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饶公14岁对联真迹

日期:11-25
饶宗颐学术馆饶宗颐对联

原标题:发现饶公14岁对联真迹

“莼园”内发现的饶公对联《画中游》。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家源通讯员王奋

在潮州市饶宗颐学术馆建馆25周年之际,11月24日至25日,第三届饶学联汇分享交流会暨《颐园芳躅》展览活动在潮州举行。国内外20多家饶学研究机构的代表和关心支持饶学研究事业发展的热心人士共百余人齐聚潮州,分享交流饶学研究工作,共同筹划饶学研究的发展与合作。

记者获悉,位于潮州市区的饶宗颐出生地目前已基本修缮完毕,重修后的天啸楼里再现饶宗颐儿时读书场景,而在此次重修过程中,还发现一件珍贵的饶公真迹作品。

260余张老照片看饶馆25年历程

昨日上午,《颐园芳躅——纪念潮州饶宗颐学术馆建馆二十五周年》展览在潮州市饶宗颐学术馆开展。据介绍,展览内容分为“兴馆崇贤”“泽沾梓里”“春风化雨”“仰斗情殷”“寰海称扬”“亲朋祝颂”6个部分,遴选图片260多幅和一些实物,展示了潮州饶宗颐学术馆从奠基至今所留下的珍贵历史印记。

据悉,潮州饶宗颐学术馆是最早为饶宗颐教授兴建的一座学术、艺术展示馆。该馆于1993年11月奠基,1995年11月落成,2005年又兴工扩建并于翌年12月竣工。学术馆从旧馆落成到新馆的发展,得到了潮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及众多海内外热心人士的支持。

学术馆辟置多个展厅,通过实物、图片全面介绍饶宗颐教授的传奇人生和渊博学识,及其所取得的卓越成就,包括历年来所创作的珍贵书画艺术作品。自开馆以来,该馆接待了党政机关各级领导、社会团体、海内外游客上百万人,为开展“饶学”活动,推动文化传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天啸楼重现饶公儿时读书场景

饶宗颐教授是从潮州走向世界的一位集学术、艺术于一身的大师。他学贯中西,汇通古今,著作等身,平生致力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被国际学术界誉为“国际瞩目的汉学泰斗”。今年2月6日,饶宗颐先生去世。

开幕式后,与会嘉宾还参观了饶宗颐旧宅——位于下东平路305号的名人故居“莼园”。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在潮州古城的小巷里尤为显眼。该建筑的主人原为饶宗颐父亲饶锷先生,后转让与旅泰文化侨领黄景云先生,更名“淞庐”,现为黄氏所有。

据潮州市湘桥区旅游局局长李少珊介绍,整座“莼园”占地面积964.81平方米,分为主宅第、天啸楼和庭园三部分,是一处集居住、收藏、园林为一体、精致典雅的私宅,被列为潮州市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潮州市湘桥区政府启动名人故居修缮项目对故居进行修复,尽可能保留整座宅的原貌和建筑特色。记者在现场看到,重修后的旧宅保留了饶宗颐儿时读书的场所——天啸楼,楼内摆有书桌、书架、文房四宝和各类书籍,再现饶公儿时读书场景。

李少珊介绍,目前,该座宅院已完成主体工程修缮,接下来将进行布展,该宅将打造为集教育、文化、建筑、学术、研讨和旅游为一体的名人故居纪念馆,完工后将对公众开放。

故居重修时发现饶公真迹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名人故居修复还有意外发现。李少珊介绍,工作人员在修复过程中发现位于“莼园”内的一副对联《画中游》,经考证是饶宗颐先生14岁时所创作,对联内容为“山不在高洞宜深石宜怪;园须脱俗树欲古竹欲疎”,系饶老真迹。

潮州文史学者陈贤武谈到“莼园”,称前后去了几十次。陈贤武说,就连此前住在“莼园”的陈姨都与他是老相识。

陈贤武所说的陈姨已年过七旬,她便是泰国侨领黄景云的侄媳,50多年来,她一直借居在“莼园”。陈贤武回忆,一次到访“莼园”,“我和老友发现镌在圆门上的一副对联由于风雨侵蚀,字迹已模糊不清,陈姨顺口说出对联《画中游》的内容,且吐字清晰。当我们投去诧异的目光时,她却笑笑说,这副对联和上面‘画中游’三个字都是饶老(饶宗颐)少年时的手迹,你们可以认真看看。”由此触发了对该副对联来历的考证。

粤港澳交叉科学中心在莞揭牌 台湾“九合一”选举结果揭晓:22县市长国民党获15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