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让黄庄不再疯狂 这些培训机构将被教育部拉黑
本报记者王峰北京报道
去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要求针对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精准施策,着力解决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择校热、大班额等突出问题,解决好儿童早期教育服务问题。
近一年过去了,这些基础教育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的治理情况如何?教育部12月13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有关工作进展。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介绍,截至12月12日,全国共摸排40万所校外培训机构,发现存在问题机构27.3万所,现已整改24.8万所,整改完成率达到90%。
“为推进综合治理,教育部正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中小学生综合减负措施,明确各方责任,形成政府、学校、校外培训机构、家庭协同推进减负工作合力。”吕玉刚说。
北京51家机构上黑名单
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从今年2月,分三阶段进行,截至今年年底,将完成攻坚阶段的集中整改,明年起进入建立长效机制阶段。
各地普遍开展了联合执法。吕玉刚介绍,对无证开展培训、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开展学科培训及其他违规开展培训的机构,教育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予以取缔,限制其法定代表人从事面向中小学生的培训业务,并提请市场监管部门依法吊销营业执照。
12月13日,北京市教委副巡视员冯洪荣介绍,从11月开始,北京市累计向社会公布了校外培训机构白名单474家和黑名单51家。累计开展执法检查4782次,对违规培训机构责令整改943次,依法依规对231家培训机构实施行政处罚。
北京市教委相关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黑白名单将动态调整,目前北京市还开发了校外培训机构电子地图,供治理行动过程中鲜明掌握机构的热点分布。
尤其是“疯狂的海淀黄庄”等20个热点地区,北京市成立了市级督导组,将采取“明察+暗访”形式进行2轮督导。目前,第一轮督导已经完成,第2轮督导将在明年1月进行,以观察和治理违规机构的反弹。
专项治理行动的一个重点是不得超标超纲教学,这亦是治理行动的难点。吕玉刚说,目前确实存在有的培训机构巧立名目、逃避检查、改头换面等情况。
教育部部署各地发挥教研、教师培训等专业机构作用,抽调或聘用学科教师、教研人员,组建稳定、高水平的学科类培训班审核研判专家团队,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参照教育部制订的《校外培训机构学科类培训备案审核操作指南》,结合本地工作实际,做好学科类培训是否超前超标教学的认定工作。
对于部分培训机构自主研发的教学内容如何治理?
“这些机构所谓的自主研发课程,大多是对国家课程大纲的内容重新组合排列,不增加知识点数量,只是改变了教授逻辑。”12月13日,一名校外培训机构负责人告诉记者。
“校外机构的培训内容必须治理,班次、内容必须与学生所处的年纪持平,和国家课程标准一致。”吕玉刚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培训成绩与择校脱钩
教育部还建设了全国统一的集规范、监管、举报、服务于一体的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机构管理服务平台,目前已经上线,将陆续面向社会公布校外培训机构黑白名单等信息。
冯洪荣介绍,未来将强化校外培训机构备案机制,包括班次、内容、上课地点、教师等内容。北京一些地区正在建立APP监控机制,老师需要刷卡才能进入教室,如果备案的不是这个老师就进不了教室。学生也要刷卡进入,如果备案的是初一的学生,那么初二的学生就刷不进去。
“要把培训等级证书、培训成绩与初中、小学入学脱钩。脱钩以后,培训热也能降温,有的培训就没有必要参加了。”冯洪荣说。
这就要求同步治理义务教育“择校热”。吕玉刚介绍,教育部严禁中小学校自行组织或与社会培训机构联合组织以选拔生源为目的的考试、竞赛,各地已处理相关责任人446人,杜绝“唯奖状”“唯证书”招生行为。根据有关举报线索,指导有关地方严肃处理了10余起民办义务教育学校违规招生、违规乱收费问题,并进行了通报。
“现在一些地方政府履职不到位,存在‘民强公弱’的情况。对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疏于管理,造成一些学校面向全省,甚至全国掐尖抢生源。民办学校的设立应立足于解决审批地义务教育的发展需求,对其招生范围不加限制是不合适的,少数民办学校抢生源的做法已经严重影响到整个教育生态。”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俞伟跃说。
还有一些民办学校“免试”招生没有落实,采取了变相考试、收取获奖证书、利用培训机构结果等形式招生,甚至变相收取与招生挂钩的赞助费,不仅影响了教育公平,而且加重了学生和家长的学业负担和经济负担。
冯洪荣介绍,北京市召开校长座谈会,就招生入学不得与校外培训挂钩提出明确要求。同时,在明年义务教育入学政策设计中采取针对性措施,打好校外培训机构治理组合拳。
在2014年取消共建入学,2017年取消推优入学的基础上,继续压缩特殊类型招生方式,释放更多优质学位用于就近入学。今年北京市各区招收特长生比例严格控制在本区初中招生计划的4%以内,明年将取消特长生招生。城六区逐步降低公办学校寄宿招生数量和比例,到2020年寄宿招生将实行登记派位入学。
冯洪荣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下一步北京市还将推出完善义务教育入学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