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强基层党建“三种模式”引领脱贫攻坚

日期:11-28
武强脱贫党建

原标题:武强基层党建“三种模式”引领脱贫攻坚

着眼问题想对策 建好机制促脱贫

武强基层党建“三种模式”引领脱贫攻坚

(通讯员孟卫力 李长峰 记者吴新光)今年以来,武强县适应脱贫攻坚的新形势、新要求,创新基层党建组织设置、队伍建设和工作机制,探索“党建+扶贫”新路径,使党建工作成为扶贫工作的“发动机”,推动了基层党建与扶贫开发同频共振、同步提升。

着眼于解决“党组织设置与扶贫产业发展不相适应”问题,武强县大力推行“基层党组织+贫困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合发展模式,把党组织建在扶贫产业链上。经过多年培育发展,该县初步形成了奶牛、肉鸡(鸭)、蔬菜三大扶贫产业链条。针对农村党员在产业链上流动性大、党组织对党员教育管理监督难和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难的问题,武强县委打破农村基层党组织传统设置模式,依托种植养殖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农业经营主体建立党组织,使党的组织体系和工作触角延伸到产业链条的每个环节。

该县重点探索了三种建设方式:一是独立建。对成立时间较长、经营规模较大、产业特色明显,正式党员超过3人且来自不同贫困村的农业经营主体,按照党章规定,经乡镇党委批准,单独建立党组织。对成员来自同一个贫困村,且党员数量小于3人的,依托村党支部设立党小组;二是联合建。对成员来自不同村但业务联系较为密切,且党员人数不足3人的多个农业经营主体,分别设立党小组,并由几个党小组共同成立联合党支部;三是派驻建。对党员少于3人,主要负责人属非党人士的合作组织,由乡镇统一安排党建联络员,负责做好农业经营主体成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他们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不断夯实党的工作基础。目前,全县已有47家种养殖合作社建立党支部21个、党小组17个、党员联系点9个,全部设立党员示范岗,带动1050户贫困户脱贫致富。这种模式真正起到了“建一个组织、兴一项产业、活一地经济、富一方百姓”的重要作用。

着眼于解决“党组织、党员与贫困村、贫困户联系不够紧密”问题,武强县大力推行“1+X”帮扶模式,实现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精准对接。一是推行“1+10”党员联系贫困户模式。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契机,着眼于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和脱贫攻坚,积极推行“1+10”党员联系贫困户制度,将党员群众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组织周围。由村党支部根据全村党员和贫困户基本情况,按照就近方便、利于服务的原则,采取组织安排和个人意愿相结合的方式,每名党员联系10户左右贫困户,充分发挥党员示范引领作用,团结带领基层群众脱贫致富。二是推行“1+1”驻村工作队帮扶贫困村模式。坚持把最优秀的干部人才用到脱贫一线,按照“党政部门包软村、经济部门包穷村、政法部门包乱村、涉农部门包弱村”原则,从60个县直单位中抽调225名优秀干部组成75个驻村工作组,与衡水市直帮扶部门共同组成94个驻村工作组,实现了贫困村帮扶全覆盖,做到不脱贫、不脱钩。三是推行“1+N”联村党总支协同发展模式。在位置相近、产业相同的贫困村探索建立联合党总支,每个党总支由3到5个村组成,强村带弱村、先进村带后进村,党总支书记由先进村党支部书记兼任,实行资源联用、发展联动,统一制定脱贫攻坚规划,统一谋划发展扶贫产业,实现抱团发展、合力脱贫。目前,全县已建立联村党总支22个,制定脱贫规划36个。

着眼于解决“致富、带富人才力量不足”问题,武强县大力推行“人才+扶贫开发”模式,高标准建设“三支队伍”。该县全面加强乡镇党委书记、村党组织书记、致富带头人“三支队伍”建设,为脱贫攻坚筑牢人才保障。该县先后选拔6名本地成长起来的农村工作经验丰富、引领脱贫致富能力强、对农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优秀干部担任乡镇党委书记。同时,全面落实乡镇党委书记在脱贫攻坚中的主体责任,制定了《武强县乡镇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精准扶贫实绩考核办法》《乡镇党政领导班子千分制综合考核办法(试行)》等,将考核内容细化为四大项12个小项,分别确定了具体分值,每年3月底前由县委进行综合量化考核。对考核结果为基本称职的乡镇党委书记,进行诫勉谈话,一年内不得提拔重用;对确定为不称职的,免职、责令辞职或降职,切实引导乡镇党委书记将全部心思和精力聚焦到抓党建促脱贫上。同时,该县抓住村“两委”换届契机,大力加强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村党支部书记50周岁以下120名,占50.4%,高中及以上学历182人,占76.4%,企业家型村官、致富带头人225人,占94.5%。以村党支部书记为重点,举办农村“两委”干部履职能力培训班,邀请衡水市委党校教授、县直部门业务骨干为学员集中授课,分批次组织到饶阳县故城村、崔池村、圣水村和安平“两个第一”纪念馆参观学习,有效提高了他们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本领。

此外,该县把致富带头人作为脱贫攻坚的先行者,制定了《农村致富带头人管理办法(试行)》,建立健全了选拔管理、教育培训、作用发挥、激励扶持四项机制,积极发挥致富带头人推动农村发展、带动群众致富作用。特别是建立健全激励扶持机制,千方百计激发致富带头人干事创业热情。结合精准扶贫,武强县财政对致富带头人领办的存栏10万只以上肉鸭(鸡)养殖合作社给予3年地租补贴,基础设施由政府协调解决,对种植、养殖合作社给予周转金补贴和小额扶贫贷款;该县积极发展优秀致富带头人入党,每年选拔一批致富带头人纳入农村后备干部管理,适时进入村“两委”班子。今年以来,该县共发展39名致富带头人入党,105名合作社负责人等致富带头人进入村“两委”班子。目前,全县共培育农村致富带头人812名,涉及种植、养殖、加工、营销、建筑、医疗等10多个行业和领域,带动2000多个家庭致富。

打造财政支持民企发展“加强版”——专访省财政厅厅长高云霄 许勤率河北省代表团访问芬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