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写塞罕坝绿色传奇(弘扬民族精神、奋斗精神)

日期:12-08
林海塞罕坝林场

原标题:续写塞罕坝绿色传奇(弘扬民族精神、奋斗精神)

坝上冬来早。9月下旬,河北塞罕坝林场就迎来了第一场降雪,11月中旬,最低气温达到了零下21摄氏度。

置身松树挺立的茫茫林海,人们很难想象,半个多世纪前,这里还是荒僻苦寒之地。三代塞罕坝林场人在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坚持植树造林,建设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百万亩人工林海,森林覆盖率达到80%。如今,塞罕坝每年为京津地区涵养水源、净化水质2.3亿多立方米,释放氧气57万多吨,成为守卫京津的重要生态屏障。

2017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指出,55年来,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

塞罕坝是蒙汉合璧语,意为“美丽的高岭”,地处河北省最北部、内蒙古高原浑善达克沙地南缘。1962年,原国家林业部组建塞罕坝机械林场。300多名平均年龄不到24岁的林场创业者满怀激情,从四面八方毅然走上塞北高原。

建场初期,塞罕坝气候恶劣,沙化严重,缺食少房,偏远闭塞。“当年塞罕坝经常刮风沙,大的时候对面看不到人。”林场退休职工潘文霞说。“一年一场风,年始到年终。”极端最低气温达零下43.3摄氏度,年均积雪时间长达7个月。塞罕坝人坚持“先治坡、后治窝,先生产、后生活”,吃黑莜面、喝冰雪水、住马架子、睡地窨子,顶风冒雪,垦荒植树。他们不畏艰难,愈挫愈勇,克服了一个个困难,让绿色在高原荒漠生根、蔓延。

“以前,我们把木材生产当作支柱产业,木材年收入一度占总收入的90%以上。近年来,我们大幅压缩木材采伐量,木材产业收入占比持续下降,森林旅游、绿化苗木等绿色产业的收入已经超过一半。”塞罕坝机械林场党委书记、场长刘海莹说。

2017年12月,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荣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刘海莹和林场副场长于士涛、林场退休职工陈彦娴,代表三代林场建设者前往肯尼亚内罗毕领奖。陈彦娴说,“我们为自己能够亲手创造一个绿色奇迹而感到无比自豪。”

村庄秀美村民富(辉煌60年·壮美新广西) 网络游戏道德委员会成立并开展作品评议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