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军媒:军改三年,巨变中这一点不会变
军队党的建设制度,是永葆我军性质宗旨的根本保证。视觉中国 资料
三年了!
弹指一挥间,被网友称为“史上最牛”的军改全面展开已三年。不知你是否记得:2015年11月24日至26日,纷飞的瑞雪中,中央军委改革工作会议在首都北京召开。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如今,五大战区、13个集团军、联勤保障部队等已被人们所熟知,刚刚挂上新牌子的军队各大医院又让人们直观地感受到改革进行时。
大改革,大调整,大变动。处在社会变革中的人民军队,一直在不断变化。不难发现,不管是当年战火,还是今日盛世,沧海桑田之间,风云激荡之中,却始终沉潜着薪火相传的同一条历史经纬、时代脉络——
三年前,习主席的重要讲话标定这一轮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政治方向,“通过一系列体制设计和制度安排,把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进一步固化下来并加以完善”。
三年后,2018年11月13日,习主席在中央军委政策制度改革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深化我军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形成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我军党的建设制度。
站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上回望,89年前廖氏宗祠里的点点篝火仍在闪耀,历史的声音也在回响: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永远是我军不变的军魂。
军队党的建设制度,是永葆我军性质宗旨的根本保证。90多年来,从支部建在连上到党委制、政治委员制、政治机关制,从党委统一的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到军委主席负责制……我们党领导人民军队探索总结出来的这一整套制度,为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党和军队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如磐石的基础。
国共第二次合作时,国民党一再提出,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后,取消政治委员和政治机关。其实质就是妄图通过制度的改变,剥夺我们党对军队的领导权。毛泽东同志则坚持“要争党的兵权,要争人民的兵权”,告诫大家“在兵权问题上患幼稚病,必定得不到一点东西”。
历史上,我军曾经历过无数变革,每一次变革,都使军队政治上更加坚定,作风上更加优良,“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绵延不绝。
可以说,人民军队的改革创新史,更是一部党指挥枪的军魂塑造史。
改革不是改向,变革不是变色。改革开放之初,“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就曾强调,坚持共产党领导“这个原则是不能动摇的”“老祖宗不能丢啊”。
越是体系重塑越要铸牢军魂,越是脱胎换骨越要强根固本。这就是军魂与改革的因果辩证,也是军改中最根本最宏大的命题。
在此前的改革中,就已经把政治建军的原则要求和制度设计,融入组织形态和力量体系重塑全过程,使党指挥枪有了更加坚实的组织依托和体制保障——
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总原则,使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置于军队组织领导最高层、军事指挥最顶层,让各体系、各链路都统于军委、驭于主席,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更加集中统一;
军委机关职能由领导机关调整为保障军委主席对军队实施战略指挥和战略管理决策的工作机关,各职能部门向军委主席负责,一切重要事项向军委主席报告、一切重大问题由军委主席决策,进一步固化党指挥枪的原则;
全面推进党委制、双首长制、政治委员制向新型作战力量、新建单位机构、联合作战指挥机构等固化拓展,在战区建立党委,设置政治委员和政治机关,确定政治委员的指挥岗位,把党委领导作战的要求以组织形式落到实处,实现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全落实全覆盖,党指挥枪的体系架构更加健全……
听党指挥,一朝承诺于心,三军践诺于行。从关中平原到西北大漠,从天府之国到雪域高原,从江南水乡到岭南山区……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启动以来,受军魂洗礼的人民军队,上演着改革闻令而动、强军令出必行的壮阔活剧。
改革未有穷期。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实现形式,总是伴随时代和实践的发展变化不断优化。只有继续优化组织设置,健全制度机制,改进领导方式,才能更好地释放改革效能,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制胜优势。也只有深化我军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把党指挥枪的一系列根本原则和制度搞得更加成熟定型,才能让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更加强固,把这个最大优势做强做大。
“党在心,枪在手,军旗跟着党旗走;万水千山写忠诚,一往无前不回头……”改变越是深刻,坚守就越是重要。不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我们都要牢记,人民军队忠于党,这个人民军队灵魂深处的鲜明标记,永远不能变、永远不能丢。
来源:智善 胖头鱼/微信公众号“钧正平工作室”
责任编辑:余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