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人冒领我的补贴?家里用的水水质如何?上海这项试点让政务信息看得见、可监督

日期:11-22
政务公开养老服务徐汇区

原标题:有没有人冒领我的补贴?家里用的水水质如何?上海这项试点让政务信息看得见、可监督

摘要:一个有公信力的政府,一定是公开透明的政府。

“手机‘扫一扫’,就知道家里每天用的水干净不干净,安心多了!”在普陀区万里街道中环家园小区75栋的楼道内,居民张阿姨掏出手机,对准了墙上张贴的二维码,她从跳出的普陀卫监公众服务平台页面得知,屋顶水箱上次清洗时间是11月12日,清洗时的照片也一目了然。

依托数据库,普陀区实现了居民扫码了解小区水箱卫生状况,不仅强化了二次供水卫生监督,也保障了居民对饮用水卫生安全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一个有公信力的政府,一定是公开透明的政府。推进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对于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去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开展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工作方案,普陀区、浦东新区、徐汇区、虹口区、金山区被列入全国100家基层试点单位。一年多来,这些区重点围绕就业创业、社会救助、社会保险、户籍管理、医疗卫生、涉农补贴、城市综合执法、养老服务等8个领域开展试点,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公开,探索出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与满意度。

决策执行“看得见”

“现在村干部‘权力小了’,但村干部的话,百姓更愿意听了。”在金山区漕泾镇护塘村,村党总支书记沈银欢讲述着涉农信息等村务公开以来的变化。

在本市5个试点区中,金山是唯一一个涉农大区。近年来,国家对农业生产补贴范围越来越广,但由于信息不透明、不对称等因素影响,虚报冒领、挤占挪用的问题时有发生,损害了农民利益,也影响了政府公信力。

原先的申报工作很多都由村干部帮助村民完成,“包办”的方式不但不省心,还得不到村民认可。“为什么他家领那么多,我只有这么一点?”不时有村民向沈银欢抱怨。

推进政务公开,首先要明确公开什么。按照 “应公开、尽公开”的原则,试点区对试点领域涉及的政务事项,依据权责清单和公共服务事项清单,进行了“全目录、全流程”梳理,确定公开事项2296项,并建立包括公开事项的名称、内容、公开属性、主体、时限、方式、依据等要素在内的“10要素”公开标准模板,形成了一套政务公开标准目录。

以试点工作为契机,金山区确定了涉农补贴信息公开试点工作主抓的22个具体补贴事项,从补贴依据、补贴标准、申请对象、申请条件、办理流程、公开要素、公开方式等要素入手,编制了信息公开事项清单和标准化目录,健全了信息公开路径,规范了信息公开主体。通过“金山三农”微信号,村民突破了以往农业补贴信息查询的地域、时间限制,可以轻松查到自己与全村其他人的补贴金额,避免了多报、瞒报、漏报的现象。目前该微信号已对外公开约35万条涉农补贴明细数据。

不久前,金山区政府第46次常务会议的会场中,来了一批特殊的听众,他们是受邀列席会议的市民代表。“以往政府在决策环节上的公开比较少。”金山区委常委、副区长陈健介绍,为听取利益相关方意见,该区探索出邀请利益相关方列席会议、参与制度设计的做法,促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全面化、透明化。

对政务事项的全过程公开,也是构建政务公开标准体系的重要内容。各试点区积极探索将试点领域公开事项按照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五个方面全流程公开,公开办理各个法定环节产生的政府信息,将公开标准转化为群众看得懂、易获取、能监督的信息,使服务管理环节清晰可查询,办事结果透明可监督,真正做到了权力运行到哪里,公开实现到哪里。

在全市首个区级“政府开放日”上,普陀区的60名市民代表走进政府机关,参观了解政府的工作流程和运行方式,并和区长面对面沟通交流。各试点区的城管执法局联合开展“城管公众开放日”活动,邀请行业代表、居民代表和学生代表走进城管,参观移动车载监控设备、投诉受理系统、数据采集站等执法设备设施,并开展互动交流,让市民们改变了过去对城管“冲摊头、大嗓门”的刻板认识,加深了对城管执法工作的理解、信任和支持。

经过一年多努力,各试点领域形成了一套规定清晰、内容全面、科学合理的政务事项公开标准,并依托权责清单、公共服务清单等进行动态调整,对各部门做好政务公开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和规范作用。比如,虹口区依托政府网站信息发布平台,形成政务事项数据库,在信息产生3个工作日内即向社会公开,解决了过往政务公开主观意愿较重、随意性较强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公开工作的可操作性和规范化程度,政务公开也成为了基层行政的必选项,不愿公开、不敢公开的现象得以改变。

打通“最后一公里”

敬老卡怎么申领?老年综合津贴如何办理?长期护理保险如何评估?随着政务公开工作不断推进,老年人的各种关切都能轻松得到解答。

基于“邻里汇”建设和长护险试点工作,徐汇区积极打造养老服务3.0版,通过整合区城养老服务的各类资源,对接老年照护管理服务平台,形象直观展示区所有养老机构、邻里汇、综合为老服务中心、长者照护之家、日间照护中心、助餐点、护理站等信息,形成了资源统筹、“一网覆盖”,为老人提供便捷、准确、及时、全面的养老服务信息公开展示平台,实现了多种渠道、只跑一次、线上线下联动。比如申请长期护理保险,老人及其家属只需通过线上提交评估申请,评估人员就会主动上门。

政务公开的最终目标,就是要提升群众的满意度与获得感。试点区从群众视角出发,打通政务公开“最后一公里”,使群众获取政务信息更加便利,也为推进“一网通办”,加快建设智慧政府提供了重要支撑。

徐汇区田林社区事务受理中心按照人群分类,将试点领域群众经常办理事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编制成 “宝妈看过来” “居住证的那些事儿”“你该知道的重残无业人员待遇”以及“养老服务包”等四套政策服务包,真正让好政策看得到、听得懂、易获取。

通过创新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方式,改造后的徐汇区行政服务中心,围绕创业就业,帮助初创企业和员工享受政府提供的各类服务,编制了可一网通办的办事指引和服务政策,实现更是从用户视角的服务主体,让更多的主题事项全流程办理,精准服务企业和群众。

“我们希望打造的是一间透明的‘政务工坊’。”徐汇区副区长王宏伟表示。他介绍,该中心在“一窗综办”的服务中,创设了“前、中、后一体化”的政务服务受办模式,在前台办事窗口与后台审核平台中间,设置了由专业部门“老法师”组成的“中岛智囊团”,专门负责解答前台“办事岛”与后台“审核岛”衔接时的棘手问题,并将83个部门专窗变为18个综合窗口后,通过“两集中”审批制度改革,使部门内部的行政审批事项向单个科室集中,而行政审批科室的业务则向行政服务中心集中。不仅让流程明明白白,也让企业、群众办事更便捷。

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各试点区打破原有业务条线壁垒,提升政务公开信息化应用水平,将政策信息有效送达群众手中,让政务公开融入了群众服务体系,得到了社会广泛认可。“试点只是起点,政务公开永远在路上。”市政府办公厅政务公开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本市将健全完善试点领域政务公开常态化制度,提炼总结一些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并探索利用信息化技术真正把公开要求嵌入到政府行政行为的全流程,推进政务公开平台建设,以点带面提升本市政务公开工作水平。

栏目主编:张骏文字编辑:吴頔题图来源:视觉中国图片编辑:曹立媛

所有人看过来 值班≠加班关系你的工作报酬 虎门二桥全线贯通 中国交建施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相关阅读: