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弱国无外交,除非有强悍的外交官!而他领衔的这个家族,妥妥的外交顶级战队!
来源:环球人物
电影《建党伟业》中有一个场景让人印象深刻:金碧辉煌的大厅中,世界各国代表汇聚于此。镜头中间,陈道明饰演的角色难掩愤怒,用拳头捶打着桌子,一字一句地怒斥着:“你们,凭什么把山东省送给日本人!我很愤怒,中国人,永远不会忘记这沉痛的一天!”
这其实是历史上的一个真实场景——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宣布: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那种不卑不亢,是中国晚清以来屈辱外交史的一个转折。
这个对列强不合理要求勇敢say no的外交官,正是顾维钧。
《建党伟业》剧照
顾维钧
弱国无外交,除非有强悍的外交官。在贫穷落后的中国,顾维钧凭借高超的外交技巧,数次力挽狂澜,维护中国权益,成为中国近代外交史上难得的一抹亮色,他本人也被誉为“民国第一外交官”。
而顾维钧与外交的情缘不限于此,由他开枝散叶而来的整个家族,世世代代都延续着这种外交基因。
顾维钧家族合影
从图片中也不难看出,顾维钧家族的女人们个个贤淑端庄,她们中的很多人不仅在外交领域崭露头角,连惯常穿的旗袍装也成为展示中国特色的最亮眼标志。
今年适逢顾维钧先生诞辰130周年。近日,嘉定博物馆举办了一场特展——“家族的故事——顾维钧家族旗袍展”,以独特的视角透过旗袍谈外交。在美轮美奂的旗袍外衣之下,观众可以窥见上世纪30年代以来,中国女外交官和外交官家属在国际社交中展现的中国女性特有的儒雅、温柔、大气与坚韧。
展览展出了顾维钧的夫人严幼韵、女儿顾菊珍、外孙女钱英英、严幼韵的二女儿杨雪兰、大女儿杨蕾孟、顾维钧的儿媳郑碧玉和朱牧云、姻侄媳应惜芳、侄媳张有壬,共9位女士的58件精美旗袍,其中1/3是首次亮相。
展览现场
一件件精美旗袍的背后,是顾维钧家族接力式的外交神话。
1888年,顾维钧出生于江苏省嘉定县。他24岁获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27岁成为驻美国公使、34岁出任外交部长,实力演绎了年轻有为、“光芒四射”的锦鲤人生。
1912年4月,从美国学成归来的顾维钧出任袁世凯英文秘书兼外交部秘书,正式走上外交岗位。转年,他就出任驻美公使,成为中国最年轻的驻外使节,同时也是在华盛顿的各国公使中最年轻的一位。
年轻时期的顾维钧
之后就是那场让他扬名海外的巴黎和会了。
彼时,年方而立的顾维钧在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团中,只是个乳臭未干的后生。但当需要向和会报告山东问题时,他的前辈们由于种种原因,或者拒绝出席、或者拒绝发言。这时,顾维钧愤然起身,痛陈山东问题的由来以及中国的态度,他的发言至今听来仍振聋发聩:
“西方出了个圣人,他叫耶稣,基督教相信耶稣被钉死在耶路撒冷,使耶路撒冷成为世界闻名的古城。而在东方也出了一个圣人,他叫孔子,连日本人也奉他为东方的圣人。东方的孔子就如同西方的耶稣,孔子的出生地山东也就是东方的圣地。因此,中国不能放弃山东,正如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一样!”
这场精彩发言成为和会当天的头条新闻。发言刚结束,时任美国总统威尔逊、英国首相劳合·乔治等人就纷纷向顾维钧伸出了大拇指,称他为中国的“青年外交家”。
之后,在顾维钧的极力鼓动下,中国代表团顺应民意,拒签和约,维护了中国的国家尊严,也让近代中国与列强交涉中“始争终止”的局面第一次有了突破。
1919年巴黎和会
上世纪30年代,一家英国报纸的专栏作家曾这样描写这个叫做“顾维钧”的中国人:“他平易近人,有修养,无比耐心和温文尔雅,没有哪一位西方世界的外交家在沉着与冷静方面能够超过他。”
他的沉着与冷静在“九·一八”事变之后再次经受住了考验。
当时,他受国民政府之托,冒着生命危险随国联调查团赴东北,为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真相极尽努力。顾维钧知道日本人会不惜一切手段阻止调查,他因此被跟踪过,身边的人还被逮捕过,但这些都没有让他惧怕,只是淡淡地说:“如果我的生命遭到任何不测或者为国牺牲,我认为那是极大的光荣”。
真相终究没有让人失望。调查团最后得出的报告中指出,“九一八事变”并非日本声称的自卫行为,而是侵略;东北的伪满洲国,也不是中国人建立的,而是日本的傀儡政权。这样的结果极大地削弱了日本的嚣张气焰。
当二战爆发、国联完全瘫痪后,筹建联合国的世界命题被提上议事日程时,作为最早致力于建立一个新国际组织的策划人,顾维钧又被推到谈判桌前。1945年6月26日,在宪章签字仪式上,中国代表团因在发起国中按字母顺序列于首位,代替宋子文担任首席代表的顾维钧第一个在《联合国宪章》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顾维钧”。
顾维钧代表中国第一个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名。
此后,他还出席了1946年至1949年的联合国大会,为联合国的创建、中国国际地位的确立,立下了不朽功绩。
虽然在政治上几起几落,但在顾维钧从事外交的44年里,贯穿于他外交生涯的一条主线就是——爱国。
甚至在离开政治舞台后长期寓居美国,一直到1985年11月14日逝世,顾维钧始终没有加入美国国籍。在97岁高龄时,身处异国的这位老先生还托人带回“月是故乡明,露从今夜白”的条幅,表达了老人对故乡嘉定的深切怀念。
顾维钧托人带回嘉定故乡的条幅。
顾维钧的夫人严幼韵同样是国际外交舞台上的一颗闪亮之星。
她是复旦大学的首届女生,凭借优秀的品行和学识成为复旦校花,也是那个时代当之无愧的“女神”。严幼韵的第一任丈夫杨光泩也是民国时期一位著名的外交家,在他的耳濡目染之下,严幼韵的外交思维早就在心中生根发芽。二战结束后,她作为联合国礼宾司的5位成员之一,为初创时期的联合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严幼韵(中)在联合国宴会中
当时的严幼韵要负责13个国家的事务,包括阿富汗、缅甸、中国、埃塞俄比亚、日本、泰国、美国、苏联和南斯拉夫等。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联合国,礼宾司不久就被重新命名为礼宾与联络办公室,“联络”很快成为严幼韵的主要工作。
每年一次的联合国大会,都是一年工作的高潮,特别是联合国大会召开之前众多国家元首和高官纷纷抵达的时候,这时办公室里充斥着使用各种语言的紧张场面,都需要高明的外交手腕去处理。那时的严幼韵总是指挥若定,让每个国家的代表都能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在联合国工作的十三年半中,严幼韵特有的慈善、友爱和协作精神,将这个需要与各国政要打交道的职务做到了极致,她也非常享受这种快节奏的工作以及和各国朋友交往的乐趣。
晚年,顾维钧和严幼韵这两个有着共同经历和抱负的人走到了一起,他们相伴了18年,直到顾维钧去世……
顾维钧(右三)和严幼韵(右四)的婚宴。
顾家两位长者的外交精神毫无保留地遗传给了下一代。作为顾维钧唯一的女儿,顾菊珍也与联合国结下了半辈子的情缘。
1947年,顾菊珍与丈夫钱家骐一起进入联合国工作,先后担任托管和非自治领土部的秘书、助理,非自治领土司非洲司司长。
对于她在联合国的工作,很多人可能觉得是父亲顾维钧的面子起了作用。其实不然,顾菊珍是凭自己的实力,由一位英国友人推荐进去的,而且在联合国一干就是32年,直至退休。
别看平时温柔的顾菊珍不动声色,她的内心却非常刚强,是敢于反潮流、反传统、主持公平正义的一代女杰。
1971年,联合国的女性工作人员组织成立了“争取平等权利专门组织”,顾菊珍被选为主席。在以她为首的联合国女权卫士的多年努力下,1975年1月,《联合国工作人员条例和细则》中,对待妇女在福利待遇方面的不公平条文终于得到全部修改。与此同时,联合国宣布1975年为“国际妇女年”。
顾菊珍(左二)向联合国秘书长递交请愿书,要求取消一切歧视妇女的行为。
难能可贵的是,除了严幼韵、顾菊珍之外,顾维钧的女婿钱家麒、儿子顾裕昌、侄子顾应昌、姻侄钱家骙、姻侄媳妇应惜芳,都曾是联合国的资深官员和工作人员。整个顾维钧家族先后共有8人在联合国任职,其中顾菊珍和钱家骙毕生都在联合国服务。
“外交”两个字可以说是融进了顾维钧家族的血脉之中,不仅成就了一部跌宕起伏、精彩纷呈的“家族神话”,更为近百年来的中国外交领域赋予了馨香久远的历史底蕴。
外交无小事,不论从外交辞令上,还是仪表仪态上,顾维钧家族成员时刻都在做着一个精彩的范例。从一身旗袍装上看这个家族的外交史,也是以小见大的一次特殊体验,这些精美的旗袍背后,呈现出的是最完美的国韵之风。
作者:咖喱
责任编辑:张义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