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文建:替代性数据批量化使用可对传统征信起良好补充

日期:12-08
余文建替代性征信

原标题:余文建:替代性数据批量化使用可对传统征信起良好补充

新京报讯(记者 陈鹏)12月8日,在由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等举办的第二届中国互联网金融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局长余文建表示,替代性数据能够通过批量化的使用,对传统的征信数据起到良好的补充,但应用过程中也存在支付类数据没有开放共享等问题。他建议,前期可以考虑选取部分金融机构探索进行沙盒试点,允许试点机构在客户授权前提下,共享账户的支付结算数据。

替代性数据批量化使用可对传统征信起良好补充

小微企业为什么首贷难?余文建认为,小微企业融资问题根源在于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因此,金融机构需要依据征信记录进行信贷决策,而小微企业在传统征信里是“薄档案”群体,如果只使用传统负债类数据,天然会产生首次获得贷款难的问题。因为对于没有获得贷款历史的小微企业,金融机构无法预估其还款意愿和能力。

“随着数字技术的广泛运用,就产生了海量的替代性数据。这些数据能够通过批量化的使用,对传统的征信数据起到良好的补充,帮助金融机构多维度地了解小微企业经营状况,为信贷决策提供替代性数据,促使小微企业能够获得首次授信,产生初始信贷记录和相应的还款记录,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余文建说道。

据其介绍,总体而言,替代性数据可以分为三类:其中支付类数据主要来源于金融机构和支付机构,包括企业账户日常的支付结算、转账流水记录、小微企业主刷卡相关记录等。政务类数据主要来源于公共部门,包括税务、工商、海关、司法等等方面。商务类数据主要来源于各类企业,特别是互联网企业的大数据,包括电子商务、社交媒体、手机使用、房租缴纳等等。

国内支付类数据还处于相对封闭状态

余文建也指出,目前在替代性数据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包括支付类数据方面没有开放共享,目前国内支付类数据还处于本机构内部相对封闭的状态,难以充分应用于信贷决策。同时,政务类信息比较分散,商务类数据有效性不足。此外,针对个人替代性数据,尤其来源于互联网的商业类数据,在数据有效使用和个人隐私保护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矛盾。

对于支付类数据方面没有开放共享的问题,他建议,借鉴近年来方兴未艾的“开放银行”的理念,同时借助于API等技术,探索推动支付结算数据在银行机构之间与支付机构之间的共享。前期可以考虑选取部分金融机构探索进行沙盒试点,允许试点机构在客户授权前提下,共享账户的支付结算数据。

而对于数据有效使用和个人隐私保护方面矛盾的问题,余文建说,金融机构相对来讲合规性要求较高,较为严格,所以在数据的保护方面比较谨慎,在这一类数据应用上比较有顾虑。但另外一些非持牌的金融机构相对在这方面比较激进,给消费者带来了个人信息泄露方面的风险。

他建议,探索出台相关数据使用规范,强调客户知情同意、合法授权等原则,使得金融机构在开展相关业务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新京报记者 陈鹏 编辑 陈莉 校对 吴兴发

陈全生:发展民营经济是城市建设的根本 乐清男孩失联续:救援队拟起诉孩子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