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发优势,蹲下身子好“蛙跳”(一线视角)

日期:11-26
北部湾蛙跳身子

原标题:后发优势,蹲下身子好“蛙跳”(一线视角)

“2015年时,从钦州港东站发车的班列一年也就两趟,还不一定能装满。伴随南向通道建设,如今一天就要开行三趟列车。”谈及变化,钦州车务段站长黄光辉感慨万千。在广西北部湾,从港口直接往返云南、重庆、四川、贵州、甘肃等地的班列已经实现常态化运营。以北部湾港为枢纽建立起的海铁联运通道,开辟了我国西南内陆南下出海、对接东盟乃至全球市场的大动脉。中国沿海一个具有潜力的新增长极,正呼之欲出。

寻找海上的财富,首先要做好陆地的文章。发展北部湾,除了加强港口、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更重要的是让港口忙起来,让火车动起来,只有商品、原材料等生产要素充分流动,南向通道才能发挥作用,港口才能创造出价值。在北部湾另一座大港——防城港,负责人充满信心也保持谨慎:“我们计划开通从防城港到郑州的冷链专列,但还在评估阶段,要看看沿线的货源是否充足。”铁路运输最怕沿线货运需求不足,导致列车“空箱回程”,成本就会大幅提高。从北部湾往返内陆的铁路运输,确实存在“南下”货物多而“北上”货物少的现象。如何扭转这种不均衡,克服“空箱”难题,增加南向通道的“流量”,把通道沿线的产业特别是实体经济做大做强,成为激发北部湾港口活力的关键。

把产业做大做强,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并不简单。特别是在后发地区,又面临着两难:无论是当地传统产业,还是东部沿海转移过来的产业,往往是资源能耗型或初级产业,舍弃了可惜,承接过来又可能给生态环境造成压力。该如何抉择?在广西玉林福绵区,支柱产业之一是牛仔裤印染,政府规划约15000亩的节能环保产业园,把牛仔裤印染等存在污染的企业集中起来集约发展,建设统一治污设施,采用生活污水“一级A处理标准+湿地公园再处理工艺”,以图彻底解决污染问题。“打造绿水青山,不是只有‘关停’这一种方法,传统产业通过精细化管理,也能实现绿色发展。”当地的这一做法,既稳定了就业,也吸引了服装业全产业链的企业落户当地,为转型升级创造了空间。

广西一些地区的实践,为我们思考后发地区如何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样本和启示。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后发地区的产业转型升级可以提质增效,却不可能步步“跳级”,更不可能“一口吃成胖子”。这中间必须经历解放思想、完善基础设施、提升管理经验、优化营商环境、培养人才、培育市场等环节,缺一不可。只有把基础产业,特别是实体经济的底子筑牢,让各个环节环环相扣,才能实现后来居上的关键一跃。正如广西钦州中马产业园一位企业负责人所言:“我们看重这里低廉的劳动力和政策优惠,但更看重北部湾的未来,相信经过产业化发展的积累和历练,这里能为企业提供更优质的成长空间。”

在广西调研采访,当地人常说,我们期待来一次发展的“蛙跳”。但当地人更深深懂得,蛙跳不可能凭空实现,首先必须蹲下身子、积攒力量,才能跳得更远。下大力气把产业做大做强,一步一个脚印提升发展的软实力和硬环境,弯道超车的拐点就会越来越近,甚至就在眼前。

(作者为本报评论部编辑)

政贵有恒(思想纵横) 坚持规则导向,摒弃实用主义和双重标准(评论员观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