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儿童玩具监管绝非“儿戏”
玩具是陪伴孩子成长的好伙伴。但一些“三无”玩具以次充好、以假充真,屡屡导致儿童安全事故。日前《经济日报》一则关于儿童玩具的报道,引来不少关注。
说起玩具,人们总会联想起一些美好的东西,比如童真、童趣、无忧无虑等。很多人无法将其与危险联系在一起。然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儿童玩具及用品致伤问题增速较快,0岁至14岁儿童在总伤害案例中占比已从2012年的11.31%增长到2018年前三季度的16.21%。
玩具为什么能伤人?简单来说,有的因为不合格、劣质。比如一些玩具边角锋利,容易引起割伤;有的小零件容易脱落,一旦吞食后果不堪设想;还有的使用劣质材料,更是伤人于无形。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玩具更为离谱,就像此前引起热议的“牙签弩”,竟能将牙签作为“弓箭”连发,威力之大令人咋舌。还有指尖陀螺、电击玩具、金属飞镖、口袋弹弓……如此玩具,让家长提心吊胆。
对此怎么管?一方面,要狠抓源头。儿童玩具应以安全为底线,但如何确保安全?怎么保证产品质量?对比国外,我们还缺乏更为完善的儿童用品安全强制性标准,对此不妨进一步细化标准、抬高门槛,在生产端减少不合格产品的生产。另一方面,要在规范销售上下功夫。近年来,儿童玩具的销售渠道越来越多,线下极为分散,线上渠道又很难监管,在这方面,加大执法力度,加强消费者维权的杀伤力、与消费者形成更高效的互动,至为重要。
当然,有需求才有市场。从“三无”玩具到危险玩具,市面上相关产品之所以层出不穷,说到底还是因为有需求、有人买。对此,进一步提高消费者的安全意识,让更多人“用脚投票”、主动说不,才是治本之策。
(夏振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