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石景山生活服务业网点达1050个 基本便民功能全覆盖
新京报讯(记者 周依)记者今天(11月26日)从石景山区商务委了解到,近年来,石景山区按照北京市非核心功能疏解等政策要求,持续优化蔬菜零售网络和超市、便利店布局建设,提升生活性服务业规范化水平。目前,该区现有生活性服务业网点1050个,基本实现早餐、超市便利店、洗染等基本商业便民服务功能全覆盖。其中,蔬菜零售网点共288个,总量较市场疏解前翻了3番。
据了解,石景山区按照北京市非核心功能疏解要求,对涉及违法建设、经营居住混杂、严重影响城市环境、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商品交易市场进行了拆除清退,对产权清晰、有一定规划条件的市场,按照符合北京市和石景山区产业发展要求和方向进行疏解转型和升级改造。
目前,全区市场疏解腾退空间将用于棚改、绿化、市政公益、产业建设以及生活性服务业建设。其中,占地23.09万平方米的19家市场计划升级改造为生活性服务业服务中心或综合体。
蔬菜零售网点总量较市场疏解前翻了3番
市场腾退后,如何满足居民基本生活需求?据了解,经过两年多时间,石景山区引进了新发地菜篮子直营店、盒马鲜生等知名连锁品牌,培育了壹公里、社区便民菜店等正规化连锁网点,对于短期内不具备蔬菜零售网点建设条件的社区,临时性补充蔬菜直通车,引导大型超市增加售菜面积,推广线上购物、线下配送及便利店搭载等模式,强化“菜篮子”保障。
在疏解玉泉鲁谷农副产品市场工作中,面对周边3万余居民购菜问题,石景山区提前制定了“菜篮子”保障预案,公布周边蔬菜零售网点详图,引导社会资本在该市场南侧新建800余平米社区服务综合体,并加大物美科大店、物美沁山水店、永辉超市鲁谷店的果蔬供应量,保证了蔬菜价格和供应的稳定。
同时,石景山区国有系统利用疏解腾退网点及闲置载体资源,推动原有配套粮店和副食店回归“菜篮子”,打造了具有区域特色的“石景山社区便民菜店”连锁品牌。该区住建委通过统筹管理新建小区配套菜市场主体建设和开发利用,实现了便民商业设施配置与住宅建设同步实施、验收、交付使用。首钢集团则牵头开展了疏解腾退载体优先补充便民商业设施,逐步恢复了老旧家属区商业配套的便民服务功能。此外,各街道也加快引进便民服务网点。
据了解,石景山全区现有生活性服务业网点1050个,连锁化率提升至45.6%,较2015年底提升了24.3%,基本实现了早餐、超市便利店、洗染、美容美发、末端配送、蔬菜零售、家政等基本商业便民服务功能全覆盖。其中,蔬菜零售网点共有288个,总量较市场疏解前翻了3番,连锁化率由30%提升到48.3%,连锁品牌达到了30个。
将制定全区生活性服务业三年行动计划
记者了解到,随着社区便民商业网点不断集聚,在保障百姓基本服务需求的基础上,石景山区更加注重网点质量和供给品质。
为满足居民生活需求,石景山区创建了“石景山菜篮子”微信公众号,每日公布当天菜价,并开发了社区商业服务地图及菜篮子地图。公众号开通了价格对比、菜价分析、满意度评价等功能,百姓可根据自身消费体验随时对店铺进行评价。此外石景山区成立了由社区志愿者组建的“菜篮子”监督员队伍,配合做好对辖区内蔬菜网点的日常监督,聆听并反馈周边百姓对“菜篮子”的意见建议。同时,石景山区正通过多项营商举措,为生活性服务业网点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据了解,今后石景山区将发挥菜篮子监督员和社区志愿者作用,对石景山区的七项基本便民业态和健康医疗、图文快印、便民维修等其他生活性服务业设施进行信息采集,构建生活性服务业设施空间数据中心,抓紧制定并实施全区生活性服务业设施规划和三年行动计划。
石景山区还将根据辖区各商业街区的发展现状、周边居民需求、产权主体意愿及区域文化资源优势,推动一批精品项目建设。其中,石景山区将重点研究古城特色文化步行街建设思路,现已联合各相关街道、社区集中走访了商街产权主体、老居民住户、商管公司等相关群体,并推动商管公司与产权主体进行了对接,共同谋划商街建设,争取将其打造成为城市生活性服务业街区典范。
此外,石景山区将进一步落实北京市生活性服务业专项资金等政策,抓紧制定《石景山区便利店建设鼓励办法》,加快补充建设一批品质化社区便利店和蔬菜零售网点,采取房租补贴、投资补助、载体资源对接等方式,引导连锁品牌落户石景山。
新京报记者 周依 见习编辑 李丽霞 校对 郭利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