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惟有民情满腹中
●“为官之道,道在亲民;为官之要,要在为民;为官之责,责在利民。”这,于古于今都是至理。
《明史》记载,明代大臣何文渊任温州知府六载,“察民情、革奸弊”,给当地带来了“家给人足,讼简风淳”的和兴局面。当他调任离开温州时,“老稚遮道挽留”,何文渊有感于此情此景,赋诗作别:“行囊不载温州物,惟有民情满腹中。”
一句“惟有民情满腹中”,道出了一名地方官员亲民的心声。古往今来,亲民始终被清官廉吏视为为政之要。清代谢金銮在《居官致用》中指出:“州县乃亲民之官,为之者别无要妙,只一‘亲’字认得透、做得透,则万事沛然,无所室碍矣。”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踏踏实实在“亲民”上用力,造福一方百姓,才能赢得民心。
何为亲民?清代汪辉祖认为:“亲民之吏,分当与民一体。”他在《学治臆说》中也有一番关于基层治理的论述:“亲民之道,全在体恤民隐,惜民之力,节民之财,遇民以诚,示民以信,不觉官之可畏,而觉官之可感,斯有官民一体之象也!”由此观之,“亲民”不是肤浅的作秀,而是要做到“与民一体”,将百姓所盼所托作为头等大事,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多思为民之措、多行为民之举。
北宋王安石曾担任鄞县知县,在短短3年任期内,满怀济民之志,躬身践行亲民之道。据《鄞县经游记》一书记载,王安石一上任就开始实地考察兴修水利的情况,用十余天时间在基层走访,“凡东西十有四乡,乡之民毕已受事”,才打道回府。走访期间,王安石为了不扰民,夜晚都宿于寺庙。实地考察后,王安石随即上书两浙转运使,陈述水利之要,制定治水规划,并带领民众疏浚川渠,从治水入手为鄞县人民解除困扰多年的旱灾之苦,此后更是在任上推行了平抑物价、创建县学等诸多利民之举。王安石亲民,鄞县人民对其亦是念念不忘,时至今日,当地仍留有实圣庙、荆国公祠等多处缅怀他的遗迹。
“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像何文渊、王安石等人,为官一任带走的不是金银细软,惟有“满腹民情”。“政声人去后”,他们亲民爱民为民的事迹在百姓心中刻下不可磨灭的烙印,留下世人敬仰的丰碑。
现实中,有的党员干部心里只惦记着一己私利,一门心思钻研如何搞好“自我包装”,有的将基层工作当做“面子”工程来经营,集中资源“造盆景”,只为应付上级检查;有的对待民生工作,秉承“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推诿扯皮“耍滑头”;有的在扶贫工作中“人到心不到”,搞“走读式”“挂名式”帮扶,甚至不曾到贫困村里看过一眼、到贫困户家中走上一趟……如此做派,何谈亲民?
“为官之道,道在亲民;为官之要,要在为民;为官之责,责在利民。”这,于古于今都是至理。(蓝雅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