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互联网+”和生命健康两大创新高地 我省出台“科技新政50条”

日期:12-11
新政大创科技

原标题:加快打造“互联网+”和生命健康两大创新高地 我省出台“科技新政50条”

12月10日下午,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发布会,介绍近日省政府印发《关于全面加快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浙政发〔2018〕43号)有关情况,即“科技新政50条”(下称“科技新政”)。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科技新政”由总体要求、政策举措和保障措施三部分组成。其中,在政策举措部分,从6个方面提出了50条政策举措,针对性强、创新性强、操作性强,将成为全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50条政策举措中,我省首先提出或独有的政策共26条,比如,积极推动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共同设立数字经济联合基金;率先启动数字经济、生命健康两个重大科技专项;加快推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数字科技创新中心和生物医药研发中心建设等,重在发挥我省优势,补齐我省创新短板。

定方向 全力建设创新型省份

以超常规的力度建设创新型省份,是我省的发展方向。未来,我省创新强省建设在科技创新方面的主方向在哪?

“我省科技创新工作总目标可以概括为‘一强三高’,即以创新强省为工作导向,以高新企业、高新技术、高新平台为重点,加快打造‘互联网+’和生命健康两大科技创新高地。”省科技厅厅长高鹰忠表示。

在体现创新强省的标志性成果方面,“科技新政”明确,力争通过5年的努力,建成10个左右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能级创新平台,取得100项左右国际先进的标志性科技成果,培育100家左右具有核心技术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

为了实现目标,“科技新政”提出了相应的投入保障,5年内省财政安排600亿元左右,市县财政联动投入600亿元左右,引导金融资本、社会资金投入2900亿元左右,带动全社会研发投入9000亿元左右。

强重点 攻坚关键核心技术

一段时间以来,基础研究是制约浙江科技创新发展的短板。为补齐短板,“科技新政”提出,瞄准世界科技前沿,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实施5个以上重大基础研究专项。“在人工智能、精准医疗、先进制造等方向实现原创成果重大突破。”高鹰忠表示。

“科技新政”明确,紧扣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技术需求,实施15个以上重大科技专项,将率先启动数字经济、生命健康两个重大科技专项。省财政5年投入省级重大科技专项60亿元以上,市县财政联动投入200亿元以上,带动全社会研发投入1000亿元以上。

在聚焦高端创新资源集聚方面,“科技新政”明确,推进之江实验室建设,积极争创国家实验室,2018年至2022年省财政安排100亿元支持之江实验室建设(含购建大科学装置)。同时要提升重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引进和培育高端创新载体。

此外,在区域协同创新方面,“科技新政”提出了“三廊两区一带”的区域协同创新布局,即高水平建设两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加快三条科创大走廊建设、推进市县乡村创新发展。

抓主体 激发全社会创新能力

“科技新政”明确,大力推进科技企业“双倍增”行动。重点支持100家骨干高新技术企业成为创新型领军企业。推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研发机构、发明专利全覆盖,推进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扩面提质。力争到2022年建设100家海外研发中心和海外创新孵化中心。

“同时,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全面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激励企业创新的普惠政策,这将为企业节约不少成本。”省科技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宋志恒介绍。

此外,“科技新政”提出,深化科技创新券制度,减轻中小微企业创新成本。实施专利和标准国际化战略,省财政给予每件PCT国际专利申请不超过1万元的申请费用补助。

在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层面,“科技新政”提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其中,在省重大科技专项和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项目中,推行首席专家负责制,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人、财、物自主支配权和技术路线决策权。对完成科技成果作出重要贡献的人员可给予70%以上的权属奖励。修订科技奖励办法,实行提名制,提高科技奖励标准。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对学术不端行为实行零容忍。

“科技新政”还提出,全面构建“产学研用金、才政介美云”十联动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打造具有浙江特色的“十联动”创新联合体。到2022年,建成300个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实现块状经济和产业集群全覆盖,省财政5年投入30亿元以上,市县联动投入100亿元以上,引导社会资本投入300亿元以上。

海口教育系统确保完成党报党刊征订 我市发放党内关怀帮扶资金17万余元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