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东莞水污染治理实现三大转变
《加快推进水污染治理持续改善我市水生态环境的议案》(以下简称《议案》)办理两年来,取得了哪些成果?昨日,市人大常委会专题视察《议案》办理情况。市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潘新潮,副主任何跃沛、黄耀成,副市长喻丽君,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朱斌华参加视察活动。
12月11日,视察组一行实地视察了东南部卫生填埋场建设情况、谢岗镇稔子园村微管网建设情况和截污次支管网工程2016-2018第二标段工程。随后召开座谈会,听取市政府和有关部门关于《议案》办理情况汇报。
潘新潮认为,两年来,市政府办理《议案》工作付出了巨大努力,水污染实现了从被动治污到主动治污、从思想重视到行动重视、从单一的局部治污向流域协同联动和系统治污的重大转变。在三大转变基础上,管网建设成效明显,水污染治理的体制机制基本理顺,各项工作紧张而有序进行,相对于《议案》办理目标来说基本可以结案。
为了加快补齐水环境污染短板,推动水污染治理工作取得更大成效,潘新潮要求,要进一步提高站位,增强水污染防治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聚焦国考省考断面达标和黑臭水体治理,实施系统治污、科学治污、标本兼治,要进一步完善整治实施方案,有序推进整治工程,建立完善长效机制,发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黑臭水体治理;要注重加强统筹协作,确保水污染治理工作顺利推进,建立统一的协调机制,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建设相应的智慧水务平台;人大继续加强监督,推动水环境治理工作深入开展,以法治红线画出水环境保护的绿线,落实四级人大联动监督茅洲河治理机制,四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联合集中开展监督。 (记者 潘少婷)
相关新闻
累计建成截污次支管网3760公里
2017年1月,东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加快推进水污染治理持续改善我市水生态环境的议案》(以下简称“《议案》”),要求从维护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重视水污染治理问题,全面提高我市的水体保洁和污水处理水平。今年1月,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决定继续督办此议案,继续把水污染治理作为重中之重,开展持续跟踪监督。
《议案》办理两年来,全市水环境质量状况如何?12月11日,在市人大常委会视察《议案》办理情况座谈会上,相关单位透露了三组数据:2018年1-11月,全市2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东江南支流和中堂水道)水质继续保持良好;黄牛埔、官井头、簕竹排、水濂山、契爷石等5个水库水质为Ⅲ类,比2017年增加了3个,与2017年对比总体优良比例上升23.1个百分点;茅洲河、石马河流域东莞段水质状况呈逐步向好态势,对比2017年同期,茅洲河共和村断面综合污染指数、氨氮浓度、总磷浓度分别下降56.1%、48.9%和67.9%,石马河旗岭断面综合污染指数、总磷浓度分别下降17.6%、51.9%。
围绕《议案》办理七大方面,市政府提出了27项具体工作任务措施,全面打响水污染治理攻坚战。其中,针对截污管网不足等短板问题,市政府全力加快截污次支管网建设,2017年新建成截污次支管网767.81公里,今年(截至2018年11月24日)又新建成1214公里截污次支管网,验收次支管网1158.2公里,目前全市累计建成截污管网3760公里。
在推进水生态建设方面,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深入推进河长制,并加强水环境源头管控等。值得一提的是,将谢岗镇纳入全市域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之一,启动全镇域海绵城市建设,积极探索构建山、水、林、田、城相融合的城市水生态系统建设模式。(记者 潘少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