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明确刑事司法中个人信息权利的界限(热点辨析)
随着大数据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与个人信息相关的法律保护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在刑事司法领域,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同样是一个重要现实问题,引入并确认一定的个人信息权利非常必要。不过,刑事司法涉及的价值体系比较复杂。根据审判公开原则,刑事案件通常允许公开报道,允许公众监督。如果法律确认被害人或其他刑事司法参与人有权要求删除与自己相关的案件信息,就可能对司法公开原则构成一定的限制。因而,确认和保护个人信息权利,可能与既有的刑事司法价值产生冲突。这就需要权衡不同价值和法律利益的重要性,进而明确个人信息权利在刑事司法活动中的界限。
在刑事司法领域,控制犯罪、实现公正司法等方面的价值涉及公民生命财产安全,关系社会稳定,因而是基础性价值。司法效率等价值相较前者虽然次要,但对刑事司法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具有较大影响,对刑事司法活动的进行具有重要支持作用。刑事司法活动中涉及个人信息方面的权利,虽然需要得到保护,但从刑事司法活动的全局看,这一权利与刑事司法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关系较远。相较于刑罚不公对基础人权的影响,个人信息受到侵害的危害也要小一些。因此,为了避免在刑事司法中出现权利保护本末倒置的情况,应当准确评估个人信息权利在个案中的价值地位,合理确定保护的措施和方法。
为了更好实现刑事司法各个层级的价值目标,需要理顺保护个人信息权利与其他价值的关系。预防和打击犯罪是刑事司法最本源的目的,因而控制犯罪是刑事司法的基础价值。由此,保护个人信息权利原则上不得减损刑事司法活动控制犯罪的目的。此外,公正司法是刑事司法的核心价值。刑事司法既要保障实体公正,追求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的准确;也要保障程序公正,包括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程序公开、诉讼权利保障等,以此实现刑事司法的正当性和公信力。因此,个人信息权利的行使不得以放弃公正司法为代价,一旦二者发生冲突,个人信息权利应当让位于维护公正司法的需要。
除了要与其他刑事司法价值相协调,刑事司法中不同法律主体的个人信息权利也需要相互协调。当前,一些学术研究非常强调对被告人权利的尊重,但一般来说,受到犯罪行为侵害的被害人是整个刑事司法活动中最需要法律保护和关注的当事人。只有其权利得到充分重视和保障,被犯罪行为所破坏的社会关系才能得到有效修复。因此,一旦不同法律主体的个人信息权利发生冲突,原则上应优先支持和保护被害人的个人信息权利。此外,被告人的个人信息权利通常应优先于辩护律师等其他诉讼参与人的个人信息权利。这是因为,被告人与刑事案件的关系更为直接,受案件的影响大于其他诉讼参与人。为了促进其在刑事司法程序终结后能够早日恢复正常生活,其个人信息权利也须予以保护。
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不断翻新的犯罪手段,面对大数据的广泛应用,确立刑事司法中的个人信息权利需要更加审慎。用价值衡量的方法划定刑事司法活动中个人信息权利的边界,确保其在合理范围内行使,有利于保持刑事司法价值体系的内在平衡,让个人信息权利保护具有稳定的根基。
(作者为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