坪道地村的传统民歌形式,被列入福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当天,林金镖家中的堂前供奉着一些食物和七朵鲜花,这是军营村祭拜织女的风俗。但如果以为莲花褒歌只是互诉情感的小调那只能说明你还不够了解军营村。
农村淘宝—军营村发展特色
“我不识字,这些是让孙女帮我整理的。”林金镖抱出一叠厚厚红色方格纸,里面全是不同主题的山歌,有处理篇、节日篇、戒毒篇、戒酒篇、劝善篇……“太阳出来红彤彤,村里公里一圈圈,政府对我们这么好,水泥倒在家门口”、“烧酒饮多千不通,酒醉茫茫话乱讲,出门若是有开车,进去不准会撞壁”……这样用闽南当地特色语言书写平安的山歌,林金镖这些年共创作了近百首,张口就来。
刚到军营村工作半个月的大学生村官黄新捷说,军营村不少村民都在自发创作平安和谐主题的莲花褒歌。有一首歌几乎家家户户都在传唱:“山路弯弯,建设新农村,齐心奔小康!山路弯弯,共筑中国梦,山村幸福长……”忙碌的采茶季,村部的高音喇叭循环播放,歌声飘荡在村里的每个角落,坐在门口的老人家边捡茶边轻轻哼唱。这首有着浓厚闽南风格,质朴语言,活泼向上曲风的歌曲,是由厦门的作曲家专门创作的书写军营村脱贫致富的美丽诗篇,它记录了一段珍贵的历史——
作为厦门最偏远的山村之一,30多年前这里是厦门市最贫困的村落之一。
1986年,那时的军营村村民们大都还住着破旧的土坯房,生活清贫。那年,时任军营村村主任的高泉国才33岁。7岁丧父,与5兄弟一起,被母亲含辛茹苦拉扯大的他不会想到,这一年起,他和全村人的命运都将悄然改变。
1986年4月7日是个晴朗的日子,技术员出身的他正在地里倒腾杂交水稻,一位村民喊他:“市里来了领导,要了解村里的情况。”当时从同安过来都是山路,路面凹凸不平,崎岖陡峭,有很长一段路一边是高山一边是悬崖。远远地,高泉国看到一辆汽车停在村口,车上一共下来了三个人。
经介绍,高泉国才知道,他们是时任厦门市分管农业的副市长习近平同志和同安县的两位陪同领导。“镇里和村里都不知道来了市领导。”据高泉国回忆,习近平同志一行步行了三四百米进了村庄。到了村部,椅子都还没坐热,习近平同志就急切要求去田间地头看看。一路上,习近平同志不断地询问着村庄的发展状况,“村民生活的怎么样?”、“大家靠什么收入?”等等问题,还不时抬头看了看村庄四周的面貌。一路上,他只是认真倾听,听到好的地方肯定一下,没有发表太多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