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博博会”:文博人热议博物馆策展之道

日期:11-26
博物馆文博叙事

原标题:聚焦“博博会”:文博人热议博物馆策展之道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福州11月26日讯(记者 魏金金)优秀的展览往往更有助于促进跨文化交流与合作,同时也为实现博物馆的公共服务、公共教育等职能提供更广阔的发挥平台。步入体验经济时代,文博系统策展同样面临数字化与故事化等多方面的挑战。第八届“博博会”期间,在“中英博物馆策展与文博IP发展论坛”上,相关业内人士共同就以上问题进行探讨交流。

三个“如何”:展览叙事的主线

英国诺丁汉大学建筑学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王琦谈到,如何翻译“curator”,如何讲故事,在进入博物之后,又如何打动观众的内心,这是他一直关注的问题。

在他看来,就策展而已,对于建筑与展览之间的内在联系的关注,往往更容易起到”1+1“》2的效果。对内,展藏负责人要对藏品安全负责,对外,建筑师要对展览叙事负责,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建筑师与策展师的结合,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在对空间的诠释和对展品的解读上获得非常好的效果。

王琦认为,讲述故事并不等同于介绍知识,展览策划要更加强调相关内容与活动的启发性,由此不断激励观众的主观能动性,充分激发其认知与探索的兴趣。他以2017年在英国诺丁汉举办的“中国龙,从撼地巨人到飞羽精灵”特展为例,谈到当时为了讲好“中国龙”故事,他们团队前后通过61场专业导览与讲解,35场公共参与活动,10场古生物主题专家讲座,成功吸引当地13万多人前去观看互动,在100多天的时间里,直接带动当年诺丁汉自然历史博物馆的收入较2016年增长100%,参观人数较2016全年增加70%,

四个关键词:“记忆”、“教育”、“信息”、“精神”的策展理念

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展陈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俞乐滨结合40年的工作经验,用八个字,四个关键词,即“记忆”、“教育”、“信息”、“精神”概括了新时代叙事类博物馆的策展理念。

据悉,在博物馆性质类型分类中,叙事类博物馆占了博物馆总数的较大比例。俞乐滨认为,走进新时代,叙事类博物馆展陈的使命由“保护遗产”进化到“塑造记忆”,即要将观众共有的记忆做主题延伸,对观众存有的、有待完整理的历史记忆做补充,对观众存有的,有偏差的历史记忆作观点的纠偏和知识的纠偏。相较以往,叙事类博物馆展陈的使命由“陈列为先”进化到“教育为先”,更加强调将教育融入到展陈的全流程之中,将教育作为展陈总体水平考量的基点和硬指标,并将是否能鼓励观众参与、思考和学习,作为判定展陈是好或一般的评价要素。

第八届“博博会”现场展示的展品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魏金金/摄

同样,在信息维度方面,新时代,叙事类博物馆的展陈由仅以“实物为核心”进化到“实物与信息并为核心”,即展陈不仅要抓住实物的物质属性,说明“这是什么”,而且要突出实物的历史价值和情感价值。此外,还要从精神角度以时代价值为维度,建立起观众对“过去和今天”的心境关联,对“将来”的憧憬。

一个核心:坚持以人为本

英国诺丁汉大学国际传播学院文化计算教授Eugene Ch’ng以“数字技术在当代博物馆中应用的策略”分享了一些他关于策展的看法。他谈到,尽管最初数字化技术在融入到博物馆的过程中也曾备受争议,但它之所以这么重要,是因为数字化可以解决很多传统展陈的瓶颈性问题,而所有数字技术应用到最后都应该回归到人的需求本身。

随着博物馆不再仅仅只是作为一个特殊的教育机构的存在,如今博物馆同样也是非常重要的社交体验活动场所,“观众不再像以往那样只是一个被动接受者,如今他们越来越多地想要主动参与到互动体验中来”。对此,Eugene Ch’ng建议,在数字化展览中,要尽量提供给观众一个可以任意思考的时间与空间,以便访客可以更加深入地去了解展品背后的故事。“假如在虚拟现实中,观众能与文物有一个连接,让现代人有一段非常奇特的跨时空文化记忆,那么无疑将会产生一个非常好的传播效果”。

Eugene Ch’ng总结到,数字化技术应用应该以人为本,在数字化展览的设计过程中,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到用户体验。同时设计之前也要尽可能得使用户能够提前参与进去,要充分考虑社会的互动参与,使之可以有效实现(虚拟)技术与展览本身、与人本身之间情感连接的可能。

三部门:线上校外培训机构须公示教师姓名照片 贵阳轨道交通优惠卡11月26日起开始办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