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26万中国人免费“游”太空
11月26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帕萨迪纳,工作人员确认“洞察”号无人探测器在火星成功着陆后庆祝。新华社图
“洞察”号探测器将在火星至少工作2年,目的是为了研究火星的内部结构。它还顺便带去了240多万人的名字,中国网友参与人数达26万,仅次于东道主美国。
“洞察”号降落火星有何讲究
由于“洞察”号是考察火星全球物理状态的探测器,因此与以往的探测器选址的思路是不同的,只需考虑有利于探测器工作的区域即可。
首先,要保证降落区域有充足的阳光照射,这样才能有充足的电能驱动探测仪器,其次要保证降落区域地形足够平坦和地层相对疏松。经过4年多的考察后,科学家筛选出4个降落备选区域,这些区域都位于火星北纬3度到5度之间的赤道附近。
2017年3月,来自喷气推进实验室的科学家宣布,“洞察”号最终选定的降落地点位于火星西埃律西昂平原(ElysiumPlanitia),北纬4.5度东经135.9度,距离“好奇”号火星车以北600公里。
“洞察”号去火星干啥
迄今为止,人类向火星发射的大大小小的探测器加起来超过40多颗,火星可以说是太阳系内除了地球之外,人类最了解的星球,当然还远远不够。之前所有的探测器都是对火星的地表、大气和磁场进行研究。例如,著名的“好奇”号火星车主要对火星的表面地质情况和物质化学成分进行分析,而“洞察”号是首颗探测火星内部的探测器,目的是了解火星内部结构的全貌。
“洞察”号和那两个小卫星怎么供电
很多人忽略了,随“洞察”号搭载发射的两颗小卫星,“伊娃”和“瓦力”表现出色,这是人类第一次将这种微型小卫星发射到火星。它们很小,但却有大用处,正是它们提供了洞察号降落时的信号中转服务。
“洞察”号和MarCO小卫星均使用太阳能帆板和锂离子电池。在洞察号上,两块太阳能电池板在地球上的一个晴天可以产生大约1800瓦的电力。这一数值在同样晴朗的天气条件下,在火星上的发电量大约是600~700瓦,差不多是家用搅拌机的功率。而如果在沙尘天气下,发电量仍可以保持在200~300瓦,即便电池板被尘土部分覆盖也无妨。
“240万人”一起飞火星
虽然我们恐怕一辈子都无法去火星旅游,但“洞察”号给过大家一个亲密接触火星的机会。在发射前通过网络从世界各地收集到了包括本文作者在内的240多万人的名字(中国有26万人参与),然后刻在硅质薄片上,准备一起飞往火星。虽然这不是航天界第一次这么玩儿,但确实是最火爆的一次,是大名鼎鼎的“好奇”号火星车收集到姓名的两倍。
其实,第一次征集早在2015年的8月就开始了,22天内一共征集到了826923个名字。NASA工程师利用电子束在硅质微薄片上写下了所有人的名字,薄片只有0.8平方厘米,字母的宽度仅为头发丝宽度的千分之一。
当时的“洞察”号预计是2016年发射,但由于法国提供的火震仪临时出了问题,任务被迫延期。由于火星发射窗口每26个月才有一次,在窗口期内发射探测器最节省燃料。因此“洞察”号发射就延迟到了2018年5月5日。多出来的两年时间又启动了第二轮的名字征集,又增加了一枚硅质薄片,最终一共收集到2429807个名字。其中包括26万名中国太空粉丝。这些名字最终和“洞察”号一起,永久留存在火星上,成为大家在火星上的留念。
时评
“洞察”号岂止是洞察火星
即使从地球以每秒30万公里的光速直奔火星,也需要约数分钟时间。而这样的路程,美国“洞察”号无人探测器用了6个多月,26日减速登陆火星的过程更是惊心动魄。这样辛苦、惊险的火星之旅,绝不是为了到此一游。
火星是太阳系中与地球最为相似的行星,对其展开科学探索一直吸引着人们好奇的目光。从发射火星轨道探测器到投放各种不同任务的登陆探测器,人们对火星的探索正一步步拓展、深入。
看似黄沙漫天、寂寞空旷、温差极大,火星“内心”或许藏有不为人知的另一面。从十几年前发现水冰,到今年发现火星南极冰盖表面下存在液态水湖,这些新发现大大增加了人类在火星可持续生存的可能。作为太空移民的第一选择,火星的召唤再度在人类耳畔响起。因此,对火星进行更深的探究,大有裨益。
回望人类自身发展,距离人类首次登月已经过去近50年,下一步人类不但要重返阔别多年的月球,更要出征陌生的火星。火星作为探索太空的中继站,人类登陆它的目标设定已经毫无悬念。多洞察火星的“内心”,才能更加了解它的“喜怒哀乐”,更加洞悉它的前世今生,乃至宇宙藏在它身上的众多秘密。
探索外星的背后是强大的技术支撑:真空、强辐射、几百摄氏度的昼夜温差,极高的测控技术要求。正因为如此,探索火星,成为所有有雄心的航天大国的标配项目。
太空探索的衍生技术效应也令人惊叹。从互联网到核磁共振,从液晶显示到激光通信,这些当今已经普及的技术,皆发端于探月的“阿波罗计划”。持续几十年的投入,换来对经济、社会、生活很多方面进步的推动,这样的投入、产出的放大效应,让人看到梦想中的现实效应。
“我们来自何方,去向何处?”人类的自我追问是不断探索的原动力。从“好奇”号到“洞察”号,从表层的“好奇”到深度的“洞察”,折射出人类探索未知、不断前行的坚定步伐。
■综合新华社、腾讯科技、新浪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