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西媒称多国进军亚洲市场:中国在战略上更有优势
参考消息网12月7日报道 西媒称,中国政府在亚洲大型新兴市场动用筹码。亚洲是全球最具活力的大洲,创造全球GDP的三分之一,拥有将近50亿的潜在消费者。在拥有低薪竞争优势的亚洲地区,中国企业在进驻战略上显然比美国、欧洲和日本企业更具优势。
据西班牙《公众》日报网站12月5日报道,在亚洲,中国已经开始实行出口和投资多样化,与邻国一起以多边方式应对被白宫改变的世界经济秩序。中国正在迈向全球最大的市场——亚洲,亚洲各国的消费水平正在不断提高,而且年均经济增长率达到5%,增长前景良好。
报道称,北京已经开始将投资项目公司和商业网络转移到其他市场,它的目光落在自己的邻国身上,越南成为优先运营中心,以及建立扩展至整个东盟的亚洲工厂的中心。中美贸易争端促使企业投资紧急转向,而亚洲新兴经济体成为这场贸易战初始阶段的最大赢家。
无论企业属于哪个国家,在哪里经营,从这场商业冲击中寻找新的市场都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因为它的决策需要考虑各种复杂因素,包括突变的地缘政治和受到另一场金融危机威胁的经济秩序。在工业转向数字化,就业、专业技能和平台突然转变,竞争日益复杂激烈的背景下,在亚洲拥有利益的大部分私营企业都在考虑多种选择,不能离开亚洲市场。
报道称,全球私营部门都有这个任务。但中国更有优势,它激发了亚洲的活力,渴望引领亚洲实现数字化。因为中国的部分家庭消费能力大涨,人均收入不断增加,企业在2008年危机之后一直不停地进行海外收购。
在此背景之下,中国周边的国家和地区正日益受到青睐,成为大型科技跨国公司在国外以有竞争力的价格组装产品配件或者生产软件或电池的目的地。
报道称,同样,马来西亚和泰国对电子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而中国在近段时间里已经成为电子产品大制造商。与此同时,低收入经济体也受到关注,例如柬埔寨成为鞋子制造大国;孟加拉国的纺织产业发达;越南的食品加工产业则从外国工厂去本土化进程中盈利。当然美国公司的管理人员肯定不太关注这些国家,这成为美企在亚洲国家开展业务的障碍。
多项国际研究提到,几乎一半的全球制造商都在亚洲设有生产中心。东南亚各国几乎全部团结在东盟关税同盟中,实现了高度的商业一体化。它们就在中国附近,但在海外投资方面拥有明显的优势,工资水平很低,劳动密集型产业不断发展。这些优势让中国企业受益,2017年中国企业为购买邻国生产产品的投资增加了将近50%。
报道称,近年来越南劳动力市场的工资增长迅速,土地成本尤其是工业用地成本飙升。此外,越南拥有双重盔甲,它不仅是《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的成员,今年7月还与欧盟签署了自贸协定。
报道称,另一方面中国还加快了与印度签订条约的谈判,并开始了与日本关系的历史性解冻。(编译/王露)
责任编辑:张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