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创新大数据平台 西城街道治理精细化
北京商报讯(记者陶凤于新怡)记者日前了解到,该区西长安街街道以街道党工委作为平台,探索运用大数据手段,精准发现基层治理问题和群众需求,同时通过大数据应用将治理手段和资源进行有效衔接,精准解决基层治理问题。
据介绍,街道大数据中心自主研发“轨迹跟踪系统”,在全国两会、一带一路论坛等重大政务服务保障中,街道统一布置70个网格的网格员220名、街巷长94名,在规定时间统一打开App,在街道大屏上可实时看到各社会面点位力量到位情况。如遇突发事件,通过指挥中心呼叫调度系统,一键直连街巷网格力量,调度及时赶赴现场,及时视频反馈现场情况。同时,通过部门互联网信息传导机制,各职能部门能够在第一时间接收事件信息,及时与街道配合协同防卫。
街道工委还协调相关专业部门共同开发了“背街小巷治理”小程序。社区党委和97名街巷长定期到街巷巡查,都可以利用这一小程序,第一时间上报发现的环境问题,地区城管队、工商所、保洁队、平房区准物业公司等第一时间响应,在最短的时间内加以解决,街巷长再对问题的处理情况进行检查,拍照上报,形成工作闭环机制。自今年8月小程序上线以来,街巷长共发现环境问题670余件,主要涉及建筑立面破损、暴露垃圾、违法建设、共享单车乱停放等问题,并且通过技术支撑和解决机制创新,逐渐形成“红墙速度”、“秒办精神”等理念体系,各类问题解决率达80%以上。
在老旧平房区“停车难”这一痛点上,街道工委运用大数据中心早已打通地区资源库这一先天优势,并将哨声直接吹向了7个地区因拆迁或弃用的闲置地块所属的市区5家国企。在党建引领吹哨报到机制下,彻底破解了原来不是一个系统、没有互相隶属等一系列问题,在这几家企业全力支持大力配合下,在“寸土寸金”的西长安街地区,免费借地给街道改造成便民停车场,此举总共增加地区673个车位,极大缓解了困扰地区群众多年的老城区停车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