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80后”羊倌的“创业梦”
新华社长沙11月23日电题:“80后”羊倌的“创业梦”
新华社记者 史卫燕
天蒙蒙亮,莫新城就叫上妻子往羊圈跑。这里每天有260只奶山羊等他们饲养,400斤鲜奶等待挤出。
从七年前返乡创业时的激情洋溢,到四年前血本无归时的咬牙坚持,如今,莫新城打破了当地“不喝羊奶”的习惯,成为远近闻名的“创业达人”。而这位住在山窝窝中的“80后”羊倌说得最多的,就是感谢家人的支持和政府的引导。
莫新城是湖南省桃江县安陵坪村人,是桃花江畔土生土长的后生子,他中学毕业后南下深圳务工,摆过小地摊,开过夜宵店,赚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然而,回乡造福乡亲、孝敬父母的想法在他脑海中没有消失过。
一次,他从网上搜集到一条信息:羊奶在营养界被称为“奶中之王”,原产于瑞士的萨能奶山羊品质优良,喜欢啃食农作物秸秆和野外矮草。他想到自己的家乡安陵坪,山多地广,青草茂盛,养殖奶山羊得天独厚。只要自己的山羊奶品质好,肯定受欢迎。
在外闯荡8年后,2011年他下定决心,带着一百多万元回到老家,向父母乡亲宣布“我要回来做羊奶!”村里一位老人劝他:“我这么大年纪都没有看到过羊奶!南方山里怎么可能养活奶山羊?我们南方人也不喝羊奶,你别瞎折腾!”
没想到,莫新城很坚持,他答道:“第一个吃螃蟹的,可能是狗熊,但也可能是英雄,我相信我会是英雄!”
为了引进萨能奶山羊品种,莫新城北上陕西,走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萨能奶山羊繁育基地,现场观摩学习。
结果,南北差异大,在陕西的养殖方法到湖南行不通,第一年他买的75只奶山羊死了大半。初创的失败虽然苦涩,却让他体会到“伉俪情深”的含义。那时,他的妻子刚刚生完孩子,知道他没钱,就把用来补身子的鸡蛋拿出去卖了。孩子刚会走路,就和他“前面牵着孩,后面牵着羊”地走街串巷,现场为顾客挤羊奶。
“我的妻子是‘90后’,以前过的是‘白富美’的生活。自从我创业起整天跟着羊跑,成了‘羊医生’。这么说吧,羊的内科、外科问题她都能解决!”莫新城看着晒得黝黑的妻子,心疼又骄傲。
慢慢地,他们摸索出了一套养羊的经验,但剩下的羊产奶有限,销路又不好,一家人直发愁。
2016年,听说桃江县获评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县里的人社局对创业者进行指导,莫新城赶紧上门了解情况。他不仅得到了20万元创业无息贷款,人社局还派出专家对他的销售渠道、品牌设计、人员管理等进行全方位指导。莫新城认真听,认真记,确定了自己的养殖方向和发展目标。
现在,他的农场已获得“桃江县县级示范家庭农场”称号,他的鲜羊奶吧店开到了益阳市、长沙市城区,注册了羊奶源商标,年销售鲜奶产品20多万份。
莫新城没有忘记乡亲们。通过这些年养殖掌握的奶山羊养殖防疫技术,他组建了奶山羊合作社,跟贫困户合作,带动当地农户致富,三年内计划养殖奶山羊3000头、带动农户50户、解决就业100人、年产羊奶1600多吨。
现在,莫新城对自己农场里每一个批次的羊奶都进行质量检测,并计算每一只羊跑步的距离,让每一只产奶的羊都成为“千里羊”。未来,他计划建立羊奶回溯体系,让消费者明明白白知道羊奶如何生产而成。
“食品安全是我最关心的事情,这是我的安身立命之本,可以说,我头上时时刻刻悬着一把剑。”莫新城坚定地说,“奶山羊是我一辈子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