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让“老师傅”端上“金饭碗”
“糊弄一个样,不糊弄又一个样。以前在青钢的时候就不会糊弄事,现在干汽车检测了,手艺精不精,关系着咱老工人的脸,一样不能糊弄。”提起现在的状态,虽然不善言辞,但外表憨厚的“老师傅”邹先志说起话来总是乐呵呵,没有了两年多以前的局促和彷徨。
出生于1962年的邹先志,作为老一批的大专毕业生,于1980年进入青钢焦化厂设备科工作,学机械的他主要负责设备的维护、检修等,每天从早上8点到下午4点,从家到工厂,他这样“两点一线”地工作了26年。
原本想一直在青钢干到退休,却在2016年初因青钢的搬迁成为一名分流职工。脱离了舒适区,靠着买断工龄的20万块钱以及24个月的失业补助,并不能长久维持生活,邹先志面临着再就业的抉择。因年龄和技能不对口等原因,他面试了好几家单位,但四处碰壁。2017年初,他报名参加了李沧区人社局组织的电工培训,就是这短短一个月的学习,让他和现在的工作结缘。2017年4月,邹先志被一家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录用,主要从事机动车检测。
“和以前是两个行业,隔行如隔山,现在的状态就是下班回家吃完饭就看书学习,了解车辆的结构、国家标准、检测手段和规范等。”邹先志用简单的几句话描述了当下的生活。
去产能,是经济发展新常态必经的过程;关闭老厂,这是结构性改革绕不开的关口。正处在“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的李沧区是青岛去产能的重点区域,全市推进的110家搬迁企业,李沧区占到了55家。仅2015年底青岛钢铁、青岛碱业两家老工业企业搬迁,就有近7000名职工因身体、家庭、技术等原因没有随厂搬迁,选择了分流安置、自谋职业,其中约一半人留在李沧区。
“李沧区专门成立了‘分流职工再就业创业领导小组’,设立了‘去产能’企业分流职工再就业专项保障资金,推出针对分流职工的就业、创业、培训11项政策,推动分流职工中有专长、有闯劲的一部分人主动创业,让‘老师傅’们端上‘金饭碗’。”李沧区人社局去产能办主任孟娜说。截至今年9月底,李沧2449名有就业意向的分流职工已实现就业2373人,就业率达到96.9%。
重燃自信:
求职者变身招聘者
出生于1981年的李娜,用“一张报纸,一杯茶”来形容以前的工作状态。她曾是青钢厂办的文员,主要负责处理文件、接打电话和安排会议等。现在,她和“老师傅”邹先志一样,来到了新岗位,也重新拿起了书本,增加自己的含“金”量。
2016年1月,在青钢工作了13年后,考虑到家庭原因,李娜选择了按政策分流。
“真的没了工作后,才感觉自己彻底失业了,也没有了收入来源,当时孩子才4岁,心里是啥滋味呀?那种不实落、彷徨只有经历过才会体会到。”李娜说。选择分流,青钢可以一次性给出十几万元;办理下岗失业后的两年,每月可以领失业保险,社保基金帮着缴医保……但是,这只是生活的基本保障,不是长久之计。李娜决定闯一闯,尽快找到工作的状态,避免由此消沉下去。
不断从媒体上关注五花八门的招聘信息,重新填写简历,背着重重的材料包,到招聘会上乱撞,用她的话叫做“像无头苍蝇”……虽然家人不断给自己打气,但李娜心里的焦灼还是时不时写在脸上。
李娜在所在街道办理下岗失业登记时,留下了电话,在找工作的两个月里,她陆续收到人社部门打来的电话以及发来的短信。2016年3月,在李村公园举办的一次去产能职工专场招聘会上,李娜向青岛百特恒基创业孵化基地递交了材料并如愿就职,收入也多了五六百元。
李娜的新单位,就与曾经的青钢厂区一墙之隔,离家不远。现在,每到招聘季,这位曾经的求职者,成了一名招聘者,在招聘摊位上忙前忙后,或是介绍政策或是帮助登记信息。“庆幸自己及时迈过了这道坎儿!现在,在招聘的时候,遇到的分流职工越来越少,一开始可能有几十位前来咨询应聘,后来也就一两位。我能体会到他们的心情,不管是谁,我都会耐心地讲解政策,给他们加油鼓劲。”李娜说。
李娜是青钢分流职工中“80后钢铁女工”的一个缩影。没有了以前的按部就班,现在的每一项业务对她来说都是挑战。“现在回家除了做家务,就是和孩子一起看书,学习以前没有掌握的技能,很充实。给自己定下了目标,每个月要看完一本专业领域的书。”李娜说。正是这些挑战,才让她重新找回自信。
(小标题)实现价值:“小老板”要开分店
出生于1979年的石永信就是有闯劲一部分人的代表。
在2015年12月份从青钢离职之前,他曾在第一炼钢厂的运行车间,开了10年吊车。虽有过百味杂陈的感情不舍,但这位将近一米九的汉子更多的是坚毅果决。2016年初,石永信办完失业,拿着买断工龄的8万块钱,就开始计划着创业。
“在青钢的时候,工作环境相对单纯,没有接触过创业的‘套路’,先想着在别的公司实习实习,锻炼一下。”石永信说。2016年初,石永信在一家食品原料公司干销售,工作内容就是给必胜客供货,短短几个月的时间,石永信摸到了一些门道。那时,恰逢李沧区的披萨店较少,石永信就辞职开始创业,卖起披萨。
石永信不是在孤军奋战。孟娜介绍,像石永信这样的创业人员,可以最多连领24个月的失业保险,每月有1000多元,还可领到青岛市1万元的一次性创业补贴,以及李沧区去产能分流职工一次性创业补贴0.5万元,并定期有政策推送以及创业培训指导。
正值中午时分,在沧口维客超市负一层的美羊羊披萨店,记者见到石永信时,他正忙得不亦乐乎。两位员工正在忙着烤制披萨,石永信正忙着接订单、收钱、找钱。“主要是做外卖,一天下来能接五六十单,周末的时候有百单左右。”石永信边忙边说,“每天营业额有1000元左右,除去房租和人工,每月利润有1万多元,比以前在青钢3000多元的工资翻了几倍。”
相较于之前按时上下班的工作状态,当上了“小老板”的石永信现在相对自由,接触的人群也多了起来,长了不少本事。但是,创业总有难处。石永信算了一笔账:在人流量较大的超市6平方米的门头,每年的房租将近4万元,人工费每位员工每月4000元。如果不是客流量还可以的话,还真是有些吃不消。
“等着命运安排,不如改变命运。年轻,就要闯一闯。现在孩子上五年级了,学习也不错,就想着干得好的话,会一直干下去,让孩子过上更好的生活,也为孩子树个榜样。最近正在寻找合适的位置,计划着开一家分店。”摸爬滚打了两年多,慢慢懂得经营的石永信,正精心盘算着未来。
(小标题)多方合力:让就业之路越走越宽
李沧区楼山街道和湘潭路街道是青钢、碱业等企业分流职工的“重镇”,约一千五六百名职工居住在辖区内。2016年初,两个街道人社中心合署办公的办事大厅内,一下子人声鼎沸,办理失业登记、申领失业金手续的分流职工排起了长队。
“只要还有一位分流职工等待办事,就绝不下班。先是开辟‘绿色通道’,提供“一站式服务”,增设专用窗口,增加人手,延长工作时间,确保分流职工随到随办、即到即办;同时,摸底调查发现,部分分流职工就业意愿与用工市场脱节,普遍存在焦虑、迷茫心态,心理落差大。对此,街道人社中心的一些工作人员扮演起‘心理疏导员’的角色。”楼山街道人社中心主任江福亮回忆起了当时的场景。街道还在区人社等部门的指导帮助下,展开“精准帮扶”,量身定做帮扶方案,开展定向培训,细化岗位推介开发,切实做到应帮尽帮、应帮快帮。
今年50岁的张锡德是青岛碱业的一名分流职工。他就是在参加楼山街道创业培训班之后,决定创业,开了一家快餐店。目前,餐馆规模不断扩大,已带动6人就业。“只要肯努力,找准方向,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路会越走越宽,生活会越来越美好。”作为分流职工的创业典型,张锡德还在李沧区分流职工创业推介会上介绍了自己的经验。
分流职工再就业,企业能否接纳也十分关键。在青岛百特恒基创业孵化基地内,经理任燕妮拿出一本“去产能企业分流职工创业台账”,上面详细记录了来自青钢、碱业的25名分流职工创业情况。其中,由原青钢销售处职工吴曙章创立的家安顺达物流公司,在短短两年时间内,便做到了平均季度纳税额2万多元。同时,百特恒基也接纳了包括李娜在内的3名青钢分流职工。“李沧区在我们基地打造了去产能企业分流职工就业创业孵化中心,分流职工创业享受房租补贴,还定期举办政策咨询会、创业沙龙等,帮助分流职工就业创业,这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一种体现。”任燕妮说。
“除去退休、户口迁移等500多人,李沧区有就业意向的分流职工基本实现全部就业。”李沧区人社局去产能办主任孟娜介绍,李沧区也设置了用人单位吸纳“去产能”企业分流职工就业岗位补贴、就业贡献补贴、培训就业援助补贴等。其中,在李沧区注册的用人单位招用李沧区户籍的“去产能”企业分流职工,符合相关条件,按照每人每月300元的标准发放用人单位吸纳分流职工就业岗位补贴,每人享受期限连续不超过3年。同一用人单位同一年度(12个月)内月平均招用人数达到30人的,给予10万元的一次性就业贡献奖励;在此基础上,招用人数每增加5人,增加一次性就业贡献奖励3万元,最高不超过8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