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她与鸟兽为伴14年
张春兰在野外观察动物。
关注“广州日报人物在线”微信公众号,了解更多名家大咖故事。 1977年出生的张春兰一年有一半时间在户外工作,身为广东省生物资源研究所的助理研究员,她调研广州市野生动物资源已近14年,虽然如今满头青丝,但张春兰依然喜爱这份让她亲近大自然的工作。
2017年9月开始,张春兰带领研究所的30名小伙伴,对广州市野生陆生动物资源做了多次调研。这是时隔10年后,他们对广州市野生动植物(植物由华南植物园调研)的第二次调研。
“广州市新发现的鸟类比10年前多了数十种,城区的生物多样性也有所增加。”张春兰说,这是她近几次调查的直观感受。团队将在明年5月再做最后一次调查,明年年底推出第二次调研的完整报告。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武威
图/受访者提供
2004年,从北京大学动物学专业硕士毕业后,张春兰便来到广州,在中山大学旁的广东省生物资源研究所工作,在职工作期间,她还获得了中科院的博士学位。
张春兰虽然老家在辽宁,但来到南国没有丝毫不适,反而很快爱上了这里:“每次见到同学我都会‘安利’他们,告诉他们广州是一个非常适合生活的城市。”
以前的土路变成水泥路
十几年前,刚来广州的张春兰接到参与的第一个项目,就是做广州市野生动物资源的第一次本底调查,并在2008年时推出了完整报告。而如今的第二次本底调查,她已成为团队的总队长,带领30名调查队员调查广州的每一个区,对当地的野生动物资源重新进行调查。
张春兰说:“当年做第一次调查时,我特别兴奋;现在第二次做调查,理性和责任明显多了很多。”
张春兰和小伙伴们在整个广州市布设了100多条样线,他们通过对每条样线上野生动物的观察,来了解当地的生物资源,每条样线有3~5公里,他们一路上边观察、边记录,走完全程要花2个小时左右。张春兰介绍,为了对比10年的变化,此次样线和第一次是完全一致的,只是在第一次基础上重新增加了十几条新样线,“这些新样线,主要是广州市这10年来新建设的湿地公园等,我们需要了解这些公园里的野生动物。”
从2017年9月开始,张春兰和小伙伴们已经做了5次调查,其他四次调研的时间分别是2017年12月、2018年3月、2018年6月和2018年11月,每次调研的时间通常为20多天,须调查广州11个区的全部样线。去年9月的第一次调研,身为大队长的她全程参与,后来30人的团队被分为4组,分开对几个区进行调查。接受记者采访时,她刚刚从从化调研回来,“我们的样线是均匀布样的,进行这么多次调查,就是希望了解广州四个季节野生动物的区别。”
张春兰说,目前庞大的数据还没有汇总,且明年5月还要再做一次调研,到年底才出报告,但从直观看增城大丰门林场、从化流溪河流域一带,生物多样性表现得比较好,中型的兽类和稀有鸟类、蛇类都有分布,而在广州城区,张春兰的直观感受是生物多样性有所增加,而“最大的感受就是十年前,我们走的样线不少还是土路,如今变成了水泥路”。
既充满趣味又有危险
在张春兰眼中,野外调研充满乐趣。这次调研,她的主要任务是观察鸟类,此外,团队还有专人观察大中型野生哺乳动物、两栖类动物、爬行类动物、昆虫,还有人专门摄影。
观察不同类型的野生动物,方式也不一样。比如丛林中的野猪等哺乳动物通常昼伏夜出,很难直接观察到,就需要观察这类动物的粪便,团队还在丛林里安放了很多红外摄影仪,方便夜间观察,到了夜间,观察这些夜行性动物的队员还会进行夜访。
张春兰观察鸟类的时间主要在白天,通常,她的随身装备会有两台望远镜和一个照相机,到了观测地,她便拿出望远镜向丛林四处观察,发现鸟类后立刻拍下来。这种观测时常会有意外之喜,有一回,她和一名观察昆虫的同事一起在从化山区的样线观察,那位同事正拿着一个网拍在地面上观察昆虫,但一不小心,网拍碰到了一个“肉球”,再碰两下,这个“肉球”才醒了过来,扑腾腾地飞走了。“那是一只夜鹰,它浑身都是棕褐色的,和地面的颜色浑然一体,我们碰到它的时候,它正在休息,天啊,它的保护色实在太逼真了。”虽然隔了挺久,但回忆起那只夜鹰,张春兰还啧啧称奇。
张春兰平时一年中有半年都待在户外观察动物。除了承担广州市的两次野生动物调查,广东几乎每个县市她都去观察过,此外在西藏珠峰南坡与尼泊尔交界的四个山谷,也留下过她的足迹,“这几年,每年6月份,我们都会去珠峰南坡那里做野生动物的本底调查,很多小伙伴都有高原反应,但我去了却没有特别强烈的感觉。”
张春兰说:“如今团队30个伙伴,只有3个女生,但我还是很喜欢这样的日子,坐办公室我是坐不住的。在广州调研,10年前我们还要露营住帐篷,现在越来越城市化了,到哪里都可以住酒店。”
张春兰也经历过危险。有一回在粤北山区调研野生动物,当时已经下午5点多钟,天气渐渐变得寒冷,她和另一名小伙伴看了一眼地图,决定走一条最近的路线。但没想到,那却是一条非常危险的道路,山路陡峭,他们需要向上攀援一段距离,那名小伙伴走在前面,忽然一脚踏下来很多石子,走在后面的张春兰躲闪不及,石子正好砸在张春兰的脑袋上,顿时鲜血直流,“我们直到晚上七八点钟才走到大路上,当时天已经完全黑了,还好我们的车就在路旁等着我们。后来我也没去医院,只是简单包扎了一下。”提起那次历险,张春兰如今十分轻描淡写。
帽峰山上有野猪
张春兰说,和第一次调研相比,广州市大部分的野生动物种类变化不大。
首先,广州没有华南虎、狮子这样的大型兽类,但在从化、增城的山区,依然能找到豹猫、斑林狸、野猪、果子狸等中小型兽类。“在市区的帽峰山,也有中型兽类,比如野猪。当然,调查时最常见的还是小型兽类,比如松鼠。”张春兰表示,野生兽类的数量较10年前有一定程度的减少,他们有一回调查从化的样道时,正好碰到一片竹林因为修路的缘故,被挖土机铲倒了,往下看,正好有个东西从那片竹林里跑了出来,原来是一只斑林狸,“广州城市化的速度太快了。”
此外,张春兰还介绍,广州的爬行类动物分布很广泛,有毒的蛇类就有眼镜蛇、眼镜王蛇、银环蛇、金环蛇、竹叶青等;变色树蜥等蜥蜴类也有广泛的分布。
另外,张春兰和小伙伴们发现广州的野外出现了入侵物种,“最常见的就是红火蚁和巴西龟,走在一些样道上,每隔几步就能看到一个红火蚁的窝;巴西龟也有不少,应该是人们放生导致的。之所以将这些生物称为入侵物种,就是因为它们挤压了本地物种的生存空间,让本地物种的多样性减少。”
新发现数十种鸟类
张春兰读硕士时并未钟情于鸟类,直到来到广州后,才对鸟类产生了浓烈的兴趣。她告诉记者,整个广东省的沿海,都是候鸟的迁徙路线,因此她在沿海能看到很多北方飞来的鸟类。
让张春兰爱上鸟类研究的,是一种叫做黑脸琵鹭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当张春兰在海丰自然保护区首次见到这种鸟类时,就被它呆萌的样子深深吸引。“海丰那里一共有190多只,你在滩涂上一眼就能发现它,这种鸟的举止是最奇怪的,因为它的嘴巴像一把琵琶,它吃东西时就显得特别费劲,需要低着头在地上来回摆动,在滩涂上扫来扫去,样子好玩极了。然而,因为栖息地的逐渐丧失,导致它变得越来越濒危。”
自从喜欢上鸟类研究,张春兰便和广州的业余观鸟组织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张春兰告诉记者,根据10年前的统计,他们一共发现广州有250余种鸟类,“其中属于国家保护动物的,有黑鸢、黑翅鸢、蛇雕、白鹇、黑脸琵鹭、猫头鹰等”,而这次他们比10年前新发现数十种鸟类,新发现的鸟类有淡脚柳莺、鳞头树莺、棕脸翁莺等,还有部分杜鹃类有了新发现。
禾花雀和鹀类减少
张春兰告诉记者,这些新发现的鸟类,大部分是业余观鸟组织在网上或者微信群中发布,后来被他们发现。大部分新发现鸟类属于小型鸟,因为不易观察,很多在10年前的调查中没有被发现,他们根据照片确定了鸟类的品种,“其实一次样道的考察,能够看到60%的物种就已经非常不错了,我们和观鸟组织经常互动,向普通市民宣传保护鸟类的专业性,这些观鸟组织的成员已经非常专业,而且观察鸟类的热情非常高,在市区里的白云山、帽峰山等公园,甚至是中大的校园里,他们都会去观察和摄影,所以有时我也会请他们来向我们做调查。”
“和10年前相比,广州的鹀类减少了很多,鹀类主要以稻田里的谷物为食,当年我们在从化还能见到,但这些年随着城市化的加快,珠三角的农田越来越少,所以这种鸟类的数量也变得越来越少。”张春兰说。
“此外,禾花雀的数量从直观感受上比10年前更少了。”张春兰表示,这次调查,她只是在从化和增城的林区观察到了禾花雀,“禾花雀已被列为国家保护动物。”
做了14年野生动物调查,张春兰对工作依然充满热爱,他们的调研队经常会邀请一些志愿者一起参与,不少志愿者参加了一次活动后,常常会感慨万千地对她说:“你们的工作真是太有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