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海口:生态治水河岸同治科学治理让水更清景更美
12月6日,谈及大同沟的变化时,在海口生活了17年的吴春荣连连竖起大拇指,“从过去的河流黑臭、家里窗户不敢开,到如今鸟语花香、河水清澈,这条河的改变让我们老百姓的幸福感越来越强!”
在海口市丁村经营小卖部的李秀芳说,三年前自己因生意惨淡差点卖掉店面,如今因为美舍河凤翔湿地公园的修建,前来游玩的市民游客越来越多,自己的生意也越来越旺。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在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发布的文件中,海口统筹推进市域水污染治理工作获得认可。经过两年的系统整治,如今的海口,越来越多的水污染问题得到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正不断得到满足。
谈及海口的水环境,海口市水务局副局长孙副林坦言,治理之初“难啃的骨头”并不少。城市不断扩张与发展,污水直排、底泥污染、管道老化等问题不断凸显,水体黑臭、水生态受损等问题困扰着海口。不仅如此,水体多年的反复治理,也常让百姓怨声载道。
究竟该如何治?2015年,国务院发布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对江河湖海实施分流域、分区域、分阶段科学治理,系统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和水资源管理。这给了海口很大的启发。
自2016年起,海口及时转变治水思路,采取生态治水、河岸同治、全流域治理的模式,不断融入海绵城市、基础设施修复、城市更新理念,以美舍河为示范,以点带面、逐个突破,继而全面推动全市32个城镇内河(湖)水环境综合整治。
治水不易。在开展黑臭水体整治上,海口强化体制机制创新,变“九龙治水”为“一龙治水”,为水体治理提供了强有力的协调保障;在治水模式上,实行“PPP+EPC+跟踪审计+全程监管”,采取市场化的管理方式,确保治水效果;在生态修复的设计方案和施工过程中,坚持走可持续治理道路,选用本地草、花、树作为绿化植物,在体现本地特色的同时有效控制了成本。
此外,为提高黑臭水体(河湖)治理的监管水平,海口通过整合12345信息平台、水利(三防)河湖库管理平台等资源,建立起河湖信息化管理平台;先后出台《海口市美舍河保护管理规定》《海口市水体水环境监督管理考核办法》等相关配套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强化监督考核作用,保障了水体治理效果。
经过两年多的治理,海口在32处水体治理中累计清理淤泥约151万立方米,整改非法排口441个,铺设截污管网36.8公里,建设一体化污水处理站9座、功能性湿地1座,治理成效显著。
截至目前,海口纳入国家考核的21处黑臭水体中有20处的公众满意度和水质均达到要求,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完成90%的考核目标。
海口市水务局局长蔡能浩表示,此次受到国办通报表扬对海口而言是一次激励与鞭策,“我们将始终坚持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抓手,继续在治水上下功夫,以构建江河湖库水质优良、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稳定、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生态安全格局为目标,实现水体治理全覆盖,让良好的生态环境给予百姓更多的幸福感与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