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核聚变

日期:12-09
核聚变能源发电站

原标题:走近核聚变

最近,一条新闻横扫科技领域的朋友圈——我国磁约束人造太阳温度突破1亿摄氏度。很多人会问:人造太阳究竟与我们有什么关系?那些数据又有什么意义呢?

事实上,太阳就是一个巨大的核聚变反应堆(核聚变是将两个较轻的原子核结合而形成一个较重的核,以及一个很轻的核或粒子的一种核反应,在此过程中,核聚变反应将一部分反应物的质量转化为了能量),而人造太阳就是效仿太阳的核聚变原理,为人类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在技术分类上,人造太阳属于可控核聚变,由人工控制核聚变的能量输出过程,确保能量输出大小满足人类对能量的动态需求。而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氢弹,则为不可控核聚变,只能作为武器瞬间释放全部能量。核电站则是核裂变技术,需要寻找铀矿并提纯,变成燃料,资源消耗很大。

很多人谈核色变,其实,核聚变可以完美解决这个忧虑。与目前核电站使用的核裂变燃料相比,核聚变采用氢的一种同位素:氘,理论上十来克就能满足全球一年的电力需求,大海里到处都是。据计算,地球上氘的总量足够人类使用几百亿年。很多国家都在开展类似人造太阳的核聚变研究,以期一劳永逸解决能源问题。今年初,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拿到了意大利能源公司ENI的5000万美元投资,要在未来15年建设一座装机容量20万千瓦的发电站。虽然装机规模很小(仅我国三峡水电站总装机容量就达2250万千瓦),但这可是人类史上第一个可控核聚变发电站。

核聚变虽好,但很难。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动用了包括中国在内的7国之力,原定预算100亿美元,花费10年建成,但在2013年开工后短短两年半,仅建筑成本就花掉了150亿美元。再来看看人造太阳,我国在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着手相关研究。而想在技术上实现核聚变的原理,必须要产生至少5000万以上的温度——目前世界上任何材料都无法承受。所以,目前人造太阳用两种方法解决这个难题:一种是利用磁场约束,另一种是激光惯性约束。历经50多年的研究,我国去年实现了磁约束人造太阳5000万摄氏度运行100秒,今年又将温度提升到1亿摄氏度。人造太阳在距离可控的台阶上,中国已经远远将各国甩在身后。

而这意味着,一旦掌握了可控核聚变技术,就有了“无限能源”,人类将真正进入目前称为“科幻”的世界——补全臭氧空洞、遏制气候变化……这不仅是科学幻想,更是核聚变实现后近在眼前的未来。更美妙的是,核聚变产生的高能中子还可以顺手处理核废料,让他们的半衰期从几万年缩短到数百年。

在应用军事上,核聚变能源的武器装备将成为最强的。而只要有了便携式或者小型化的技术,再加上其他领域的发展,人类未来甚至可以打造出一个太空舰队——毕竟不用再为最基础的能源问题发愁了。

(作者张佳琦系中国核科技信息与经济研究院副研究员,孔德泰系工程师)

外交部召见加拿大驻华大使就加方无理拘押华为公司负责人提出严正交涉 “最强大脑”论道科学未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