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每一步都烙刻着改革印记”
上世纪80年代,浙江温州农民创造了许多的改革佳话,龙港“农民城”的兴建就是一个典型。1983年,苍南县龙港镇获批成立后,在全国率先推出户籍制度、土地有偿使用、发展民营经济“三大改革”。周边乡镇大批农民自带口粮进城、自建住宅落户、自办企业发展,短短一年间建起了“中国第一座农民城”。
从渔村到城镇
1981年,温州市新设的苍南县择地建设港口和经济中心,经过研究选址定在了方岩村,在龙港镇正式成立后,包括方岩村在内的几个村都划入了这个新建镇。
龙港的“造城者”陈定模当年主动请缨到龙港当镇党委书记。“当时的龙港,老百姓迫切希望解决城镇户口,成为‘城里人’,并想拥有一块宅基地。”陈定模告诉记者。
为解决落户难题,龙港镇以1984年中央一号文件“允许农民自理口粮到集镇落户”为依据,发出通知:凡在龙港镇购地建房、经商办企业的农民,都可自理口粮迁户进龙港镇。来龙港买地的农民,填个表格交完钱,剩下的有关手续交给政府办。来龙港办厂的商人,可以“先上车,后买票”,政府一揽子服务全部免费。
当时龙港镇规定,农民进城需要宅基地建房的,按照不同地段收取700元到5000元不等的费用。当时的苍南县,已经有6500个“万元户”,其中90%以上都居住在龙港附近。在经济上先富起来的他们,希望有一个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仅30天,就有三省七县5000多户申请到龙港建房落户,共收到地价款近1000万元。”陈定模说,短短一年时间,龙港镇3000多间楼房同时兴建,每天有1万多人上工地,到1989年,人口增加到4万多人,“中国第一座农民城”拔地而起。
如今,汽车驶入苍南的龙金大道,林立的高楼、热闹的人群、川流不息的车辆,城市的味道越来越浓……
从“农民城”到产业城
龙港“市民”从脱鞋下田到脱鞋上楼,生活方式悄然发生改变。通过学习交通法规、法律常识乃至美容、化妆技术等,他们渐渐适应着城里的生活节奏,寻找到各自的谋生方式。
董娟娟就是这样被“吸引”过来的。当年,她通过考试进入龙港幼儿园成为一名教师,之后她又与丈夫双双“下海”经商。“店里生意最好的时候,宣传册一年印了5000份。”在龙港“中国礼品城”市场恒丰礼品店里,董娟娟告诉记者,现在她开店,丈夫办厂,公司不断发展壮大。
在诚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门口,两辆大车正在装载货物。“这几天我们要搬到世纪大道的‘新家’去。”公司董事长王道德介绍说,公司是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生产中高档食品、药品等塑料复合包装袋,去年完成工业总产值3.56亿元。正准备申请在香港联交所上市。这些年,公司加大研发资金的投入,规模不断扩大,吸纳了更多富余劳动力就业。
据龙港镇经发局局长肖若峰介绍,目前龙港已形成以印刷、塑编、纺织、礼品等四大传统行业为支柱,微晶玻璃、超细纤维、印刷原材料、不锈钢带材、特种陶瓷等新兴行业为补充的产业体系。全镇有经营主体4万多家,规模以上企业168家。这些年来,龙港先后获得了“中国印刷城”“中国礼品城”“中国印刷材料交易中心”和“中国台挂历集散中心”等4张金名片,年产值超百亿元,实现了从“农民城”向产业城的跨越。
从造城到建市
从进城以来,龙港人一直有个梦想,那就是自己建造的“农民城”能够早日正式建市。
1994年,在龙港建镇10周年前夕,他们组织了一系列活动。同时,民间也自发成立龙港建市促进会。2004年,龙港人拆掉了“中国第一农民城”路碑,显示了努力建市的决心和勇气。2014年,获悉国家要选择若干个建制镇开展新型城镇化设市试点时,龙港人积极申报。
龙港建镇后做了多次城市总体规划,还进行了大规模的旧城改造。如今,龙港大道两旁,高楼大厦取代了农家的“通天楼”;世纪大道沿线,城市公园、文化中心、体育馆、医院等由点连线,由线成面;正在建设中的龙港新城,规划总面积106.8平方公里,集聚了中央商务区、产业集聚区、港口经济区、现代农业综合区和新城拓展区等“五大区块”。大空港、大港口、大路网、大物流、大产业、大招商……龙港正在一天天长高、变美。与此同时,龙港围垦造地4.34万亩(30平方公里),拓展发展空间,不断完善和提升城市的功能和品质。
1995年,龙港被确定为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2009年成为温州市5个强镇扩权改革试点镇之一;2010年作为浙江省首批小城市培育试点镇;2014年国家发改委等11个部委批复全国64个地区为第一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单位,龙港是全国第一批两个镇级试点之一。
“建镇以来的每一步都烙刻着改革的印记。现在,以‘三城三区一港’的城市规划设计,按照‘城区体现繁华、园区体现实力、港口体现水平’的思路,重点建设龙港老城、世纪新城、龙港新城三大城市功能区。”龙港镇党委书记陈为来说,站在新起点,龙港一如既往将改革进行到底,加快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新生城市,努力打造具有示范意义的“镇改市”典范,为全国推进新型城镇化提供可实行、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