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特别关注的这件事 上海为何探索出新经验?

日期:12-12
基层党建社区

原标题:习近平特别关注的这件事,上海为何常能探索出新经验?

老公房装电梯,垃圾源头分类,老旧小区停车……在一座超大城市,这些家门口的事务,似乎都不算什么石破天惊的“大事”。但小小一部电梯,或一个停车位,分量却往往极重,做起来也极难——它们涉及的利益诉求太多元,人们的观念碰撞也很激烈。

要让方方面面的人都满意,都认同,都能“劲往一处使”,这实在是太难了。

超大城市的基层治理,每一月、每一天甚至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处理这样的难题中向前行进着。来源于现实的难题常常让人不得其解,但很多时候,人们也有办法迎刃而解,只要找到一把“钥匙”。

这把钥匙,往往来自于基层社会中的一个“枢纽”;而能够承担——或者需要承担起这个枢纽职责的,往往就是基层社会中的一个特殊主体:党组织。

这不是理论推演,而是现实的折射与呼唤。

以基层党建带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是上海探索20余年的课题。从上世纪90年代率先探索“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城区管理体制,促进管理重心下移,到2014年针对“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出台新一轮基层治理改革措施,其间一条贯穿始终的“红线”,正是“党建引领”。

可以作为佐证的是,在社区公共治理领域能不断创造经验、破解繁难问题,最大程度凝聚多元力量的基层社区,往往有一个强有力的社区党组织,以及一批能干的社区干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和道路,决定了“党建引领”是中国超大城市治理的特别属性所在。一旦引领成功,这也将成为一种特殊的制度优势所在。而能否在复杂的基层社会治理上有所作为,承担起领导核心、治理中枢和“战斗堡垒”的功能,能够集聚共识、凝聚人心、创造不同群体间的“最大公约数”,恰是对党的执政基础是否夯实、执政能力是否强大的具象考验。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对上海提出,要在超大城市治理上走出新路,要在全面从严治党上有新作为。就在一个月前,他在上海考察工作时还特别指出,要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把资源、服务、管理下沉基层、做实基层,把每个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

“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和水平”,是总书记的明确要求。“质量”二字的指向很清楚:党建要提质、增效,才能上水平。这就需要在内核和实效上做文章。

基层社区,又是最为具体的场域。都说“基层最具体、基层最生动”。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绝不是喊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就是要在那些最具体、最生动的方面,那些看似细枝末节、柴米油盐,却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更与每个人的心头冷暖息息相关的事务上发挥作用。

这无疑是一件特别“实”的工作——有人想当然地以为,党建好像是“虚功”,是靠开开会、写写总结、报报材料就能对付的。这无论对于基层社区党建,还是其他方方面面的城市党建,都是天大的误会。

而怎样将党建工作做“实”、做“准”、做“到位”,正是时下基层社会治理领域的课题。上海这么多年的探索,有过各种首创案例,有许多未必叫作“模式”,但的确在相当范围内收获了实效,更可复制推广。

而各种各样的尝试探索,形式未必相似,但有一条内核是相近的,即在充分认识到社区是一个多元主体构成的“共同体”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让基层党组织“嵌入”到社区生活,配置以资源、空间、舞台,使之成为社区日常生活和公共事务中的一个“中枢”。

这个“中枢”,不是“所有的事我说了算”的中枢,而是一个能够在正确的方向上最大程度接近、说服和吸引社区群众,并推动各类相关主体分享资源、分享智慧、共同治理的一个中枢。这当然需要基层组织自身有很高的公信力,而这种公信力,至少来自两个方面。

其一是准确的自身定位,就像一位资深的居民区书记曾经说的,社区党组织要学会“站高一步、后退一步”——既能在思想和方向上引领,又不会大包大揽,而是充分尊重社区的群众首创。

其二则是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务,比如能不能帮助社区里的居民解决“急难愁”,或是在人们为了某个问题争得不可开交时请大家坐下来,一起讨论出“最优解”。

说白了,人们对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评价,就看关键时刻能不能“站出来”。而基层党建的效果如何,常常就看其在基层治理中是不是“有用”,是不是恰到好处地发挥了作用。

“有用就有凝聚力”,这个判断也许太过直白,但在鲜活的基层治理实践中,很多时候,或许就是这个理。

责任编辑:张申

昌平:召开全区人防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治理工作部署会 通州:见证伟大变革 激发前进动力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